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林左旗皮影戲

鎖定
巴林左旗皮影戲是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經過幾代藝人的探索實踐,已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聲腔體系。它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藝人達到200多人。2010年內蒙古13個項目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其中就包括巴林左旗皮影戲。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協會獲得“巴林左旗皮影戲”保護單位資格 [1] 
中文名
巴林左旗皮影戲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
2008年
申報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
保護單位
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協會
文化遺產名稱
皮影戲(巴林左旗皮影戲)
所屬地區
內蒙古 · 巴林左
遺產編號
IV-89
申報人/申報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
級    別
國家

巴林左旗皮影戲皮影簡介

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演員不用上台表演,而是通過操縱影人來展現形象,戲台一般搭在村子裏寬闊且地勢較高不積水處,用四根粗一點的檁子在四角處埋在地下做立柱,用大塊苫布或纖維布圍在戲台的左右和後面,戲台前面用紙或白布做影窗,面向觀眾。影人和景片都用驢皮刻制,因而有“驢皮影”之稱。
最早的皮影戲記載始於北宋,是伴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民間説唱藝術的興起逐步發展起來的。皮影戲的起源與古代弄影幻術、民間弄影之戲、古代鏤皮雕飾、民間剪紙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關係,受到漢唐傀儡表演、五代掛圖俗講、宋代説話詞本等多方面的影響。元代曾把皮影戲作為宮廷和軍中娛樂,成吉思汗大軍遠征歐亞大陸時,皮影戲也被傳入波斯和阿拉伯國家。明清是皮影戲的鼎盛時期,特別是清末民初,演出的劇目豐富,雕刻精巧,以牛羊皮製作的影人為主,形成了造型各異的藝術作品。
最初進入林東鎮唱皮影的,有邵、龐為代表的數十家影班子,皮影藝人四、五十人,到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影班子發展到了40多個,皮影藝人200多人。當時唱的是“溜口影”(無影卷),無正式影卷(唱本)。戲班人數少,影人也不多,伴奏樂器單調,演唱曲調也不固定,按13趟大轍唱,只要不跑轍就行。演唱的語言雖然有一定的規律,但是也較為靈活。藝人可以觸景生情,褒貶人物或抒發情感。隨着皮影戲的發展,也由原來唱“溜口影”,改為唱翻影卷的皮影。解放初期,那時的城鎮,特別是農村和偏遠地區文化娛樂活動少,看電影、看戲對普通百姓來説是遙不可及的事。但是皮影戲因藝人少,不受場地限制,影箱靈活移動,在民間受到人們的推崇。每年農閒季節,皮影班子走街串巷的演出,有時一唱幾天或幾十天,是常有的事。 [2] 

巴林左旗皮影戲皮影歷史

皮影最早傳入巴林左旗是民國年間,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最初進入林東鎮唱皮影的有數十家皮影班子,皮影藝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皮影班子發展到了40多個,皮影藝人200多人。據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巴林左旗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對民間藝人進行了廣泛尋訪,組織這些老藝人以師帶徒的形式培養新人。為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協會和皮影劇團,組織編寫了《大遼雙星》等新劇目,製作購買了影箱、影人文武場、音響設備及高清晰度投影儀。旗內幾位熱衷於皮影藝術的老同志、民間藝人共同編寫了《巴林左旗皮影志》,同時又收集、購買了傳統皮影劇本20多部。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努力搶救下,幾近絕跡的皮影戲目前得以恢復,民間老藝人的技藝得到了整理和搶救,並且有了傳承人。 [2] 

巴林左旗皮影戲藝術特色

巴林左旗林東皮影大多是東北皮影,其影人細膩華美,刀法精雕細刻,生動傳神,用透明、無孔、光澤度較好驢皮製作。影人頭部的線條流暢圓潤,眉眼刻畫生動傳神,色彩淡雅多變,裝飾效果極強。尤以表現室內陳設、人物髮式、服裝等見長,層次分明,具有較強的寫實性。其唱腔粗獷豪放,短促平直,真假嗓結合自如,十分優美。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有些民間藝人把唐山皮影也帶入林東鎮。唐山皮影以線刻見長,刀法犀利多變,影人造型均稱優美,雕鏤精細,面部造型豐富而誇張,剛柔相濟,裝飾華麗,尤以旦角的瓜子臉、通天鼻、環勾眉眼為特色。影人行當分生、旦、淨、髯、醜。經過各路藝人的融匯和探索,從唱腔、行當,到吹拉彈唱,唱唸做打,形成了以東北皮影曲調為基礎,唐山皮影和草原民歌相融合的,具有巴林左旗演唱風格的皮影戲。演出劇目也從少到多,行當也樣樣俱全。幾乎大的村屯都有自己的皮影班子,很受老百姓的歡迎。
在巴林左旗,早期的皮影戲,唱腔音樂旋律較為簡單,節奏緩慢,尾音平板,後來逐漸吸收當地民歌、小調及其他曲種、劇種的牌子曲,才形成了調口優美、較為豐富的板式唱腔體系。在當地流行的皮影戲,劇本的題材比較廣泛,有歷史演義、民間傳説、神話故事,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現實,謳歌了人間的真善美,劇本就有50多部。早期編演過皮影劇《陳勝王》、《紅娘子》;為了配合抗美援朝,又編演了《愛國愛家》;配合掃除文盲、宣傳婚姻法等黨的中心工作,又編演了《夫妻識字》、《劉巧兒》等劇目。皮影戲成了當地人們生活當中很重要的娛樂形式。 [2] 

巴林左旗皮影戲傳承價值

巴林左旗皮影藝術經過幾代藝人的探索實踐,已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聲腔體系。它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藝人達到200多人。歷史悠久,唱腔優美,語言通俗,在美術製作和打擊樂器等方面都形成獨特風格的皮影戲,作為古老藝術門類之一,像大多數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一樣,在現今,生存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志書的完成對於這一非物質文化遺傳的保護、挖掘、傳承,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5年,為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協會” 和皮影劇團;組織編寫了《大遼雙星》等新劇目;製作購買了影箱、影人文武場、音響設備及高清晰度投影儀,在社會引起強烈凡響。面對這種形勢,旗內幾位熱衷於皮影藝術的老同志、民間藝人組織編寫了一部《巴林左旗皮影志》,並且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時又收集、購買了傳統皮影劇本20多部。
過去皮影戲在巴林左旗分為四大名班,但是在傳承的過程中,由於受當時條件所限,沒有留下任何音像資料。為此,旗裏把四大名班的重點傳承人組織起來,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錄音錄像,整理演奏曲調,記錄藝人的從藝經歷,對各行當的唱腔、音樂進行研究。經過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努力搶救,幾近絕跡的皮影戲,目前得以恢復。民間老藝人的技藝得到了整理和搶救、並且有了傳承人。 該鎮將再現“皮影之鄉”的風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