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黎萬塞訥動物園

鎖定
萬塞訥動物園(也被譯作文森動物園、温森斯動物園)又名巴黎動物園,因坐落於萬塞訥森林中而得名。萬塞訥動物園隸屬於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建於1934年,佔地18公頃。飼養展出1200多隻動物,珍稀動物有普氏野馬霍加狓倭河馬狐猴麋鹿雲豹雪豹懶猴等。
中文名
萬塞訥動物園
地理位置
法國巴黎
佔地面積
18 公頃
著名景點
普氏野馬
著名景點
霍加狓
倭河馬
狐猴
麋鹿 展開
著名景點
霍加狓
倭河馬
狐猴
麋鹿
雲豹
雪豹
懶猴等。 收起
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打開了歐洲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外交之門。作為友好的見證,周恩來總理將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送給了法國,於當年12月8日運抵巴黎萬塞訥動物園。1974年1月,大熊貓“黎黎”因患胰腺癌去世。2000年1月20日,大熊貓“燕燕”因衰老而去世,壽命為28歲。 [1]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法國最大的動物園巴黎動物園昨日因員工罷工而關閉。動物園130名員工表示,這個具有70年曆史、佔地45英畝的動物園目前已經老鼠成災,對遊客、動物和員工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管理人員出於安全考慮關閉了動物園,很多最受歡迎的動物如老虎、獅子、熊等已經遷到其他動物園。
罷工員工在動物園入口處舉着標語,其中一個標語上寫着:“請花5歐元來看我們的廢墟和空空如也的園子”。  1934年巴黎公園開放時被譽為最有想象力最人道的新概念動物園,園中沒有籠子,大多數動物養在用圍牆和壕溝隔開的大面積場地中,在由混凝土築成的假山中嬉戲。但70年之後,很多假山已經倒塌,無數老鼠加入了珍稀動物的隊列,它們很可能會在動物園中傳播疾病。  代表法國教育研究部開辦巴黎動物園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已經許諾下個月宣佈一項大規模投資計劃,其中包括私人投資。但近年來多次類似的許諾都成了泡影。  員工表示,巴黎動物園已經“被剝奪了繼承權”,並表示法國教育部迫於學校和研究項目的資金壓力,近幾十年來一直在壓榨動物園的預算。動物園中一度聞名遐邇的假山壽命卻很短,維修和替換都很費錢。  動物園中心的猴山出於安全原因一度於1982年關閉,經過耗資760萬法郎的維修後與15年後重新開放。但其它假山自動物園開放以來就從未進行過修繕。幾個星期以來,工作人員一直請求遊客在請願書上簽字,要求政府採取緊急措施,防止動物園全面關閉。目前已經有12000名遊客在請願書上簽字。  一位員工説:“越來越多的假山在倒塌,攜帶疾病的老鼠成日成夜充斥着動物園的每個部分。”飼養員們還在執行着基本的任務,例如飼養動物、清掃場地等,否則動物園的所有工作都將停止。  在宣佈動物園某些部分不安全後,獅子、老虎、熊和北極熊已經被送往法國鄉間其它動物園,不久的將來大象和猴子也將被送走。員工們擔心這是動物園最終關閉的開始。  巴黎動物園的遊客一度達到每年70萬人,但員工表示,一旦沒有了這些受歡迎的動物,動物園的遊客將大大減少,財政收入也會崩潰。此外,儘管就城市動物園而言,巴黎動物園的設計已經非常人道,但熊和山貓依然關在傳統的深坑中,對此激進的動物權利保護者曾提出抗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