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爾末公式

鎖定
巴爾末公式(Balmer公式)是1885年由瑞士數學教師巴爾末(J.J.Balmer)提出的用於表示氫原子譜線波長的經驗公式。又稱作Balmer公式。
中文名
巴爾末公式
外文名
balmer formula
別    名
Balmer公式
提出者
巴爾末(J.J.Balmer)
提出時間
1885年
適用領域
光譜
應用學科
化學 物理
作    用
表示氫原子譜線波長

巴爾末公式定義

巴爾末公式是1885年由瑞士數學教師巴耳末提出的用於表示原子譜線波長的經驗公式 [1] 
其中 B 是一個常數,其值為B=3.6456×10-7m
此外該公式還有一個用裏德伯常數改寫的版本,如下:
或者將
表示:
其中R是裏德伯(Rydberg)常數,其值為1.0973731569×107 m-1

巴爾末公式歷程

巴爾末公式的提出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在巴塞爾大學兼任講師期間,年近60歲的巴耳末受到該校一位研究光譜的物理學教授哈根拜希(E.Hagenbach)的鼓勵,開始試圖尋找氫原子光譜的規律。當時氫光譜見光區波段的4條譜線已經過埃姆斯特朗等人的精確測定,通過觀測恆星光譜也發現了紫外波段的10條譜線,然而它們波長的規律尚不為人所知。巴耳末從尋找可見光波段4條譜線波長的公共因子和比例係數入手,否定了將譜線類比聲音的思路。受投影幾何的啓發,巴耳末利用幾何圖形為這些譜線的波長確定了一個公共因子,寫出了巴爾末公式。巴爾末公式計算出的波長與實際測量值的誤差不超過波長的1/40000,吻合得非常好。隨後巴耳末又繼續推算出當時已發現的氫原子全部14條譜線的波長,結果和實驗值完全符合。1884年6月25日,巴耳末在巴斯勒自然科學協會的演講中公佈了這個公式,同年又將其發表在當地一個刊物上,1885年又刊載在《物理、化學紀要》雜誌上。幾年後,巴耳末又發表了有關光譜和光譜的各譜線頻率之間的類似關係。

巴爾末公式產生的影響

巴爾末公式對光譜學和近代原子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用巴爾末公式表達的一組譜線位於可見光區,為紀念巴爾末,人們把這組譜線繫命名為巴耳末系。隨後又發現了不同於巴爾末系的賴曼系、帕刑系等線系,它們都符合比巴爾末公式更為普遍的裏德伯公式

巴爾末公式巴耳末系

巴耳末系巴耳末線原子物理學氫原子六個發射譜線系列之一的名稱。
巴耳末系的計算可以使用約翰·巴耳末在1885年發現的巴爾末公式- 一個經驗式。 來自氫原子所發射的光譜線在可見光有4個波長:410奈米、434奈米、486奈米和656奈米。它們是吸收光子能量的電子進入受激態後,返回主量子數n等於2的量子狀態時釋放出的譜線。
巴耳末系在天文學中特別有用,因為巴耳末線出現在許多天體的現象中。而且宇宙中的豐盈度,使它在被看見時,總是比共同存在的其他元素譜線更為顯而易見。
在恆星的光譜類型,主要是由表面的温度決定,是建立在光譜線的相對強度上,而巴耳末系在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其它可以取決於進一步光譜分系的特徵還包括表面重力(與物體的大小有關)和成分(結構)。 因為在各種不同的天體中巴耳末系都是可以觀察到的譜線,它們常被利用多普勒位移來測量視線速度。這在天文學所有的領域上都很有用,像是測量聯星、系外行星、中子星黑洞緻密天體(測量圍繞着的吸積盤中氫的運動)、確認有着相似運動天體的起源和是否是同一羣天體(移動星羣星團星系團、和來自碰撞的碎片)、測量星系或類星體的距離(精確的紅移)、或是經由光譜分析辨識出不熟悉的天體。
依據被觀測對象的本質,巴耳末線可以出現在吸收譜線發射譜線中。在恆星,巴耳末系通常是吸收線,而且在表面温度10,000K(光譜類型A)的恆星最為強烈(明顯)。在許多的不規則星系螺旋星系AGN、HII區、和行星狀星雲,巴耳末線是發射線。
在恆星光譜中,H-ε線(7躍遷至2)經常會與其他的吸收譜線混合,天文學家都知道電離的的"H"(夫朗荷斐譜線中的標示),CaH的波長是396.847奈米,與H-ε線非常接近,在低解析的光譜中式無法分辨兩者的。同樣的,H-ζ線(8躍遷至2)在高温恆星中也會與中性的混合。

巴爾末公式參閲

參考資料
  • 1.    曹肇基. 巴耳末公式的構建[J].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