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師出有名

(漢語成語)

鎖定
師出有名,漢語成語,拼音是shī chū yǒu míng,比喻出兵必有正當的理由,後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出自《禮記·檀弓下》:“師必有名”。 [1] 
中文名
師出有名
出    處
《禮記·檀弓下》
拼    音
shī chū yǒu míng
注    音
ㄕㄧ ㄔㄨ ㄧㄡˇ ㄇㄧㄥˊ

師出有名成語辨析

【近義詞】兵出有名
反義詞】師出無名 [1] 

師出有名成語出處

禮記·檀弓下》:“師必有名。” [1] 

師出有名成語用法

可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示例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派出十萬精兵,萬名騎兵,企圖攻佔許都,奪回漢天子,消滅曹操,以便自己稱孤道寡,取漢而代之,結果沒想到自己因為師出無名,公然與朝廷作對,犯了眾怒,最後被曹操打得大敗而歸。 而曹操就不同,他成功地實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不久就以天子的名義發出了著名的“求賢令”。這個“求賢令”對於天下士人的影響是除曹操之外別人都無法體會的。 建安之初,北方漸趨穩定,曹操一直有招賢之舉,加上許都新建,“求賢令”一出,江東賓客士人反響強烈,賢士大夫四方來集。《三國志》中記載的徐奕王朗徐宣陳矯這幾個名士,就都是辭孫策之命,而北歸被曹操闢為司空掾屬的。 曹操以朝廷求賢納才為名招募人才,但是賢人志士都知道真正真正掌權的是曹操,所以更加積極的投奔他。這樣,曹操不僅在名義上取得了忠臣良將的美名,還獲得了很多的能人。所以,這場人才的爭奪戰曹操因師出有名佔有很大的優勢。 所以説,曹操挾天子發展實力,卻仍然以天子之名行事,自然有他的考量和好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