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體龍

鎖定
巨體龍(學名Bruhathkayosaurus)是最巨大的恐龍之一。這個主張是由Yadagiri及Ayyasami於1989年所提出的,但是卻一直被受質疑及討論。 巨體龍原先被分類在獸腳亞目下,被認為是一阿貝力龍科雙足肉食性恐龍。後來又認為它的化石其實是屬於蜥腳下目,是泰坦巨龍類,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像腕龍一樣有着長頸及長尾巴。在2006年,David Krause等人的馬達加斯加脊椎動物研究中,正式將巨體龍歸類於蜥腳下目。名字含義為“有着巨大身體的蜥蜴”。但是由於化石線描圖過於粗陋導致研究無法進行,巨體龍變成了無效種.
中文名
巨體龍
拉丁學名
Bruhathkay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蜥形綱(Sauropsida)
亞    綱
雙孔亞綱(Diapsida)
真核域(Eukarya)
下    綱
主龍形下綱(Archosauromorpha)
總    目
恐龍總目(Dinosauria)
蜥臀目(saurischia)
亞    目
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
下    目
蜥腳下目(sauropoda)
巨體龍屬(bruhathkayosaurus)
馬氏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 matleyi)

巨體龍科學分類

中文名稱( chinese)→ 巨體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學名(name)→ bruhathkay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bruh-hut-kah-yo-sawr-us
含義( meaning)→ 巨大的身軀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腳形亞目
bagualosauria 悍龍類
plateosauria 板龍類
massopoda 大腳類
下目(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腳下目
gravisauria 沉重龍類
eusauropoda 真蜥腳類
neosauropoda 新蜥腳類
macronaria 大鼻龍類
titanosauriformes 巨龍形類
somphospondyli 多孔椎龍類
titanosauria 泰坦巨龍類
屬( genus)→ bruhathkayosaurus 巨體龍屬
模式種( type species)→ b. matleyi 馬氏巨體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maastrichtian
分佈( found in)→ 印度
發現地層( stratum)→ 拉米塔組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體長( length)→ 30米
推測體重( mass)→ 50-60公噸
發現者( discoverer)→ yadagiri & ayyasami,1989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yadagiri & ayyasami,1989
以上內容為巨體龍被歸入蜥腳類時的分類,由於巨體龍被宣佈是並不存在的物種,以上分類已失效。
巨體龍屬只有一個種,就是馬氏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 matleyi)正模標本編號是GSI PAL/SR/20,由Yadagiri及Ayyasami於1989年所描述的。Yadagiri及Ayyasami原先將巨體龍分類在肉食龍下目中的不明科。於1995年,薩克查吉特(Sankar Chatterjee)將它重置在泰坦巨龍類之中。這是因巨體龍那巨大的四肢骨頭及骨盆結構。
原有的文獻只描述了化石的很少資料,並且只有幾幅非常粗陋的線圖和模糊不清的照片。這引起猜測指那些骨頭其實是硅化木。

巨體龍發現歷史

巨體龍的化石發現於印度南端泰米爾納德邦蒂魯吉拉伯利東北的一個村莊。它的化石是從Kallemedu地層中被發現,這個地層被估計是屬於上白堊紀的馬斯特裏赫特階。發現的化石包括有臀部骨骼(腸骨及坐骨)、部份股骨、脛骨、橈骨、及一節尾椎的椎體,但是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化石被認為是硅化木或造假。

巨體龍體型

2020年,保羅認為巨體龍長達2米的脛骨實際是風化降解的股骨,並給出50-60噸的新推論。

巨體龍巨體龍的體重問題

2012到2013年,有人對被描述為體重220噸以上的巨體龍的可靠性提出了質疑
巨體龍的巨大體重已被否定,因為化石丟失,並且化石素描圖粗陋不堪,無法證明巨體龍的真實存在。也有人認為,它確實存在,只不過沒那麼大。
2020年,保羅認為巨體龍長達2米的脛骨實際是風化降解的股骨,並給出50-60噸的新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