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頹子屬

鎖定
胡頹子屬(學名:Elaeagnus)是胡頹子科下的一個屬,該屬多為常綠或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該屬共有2組80種。多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中國有55種。全體被銀白色(褐色鱗片或星狀絨毛)的莖是該屬的主要特徵。該屬模式種:沙棗(Elaeagnus latifolia Linn.)。
中文名
胡頹子屬
拉丁學名
Elaeagnus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桃金娘目
胡頹子科
分佈區域
廣佈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的亞熱帶和温帶
命名者
卡爾·馮·林奈
命名時間
1754年

胡頹子屬形態特徵

莖直立或攀援,通常具刺,稀無刺,全體被銀白色或褐色鱗片或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膜質,紙質或革質,披針形至橢圓形或卵形,全緣、稀波狀,上面幼時散生銀白色或褐色鱗片或星狀柔毛,成熟後通常脱落,下面灰白色或褐色,密被鱗片或星狀絨毛,通常具葉柄。
花兩性,稀雜性,單生或1-7花簇生於葉腋或葉腋短小枝上,成傘形總狀花序;通常具花梗;花萼筒狀,上部4裂,下部緊包圍子房,在子房上面通常明顯收縮;雄蕊4,着生於萼筒喉部,與裂片互生,花絲極短,花葯矩圓形或橢圓形,丁字形狀的花葯,內向,2室縱裂,花柱單一,細弱伸長,頂端常彎曲,無毛或具星狀柔毛,稀具鱗片,柱頭偏向一邊膨大或棒狀。花盤一般不甚發達。
果實為堅果,為膨大肉質化的萼管所包圍,呈核果狀,矩圓形或橢圓形、稀近球形、紅色或黃紅色;果核橢圓形,具8肋,內面通常具白色絲狀毛。 [1] 

胡頹子屬主要價值

胡頹子屬
胡頹子屬(5張)
該屬經濟價值頗大,是一類野生核果類植物,不少種類的果實富有維生素,糖類及有機酸,可作果脯、果醬、果酒、果汁、果糕等果品加工原料。翅果油樹的種仁(子葉)含有豐富的油脂,所榨取的油脂可作食用及其它工業用。其次,有許多種類可作藥用,如胡頹子、角花胡頹子、披針葉胡頹子宜昌胡頹子星毛羊奶子、木半夏、沙棗、長葉胡頹子等,開發野生藥源上有一定價值。
該屬許多種為叢生灌木,冬季或春夏季開淡白色或金黃色的小形花,常密集下垂,秋季或春夏季結成粉紅色下垂的果實,在庭園中常有栽培,作為觀賞灌木或綠籬。有些種的樹皮含單寧,可提取栲膠,供製革用。少數種類也是固沙造林樹種。 [1] 

胡頹子屬分佈情況

本屬約有80種,廣佈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的亞熱帶和温帶,少數種類分佈於亞洲其它地區及歐洲温帶地區,北美也有。我國有約有55種,全國各地均產,但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更為普遍。 [2] 

胡頹子屬下級分類

落葉組 Scct. deciduae Serv.
常綠組 Sect. Semperiventes Serv. [2] 

胡頹子屬代表植物

沙棗ElaeagnusangustifoliaLinn.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5-10米,無刺或具刺,刺長30-40毫米,棕紅色,發亮;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老枝鱗片脱落,紅棕色,光亮。葉薄紙質,矩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7釐米,寬1-1.3釐米,頂端鈍尖或鈍形,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幼時具銀白色圓形鱗片,成熟後部分脱落,帶綠色,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鱗片,有光澤,側脈不甚明顯;葉柄纖細,銀白色,長5-10毫米。花銀白色,直立或近直立,密被銀白色鱗片,芳香,常l-3花簇生新枝基部最初5-6片葉的葉腋;花梗長2-3毫米;萼筒鐘形,長4-5毫米,在裂片下面不收縮或微收縮,在子房上驟收縮,裂片寬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長3-4毫米,頂端鈍漸尖,內面被白色星狀柔毛;雄蕊幾無花絲,花葯淡黃色,矩圓形,長2.2毫米;花柱直立,無毛,上端甚彎曲;花盤明顯,圓錐形,包圍花柱的基部,無毛。果實橢圓形,長9-l2毫米,直徑6-10毫米,粉紅色,密被銀白色鱗片;果肉乳白色,粉質;果梗短,粗壯,長3-6毫米。花期5-6月,果期9月。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