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鎖定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是以重慶主城和成都為核心,以連接兩地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水系沿線市區(縣)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域。 [1]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範圍包括重慶市、四川省42個市(區、縣),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重慶市和四川省全域範圍。 [2] 
2022年6月29日,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重大活動啓動儀式在渝州賓館舉行。 [3] 
2024年4月2日-4日,川渝八市區政協“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第四次專題協商活動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舉行。 [6] 
中文名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建設依據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依據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背景

8項世界遺產、3個世界地質公園、9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6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重慶四川兩地歷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觀獨特,是許多遊客心目中的文旅聖地。 [2]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範圍

規劃範圍包括重慶市的中心城區及萬州涪陵綦江區大足黔江、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銅梁、潼南、榮昌、梁平、豐都、墊江、忠縣等27個區(縣)以及開州、雲陽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平武縣北川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重慶市和四川省全域範圍。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發展規劃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以重慶主城、成都“雙核”為驅動,規劃建設成渝古道文化旅遊帶、長江上游生態文化旅遊帶和成綿樂世界遺產三條精品旅遊帶,以大峨眉—大熊貓生態文化旅遊協同發展區、古蜀文化與嘉陵山水休閒旅遊協同發展區等七個特色旅遊區為骨架,構築“五橫五縱”旅遊通道、構建生態旅遊大環線。根據規劃,川渝兩地要建設國際都市旅遊目的地,打造可閲讀、可漫步、有温度的文化旅遊之城。重慶主城建成全國美麗山水之都、國際商務會展之都、世界知名旅遊樞紐城市;成都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 [2] 
川渝八市區將圍繞遊客互送、品牌互宣、營銷互推、活動互訪、線路互育、文化互通、數據互享七方面開展合作。比如,在“遊客互送”方面,八市區將推動互為旅遊客源地、目的地,鼓勵旅遊企業開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旅遊客源互送合作,充分挖掘客源市場;在“品牌互宣”方面,八市區4A以上景區的遊客中心將互相開展景區資源推介;在“線路互育”方面,八市區將整合各自優勢特色線路資源,設計培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精品旅遊線路、精品體育旅遊線路、精品詩詞研學線路。 [6]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發展歷史

2022年11月25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區縣文旅創意產業聯盟”成立 [4]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成長期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圍繞實施現代服務業新高地共建工程,要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增強成都都市圈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水平,深化同城化商貿合作。 [5] 
2024年4月2日-4日,川渝八市區政協“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第四次專題協商活動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舉行。重慶市江津區、南川區、大足區、武隆區以及四川省樂山市、眉山市、資陽市、都江堰市政協相關負責人齊聚,以高質量協商履職共話川渝兩地文旅合作發展,助力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