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米揚佛教遺蹟

鎖定
巴米揚佛教遺蹟Buddhist Remains at Bamiyan位於今阿富汗中部巴米揚城北面興都庫什山區海拔2590米的小溪谷中。遺蹟主要有洞窟羣、石雕大立佛和洞窟壁畫。
中文名
巴米揚佛教遺蹟
外文名
Buddhist Remains at Bamiyan
遺    蹟
洞窟羣
位    置
今阿富汗中部區

巴米揚佛教遺蹟遺蹟概況

三至七世紀,在巴米揚高約100 米摩崖上,鑿建了許許多多的石窟,有佛龕窟、僧房窟、會堂窟,形成一個大石窟羣。在主窟羣東、西兩端的龕狀窟中各立一尊巨型石雕佛像,東邊大佛像高達53 米,整座大佛像先以岩石粗雕,然後在佛像軀體上用榫釘把長長的藁繩固定在適當位置,成一圈圈 U 字形,以便塑造僧衣褶痕,在整座佛像和藁繩外面都塗上一層灰泥,再加以精雕。大佛身披通肩式袈裟,現出一道道平行的 U 字形衣紋,薄薄紗衣緊貼在身上,好像被水浸透了一樣,產生出半透明的效果。此佛面部和腳部已損壞。西邊大佛高35米,採用同樣的方法制作,為五世紀後半葉的作品,面部和膝蓋以下亦遭損壞。東大佛像壁龕的左側上殘留着一個供養人像,人像取跪姿,頭上頂着一個裝滿供品的托盤,臉側向左,而身體向右,
塔利班破壞後的巴米揚大佛 塔利班破壞後的巴米揚大佛
身穿褐色大翻領緊身長袍,腰帶上系一柄寬匕首,金色刀鞘精緻美觀,足蹬褐色長筒靴。兩尊大佛像的壁龕內都有壁畫,大約是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繪製的。35米大佛像西面的石窟側殿牆壁上曾發現環形連珠紋圖案,每個環形紋的正中為一野豬的或左或右側面,周圍繪有一圈精美的珍珠。每兩個單獨的豬頭紋相連在一起,每對之間以一條繪着珍珠的飾帶連結。在同一面牆壁上還殘存着一個單獨的環形鳥頭紋,兩隻相對而立的鴿子口中銜着同一條珍珠飾鏈,外圍一圈是排列整齊的珍珠環圖案。

巴米揚佛教遺蹟佛教特色

巴米揚的壁畫構圖富於變化,窟頂畫形式多樣。除雕刻、壁畫外,石窟在建築方面也很具特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石窟形制複雜,變化多端,窟頂為圓筒形、方形、拱形和三角疊澀式的天井,在洞窟正壁佛龕後鑿建了隧道式迴廊,是巴米揚的特有風格。在佛教廣為傳播的地域內,巴米揚石窟是現存最西部的文化遺蹟,佛教美術在這裏興盛了幾個世紀之久,它不僅接受了印度藝術,而且還接受了西方藝術的影響。

巴米揚佛教遺蹟歷史記載

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在 4 世紀和 7 世紀時在此逗留,他們在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將其地名譯為梵衍那,並作了頗多的記載。中國著名僧人玄奘(632)和朝鮮僧人慧超(727)曾到此訪問。

巴米揚佛教遺蹟巴米揚佛教的興衰

從公元一世紀到九世紀,巴米揚峽谷曾是佛國的屬地,極盛時期有多達七千名的僧侶在此學習。僧侶們選擇了這片俯瞰整個谷地的懸崖權充成神壇,他們在巖壁上敲鑿出迷宮般的洞穴、神龕、小徑與陽台。他們最傲人的成就,即是以浮雕的手法從整片巖壁中分別鑿出有一千八百年曆史的釋迦牟尼像,與53米高、1500年曆史的應身佛像,而後者又被認為是現今世上最高的立佛。圍繞在這兩座大佛像的洞穴超過上千個,這些洞穴如敦煌千佛洞內一般,覆頂的壁畫、大小不一的泥塑或石雕佛像。現今的文化藝術學者皆認為巴米揚佛教遺址的藝術揉合了印度、波斯及殘存希臘、羅馬影響的犍陀羅風格,且是中國巖雕如敦煌石窟之原型。巴米揚的佛教開始衰敗起於公元九世紀,主要是受到貿易旅途上的不安全、異教徒入侵、蒙古人對鄰近區域的劫掠與伊斯蘭教不準偶像崇拜的教義所影響。如此,原本如蜂巢般的洞穴神龕,逐漸成為牧羊人與其羊羣的遮風避雨之場所,甚至是躲避嚴冬的畜圈。如此,雨水的侵蝕,風沙的摧殘,巖壁的剝落。兩百年前攻佔此地的統治者甚至將兩座佛像的臉部予以抹平。消逝於歷史洪流中的巴米揚大佛像,再次被重視則是一千年後的事了。二十世紀初期的考古學家發現了巴米揚這塊中亞的寶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