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東胡頹子

鎖定
巴東胡頹子(Elaeagnus difficilis Servettaz)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常綠直立或蔓狀灌木,高2-3米,無刺或有時具短刺;幼枝褐鏽色,密被鱗片,老枝鱗片脱落,灰黑色或深灰褐色。葉紙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全緣,稀微波狀,上面幼時散生鏽色鱗片,成熟後脱落,綠色,乾燥後褐綠色或褐色,下面灰褐色或淡綠褐色,密被鏽色和淡黃色鱗片,果實長橢圓形,被鏽色鱗片,成熟時桔紅色;果梗長2-3毫米。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果期4-5月。 [1] 
分佈於中國浙江(雲和)、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生於海拔600-1800米的向陽山坡灌叢中或林中。 [1] 
巴東胡頹子果大量豐,果汁營養豐富,口味酸甜適度,民間早已作野生水果採食,是具有較好開發利用價值的胡頹子屬果用植物種之一。 [2]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4]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巴東胡頹子
拉丁學名
Elaeagnus difficilis Servettaz [6] 
別    名
銅色葉胡頹子
半圈子
銅色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胡頹子科
胡頹子屬
巴東胡頹子
命名者及年代
Serv.,1908

巴東胡頹子植物學史

1915年A. Rehder根據湖北興山標本發表為Elaeagnus cuprea Rehd.,認為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驟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不為波狀,花梗較長一些而不同於巴東胡頹子(Elaeagnus difficilis Serv.),但在貴州採集的標本中,這兩種花的結構極相似,竟難於區分,即是有少許差異,也是不穩定,因此合併在巴東胡頹子種內作異名。 [1] 

巴東胡頹子形態特徵

巴東胡頹子
巴東胡頹子(11張)
常綠直立或蔓狀灌木,高2-3米,無刺或有時具短刺;幼枝褐鏽色,密被鱗片,老枝鱗片脱落,灰黑色或深灰褐色。葉紙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3.5釐米,寬3-6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全緣,稀微波狀,上面幼時散生鏽色鱗片,成熟後脱落,綠色,乾燥後褐綠色或褐色,下面灰褐色或淡綠褐色,密被鏽色和淡黃色鱗片,側脈6-9對,兩面明顯;葉柄粗壯,紅褐色,長8-12毫米。 [1]  [7] 
花深褐色,密被鱗片,數花生於葉腋短小枝上成傘形總狀花序,花枝鏽色,長2-4毫米,花梗長2-3毫米;萼筒鐘形或圓筒狀鐘形,長5毫米,在子房上驟收縮,裂片寬三角形,長約2-3.5毫米,頂端急尖或鈍形,內面略具星狀柔毛;雄蕊的花絲極短,花葯長橢圓形,長1.2毫米,達裂片的2/3;花柱彎曲,無毛。果實長橢圓形,長14-17毫米,直徑7-9毫米,被鏽色鱗片,成熟時桔紅色;果梗長2-3毫米。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果期4-5月。 [1] 

巴東胡頹子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浙江(雲和)、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生於海拔600-1800米的向陽山坡灌叢中或林中。 [1] 
巴東胡頹子分佈圖 巴東胡頹子分佈圖

巴東胡頹子繁殖方法

巴東胡頹子用扦插方法生根,插穗採自巴東胡頹子的一年生健壯枝條,採後保濕帶回試驗地。選取粗度約5-6毫米,長度12釐米左右的插穗,每插穗保留頂部兩片葉,4-5個芽,上端於芽上方1釐米左右剪成45°斜切口,下端切口平齊,20枝插穗為一捆;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5分鐘,洗淨,將捆紮好的插穗豎直放入盛有相應藥劑的塑料盆中,基部浸入藥劑2-3釐米。 [2] 
扦插基質為已消毒的河沙,將基質裝入營養杯(杯高12釐米,直徑5釐米),裝入量4/5左右,插入1個插穗。裝杯後移入苗牀,澆透水,盆底架空,防止積水,保持通風。 [2] 
扦插時用筷子插入基質內4釐米左右,將插穗插入孔穴,壓實噴水保濕。扦插初期每日多次噴霧,以葉片濕潤為標準;成活後按全光照噴霧保濕方法進行噴霧管理,噴霧次數逐漸減少。 [2] 
選用IBA、NAA和IBA+NAA(1∶1)分別配成不同濃度溶液,對巴東胡頹子插穗基部浸泡或速蘸後進行扦插,以清水為空白對照,慢浸處理中,均以浸泡4小時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時間較對照組提前10-17天,處理的最佳濃度是NAA為150毫克/升、IBA和NAA+IBA均為200毫克/升;速蘸處理中,以500毫克/升NAA速蘸5秒或以1000毫克/升 IBA速蘸2秒,或以1000毫克/升NAA+IBA速蘸2秒,生根率達最高,分別為68.3%、68.7%和79.4%,其中以NAA+IBA處理的效果最佳。萘乙酸、吲哚丁酸及其混合液能有效促進巴東胡頹子的扦插生根。 [2] 

巴東胡頹子主要變種

短柱胡頹子Elaeagnus difficilis Serv. var. breyistyla W. K. Hu et H. F. Chow):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該變種枝具短刺;葉片革質;花柱長不超過雄蕊;花期5月。分佈於中國四川(南川)、雲南(祿勸);生於海拔1600-2700米的山谷中。 [1] 

巴東胡頹子主要價值

巴東胡頹子果大量豐,果汁營養豐富,口味酸甜適度,民間早已作野生水果採食,是具有較好開發利用價值的胡頹子屬果用植物種之一。 [2] 

巴東胡頹子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