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户琳

鎖定
是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途中的一座村莊,靠近橄欖山。此村乃便雅憫支派屬地,大衞王為避押沙龍叛亂時,途經此地,曾遭到一個名叫示每的人擲石辱罵。大衞屬下勇士押斯瑪弗是巴户琳村人。約拿單和亞希瑪斯也先後在巴户琳村避難;大衞王因曾與掃羅王之女米甲有過婚約,米甲因故嫁與帕鐵;大衞王登基立她為王后,迫使帕鐵與米甲在巴户琳村分手。
中文名
巴户琳
性    質
村莊

巴户琳簡介

耶路撒冷耶利哥的途中的一座村莊,靠近橄欖山。此村乃便雅憫支派屬地,大衞王為避押沙龍叛亂時,途經此地,曾遭到一個名叫示每的人擲石辱罵。大衞屬下勇士押斯瑪弗是巴户琳村人。約拿單和亞希瑪斯也先後在巴户琳村避難;大衞王因曾和掃羅王之女米甲有過婚約,米甲因故嫁給帕鐵;大衞王登基立她為王后,迫使帕鐵與米甲在巴户琳村分手,米甲遂返回大衞身邊。

巴户琳地名原意

“低地”、“青年”。

巴户琳地理情況

巴户琳是一個小村莊,在耶路撒冷以東的橄欖山附近,位於耶路撒冷去耶利哥的大路上。

巴户琳其它事件

(1)掃羅王使已嫁給大衞的女兒米甲改嫁後,米甲又與其 後夫在巴户琳離別後重新成屬大衞的妻室。
(1)當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以色列人罵陣時,掃羅王曾説若有人能殺死歌利亞,就把自己的女兒給他為妻(撒上17:25)。後來大衞擊殺了歌利亞,又殺了200個非利士人作為聘禮而娶了掃羅王的女兒米甲,米甲深愛大衞(撤上18:20— 28)。
(2)掃羅嫉妒大衞,派人到大衞的住處去殺害大衞。米甲欲在深夜裏把大衞從窗户中推到屋外,救了大衞的性命(撤上19:11—12)n
(3)大衞被掃羅逼走逃亡之後,掃羅便把自己的女兒米甲給了帕提(即帕攢)為妻(撤上25:44)。
(4)大衞經歷苦難後,在希伯得被眾人推立為猶太人的王,且將治理全以色列。那時大衞向棉掃羅的兒子、 當時的以色列王伊施波設提出,應當把米甲歸還自己為妻(撒下2:11,3:8—14)。
(5)伊施波設不敢拒絕大衞的要求,便派人把米甲從她的後夫帕提那裏帶走,送往希伯倫。帕提深愛米甲,便一直跟著她,一面走一面哭,哀哀地相送。到了臨近伊施波設統轄的便雅憫邊界巴户琳時,伊施波設的元帥押尼珥叫帕提回去,帕提無奈而歸。(撤下 3:15——16)
(6)米甲重新成為大衞的妻室後,曾因大衞迎接耶和華的約櫃時與以色列眾人一起歡呼跳舞而輕視大衞。大衞反駁了米甲的一些諷刺話。米甲終生未曾生 育。(撤下6:12—23)
(2)大衞逃避叛亂的兒子押沙龍時,在巴户琳忍受了示每的謾罵侮辱。
①大衞在耶路撒冷成為猶大和全以色列的王之後(撤 下5:5)曾犯罪又娶了拔示巴為妻。此事耶和華甚不
喜悦。他説:“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撤 下11:1—27,12:11)
②其後大衞的兒子押沙龍叛亂,一時之間勢派甚大,大 衞帶着全家人和眾臣僕倉惶逃出耶路撒冷,急忙過了汲淪溪,一面走一面哭,矇頭赤腳地上了橄欖山。 (撤下15:12—30)當大衞走到橄欖山東側的巴户琳 時,掃羅家族的示每出來,在大衞對面的山坡上,一 面走一面罵,並且用石頭和土灰投擲大衞等人。大 衞的臣僕氣忿地要去殺死示每,但大衞卻勸阻説: “我親生的兒子尚且尋索我的性命,何況這便雅憫人(示每)呢?由他咒罵吧!因為這是耶和華吩咐他的,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為我今日被這人咒罵,就施思與我。”(撒下16:5—14)
③大衞平息了押沙龍的叛亂返回耶路撒冷時,示每在大衞末到巴户琳之前,就越過約旦河去迎見大衞,俯伏認罪。大衞的臣僕再一次要殺死示每,但大衞卻 寬恕了他。(撤下19:15—23)
④大衞死後,示每因為違背所羅門的命令,終於被殺。 (王上2:38—44)
(3)押沙龍叛亂時,兩個給大衞報信的人在巴户琳躲過追捕,使大衞及時離開險境。
①押沙龍叛變後,大衞和跟隨他的家屬及臣僕一路逃跑,十分疲乏。當他們還在約旦河西岸休息的時候,押沙龍 已率叛逆大軍進人了耶路撒冷。兩者相距僅約數十里,大衞的處境已極其危險。(撒下16:14—15)
②大衞的謀士亞希多弗已歸附了押沙龍,他請求押沙 龍由他挑選12000精兵,連夜迫殺大衞,使全國歸順押沙龍。(撤下17:1—3)
③大衞的朋友户篩裝作投降押沙龍,(撤下15:32—37,16:15—19)他勸告押沙龍説,亞希多弗這次的計謀不妥。因為大家都知道大衞是個英雄,他身邊的部屬也都勇敢善戰。現在他們心中正十分惱怒,如同被人搶走了熊思的母熊,必會擠命地爭戰。一旦少數迫兵被殺,人們就會認為押沙龍一派的人失敗了。户篩勸告押沙龍,要從最北部到最南方,把所有的以色列入都召集到一起。待軍兵如同海邊的積沙那樣眾多時再與大衞決戰。這樣必將以多勝少,確保萬元一失。(撤下17:6—13)
④户篩又立即找到那時忠於大衞的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二入,叫他們打發人去,把亞希多弗急欲進軍的險情和自己的緩兵之計急速告訴大衞,勸説大衞“今夜不可住在曠野的渡口,務要過河,免得王和跟隨他的 人都被吞滅。”(撤下17:15—16)
⑤祭司撤督的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撤下15:36)在押沙龍的叛亂中不敢進城怕人看 見,而是等候在城外。有一個使女出城來,把户篩的 話告訴了亞希瑪斯相約拿單二人,他們便去給大衞
報信。(撤下17:17)
⑧但是當時恰好有一個少年人看見了他們,就去告訴了押沙龍。約單和亞希瑪斯急忙跑到巴户琳某人的家裏。那人的院中有一口井,他們下到井裏,那人的妻子把井蓋好,又在上面鋪上了碎麥秸。押沙龍所派的追捕人員來到了巴户琳,搜查到那一家的時候,卻找不到約拿單和亞希瑪斯,這些追捕的人便回耶路撒冷去了。約拿單和亞希瑪斯從井裏出來,立即到大衞那裏去報告險情。於是大衞等人連夜過 河,到了天亮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未過約旦河。(撤下17:18—22)
⑦由於耶和華定意破壞希亞希多弗的計謀,要降禍於押沙龍,押沙龍決定採用户篩的謀略。(撤下17:14) 亞希多弗一看押沙龍不肯依從自己的謀算,知道必 會失敗,便歸回自己的家鄉,留下遺言上吊而死。(撒下17:23)⑧正是因為兩個報信的人在巴户琳的井中未曾遭難,大衞便得以早脱險境,到了瑪哈念,重整軍旅。(撒 F17:27—18:4)押沙龍戰死後,(撤下17:15)大衞返回耶路撒冷時,乃是在吉甲附近渡回約且河西岸的。 (撤下19:15)大衞等人,從該處去往耶路撒冷時,很可能會再次經過巴户琳。(撤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