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初平三年(192年),歷任司徒、尚書令、太僕,卒於任上,諡號為忠。
趙謙人物生平
編輯趙謙歷位卿尹
不知何時,趙謙擔任左馮翊,在任時選拔了同州的董扶為官。
[29]
中平元年(184年),趙謙為汝南太守。當時汝南黃巾軍起兵,趙謙率軍出擊,在召陵縣被黃巾軍擊敗,郡功曹封觀、議生袁秘、主簿陳端、門下督範仲禮、賊曹劉偉德、主記史丁子嗣、記室史張仲然七人力戰至死,趙謙才得以脱難。
[28]
[31-32]
趙謙身擔重任
同年七月,趙謙因長期患病被免官,又任司隸校尉。車師國侍子仗着董卓的寵愛多次犯法,被趙謙處斬。董卓大怒,説:“我愛狗,尚不欲令人呵之,而況人乎。內心敬畏趙謙,不曾加罪,而派人殺死了都官從事。
[10-12]
(《華陽國志》則稱趙謙任司隸校尉時因違背董卓心意而被免官。)
[13]
趙謙位至公卿
趙謙個人作品
編輯趙謙人物評價
編輯常璩:①太尉頡頏,志振頹綱。②君子以為卓、傕之惡甚於梁冀,謙摩卓之牙,温弄傕之爪,雖逼權勢,以道陳訓,賢其祖遠矣。③蜀郡鄭伯邑、太尉趙彥信及漢中陳申伯、祝元靈、廣漢王文表皆以博學洽聞,作巴蜀耆舊傳。
[24]
[34]
趙謙相關爭議
編輯趙謙親屬成員
編輯祖父:趙戒,東漢太尉。
[23]
弟弟:趙温,字子柔,。
[23]
趙謙史料記載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三國志劉二牧傳第一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8-04-07]
- 2. 張哲永 主編..中國曆代宰相大詞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第199頁
- 3.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趙典字仲經,蜀郡成都人也。父戒,為太尉……典兄子謙,謙弟温,相繼為三公。
- 4. 《華陽國志 卷十》:趙謙,字彥信,戒孫也。歷位卿尹。
- 5. 《華陽國志 卷十》:初平元年為太尉。時董卓秉政,欲遷天子長安。謙與司空荀爽固諫,卓不聽。
- 6.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初平元年,代黃琬為太尉。
- 7.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二月乙亥,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免。庚辰,董卓殺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珌。以光祿勳趙謙為太尉。
- 8. 《華陽國志 卷十》:以為車騎將軍,奉大駕西幸,封洛亭侯。
- 9.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獻帝遷都長安,以謙行車騎將軍,為前置。
- 10.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秋七月,司空種拂免,光祿大夫濟南淳于嘉為司空。太尉趙謙罷,太常馬日磾為太尉。
- 11.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裴松之注引《獻帝紀》:卓獲山東兵,以豬膏塗布十餘匹,用纏其身,然後燒之,先從足起。獲袁紹豫州從事李延,煮殺之。卓所愛胡,恃寵放縱,為司隸校尉趙謙所殺。卓大怒曰:"我愛狗,尚不欲令人呵之,而況人乎!"乃召司隸都官撾殺之。
- 12.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明年病罷。復為司隸校尉。車師王侍子為董卓所愛,數犯法,謙收殺之。卓大怒,殺都官從事,而素敬憚謙,故不加罪。
- 13. 《華陽國志 卷十》:拜司隸校尉,忤卓指,免。
- 14. 《三國志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裴松之注引《英雄記》:劉焉起兵,不與天下討董卓,保州自守。犍為太守任岐自稱將軍,與從事陳超舉兵擊焉,焉擊破之。董卓使司徒趙謙將兵向州,説校尉賈龍,使引兵還擊焉,焉出青羌與戰,故能破殺。岐、龍等皆蜀郡人。
- 15. 《後漢書 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初平二年,犍為太守任岐及賈龍並反,攻焉。焉擊破,皆殺之。
- 16.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轉為前將軍,遣擊白波賊,有功,封郫侯。
- 17.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李傕殺司徒王允,復代允為司徒。
- 18.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李傕殺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丙子,前將軍趙謙為司徒。
- 19.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數月病免,拜尚書令。是年卒,諡曰忠侯。
- 20. 《華陽國志 卷十》:討白波賊有功,封郫侯,進司徒,免。拜尚書令,太僕。三年,薨,諡曰忠侯。
- 21.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八月,遣日磾及太僕趙岐,持節慰撫天下。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司徒趙謙罷。
- 22.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九月……司徒趙謙以久病罷。
- 23.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後漢書(唐)李賢等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14]
- 24. 華陽國志(晉)常璩-卷十(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14]
- 25. 《華陽國志 卷十二》:文學:國師、太常趙典,字仲經。戒第二子也。
- 26. 《華陽國志 卷十二》:忠亮:太尉、司徒、郫惠侯趙謙,字彥信。戒孫也。其子孫襲廚亭侯,不顯。
- 27. 《後漢書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父戒,為太尉,桓帝立,以定策封廚亭侯……父卒,襲封。
- 28.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
- 29. 《三國志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裴松之注引陳壽《益部耆舊傳》:董扶字茂安……左馮翊趙謙等舉扶,扶以病不詣,遙於長安上封事,遂稱疾篤歸家。
- 30. 《華陽國志 卷十(上)》:紀常,常侍常洽女,趙侯[謙]【校補圖注:當補此字,以別謙、温、典】夫人也。
- 31.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忠子秘,為郡門下議生。黃巾起,秘從太守趙謙擊之,軍敗,秘與功曹封觀等七人以身捍刃,皆死於陳,謙以得免。詔秘等門閭號曰“七賢”。
- 32.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李賢注《謝承書》:秘字永寧。封觀與主簿陳端、門下督範仲禮、賊曹劉偉德、主記史丁子嗣、記室史張仲然、議生袁秘等七人擢刃突陳,與戰並死”也。
- 33. 《後漢書 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中常侍曹節從子紹為東郡太守,忿疾於弼,遂以它罪收考掠按,死獄中,時人悼傷焉。初平二年,司隸校尉趙謙訟弼忠節,求報其怨魂,乃收紹斬之。
- 34. 華陽國志(晉)常璩-卷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8]
- 35. 《華陽國志 卷十一》: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鄭伯邑、太尉趙彥信及漢中陳申伯、祝元靈、廣漢王文表皆以博學洽聞,作巴蜀耆舊傳。
- 36. 《華陽國志 卷十二》:道德:侍御史常翊,字孟元。江原人,在趙太尉公《耆舊傳》。
- 37. 北堂書鈔(唐)虞世南輯錄-●北堂書鈔卷第一百三十九 車部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05]
- 38.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後漢書(唐)李賢等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05]
- 收起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34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河北链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