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鎖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拼音:qiǎo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俗諺,該則俗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陸游老學庵筆記》。 [2]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本義指很能幹的婦女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炊:做飯)。比喻缺少必要的條件,再能幹的人也很難做成事。該則俗語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語;或獨立成句。也單作“無米之炊”。 [2] 
中文名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外文名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3] 
拼    音
qiǎo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來源出處
《老學庵筆記》
語法結構
主謂式
成文用法
作分句、定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語出處

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麪湯餅乎?”(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 [2] 
“巧婦安能作無麪湯餅”後來演變為成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語故事

成語漫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成語漫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4]
晏景初是宋朝的一位尚書。有一次他外出回來,半路上天就黑了,他只好到一家寺廟去投宿。
這座寺廟非常破舊,裏面依稀閃爍着幾點燭光。晏景初舉手叩響廟門,不久一個小沙彌探出頭來。小沙彌見來了一位官員打扮的人,急忙轉身向大堂跑去。
晏景初隨之而進,但見一位白鬚蒼蒼的老和尚緩慢地走出大堂。晏景初向老和尚説明來意,以為老和尚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答應。可沒想到,老和尚一臉為難地説:“很抱歉,本寺生活窮困,設施簡陋,實在不便留宿。”晏景初一聽,不滿地説:“作為一廟主持,斷不應該把寺廟弄得一無所有。”老和尚很不高興地回敬道:“沒有面,再能幹的媳婦也做不出湯餅來呀。”晏景初更是不甘示弱,他譏諷説:“如果有面,就是再笨的媳婦也能做呀。”老和尚無言以對,只好面露愧色,悄悄地退回了大堂。 [5]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語寓意

從這個小故事裏,可以看到對待困難的幾種態度:一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認為“有米則拙婦亦可為之”。但他們都沒有説出巧婦碰上無米該怎麼辦。當然,沒有米是煮不成飯的,但是,人們不應束手無策,而是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千方百計地去搞到米(或者別的什麼食物)來煮,這才是積極、主動的態度。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應當採取這種態度。
在生活上或者學習上,人們總會受到某些客觀條件的制約,會遭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困難,使“我”無法按條件完成要求,就像“巧婦”(即聰明能幹的人)在沒有米的情況下也煮不成飯,但是,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人們不應該退卻,不應該向困難低頭,而是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千方百計地得到米或者利用一切可行的條件,用別的食物來代替米。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值得學習。此外,從另外一個小側面也可以知道,“巧婦之難”,難為無米,如果有米,那麼一切都可以容易地解決了,與現實生活相似的是,這就要求人們善於積累學習,不管是對知識還是經驗的儲存,這都將會成為自己將來人生的一筆財富。 [5]  [6]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條件,再能幹的人也做不成事。該成語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語;或獨立成句;中性。也單作“無米之炊”。 [2]  [1] 
  • 運用示例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六:“毛大瀛妻某氏,能詩……後寄毛家信雲:出門七年,寄銀八兩。兒要衣穿,女要首飾。巧婦不能為無米之炊,此之謂也。” [7] 
近代·魯迅《兩地書》八:“無米之炊,是人力做不到的。能別有較好之地,自以從速走開為宜。” [7] 
現代·李國文《冬天裏的春天》二章:“支隊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現在兩手空空,需要你的支援啊!” [7] 
現代·秦牧 《〈藝海拾貝〉跋》:“缺乏生活知識,任何有藝術技巧的人也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麼形象、概括、虛構、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969
  • 2.    周宏溟編著.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8:812
  • 3.    喻家樓編著. 漢語成語英譯詞典[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1.11:359
  • 4.    崔曉光主編. 學生漫畫成語故事 逸聞哲理[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5.07:126
  • 5.    仇江,沈正邦編寫.成語故事 第2集[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83.07:169-170
  • 6.    陳營編著.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513
  • 7.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0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