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程保障

鎖定
工程保障,為保障軍隊作戰行動而採取的一切工程措施的總稱,屬戰役、戰鬥保障和行軍、輸送、宿營保障。是軍事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保障軍隊作戰行動採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實施工程偵察,構築工事,構築、設置和克服障礙物,實施破壞作業,構築和維護道路、橋樑、渡場、港口和野戰機場,採取工程技術措施實施偽裝,構築給水站,以工程手段消除核武器襲擊的後果等。其目的是保障軍隊作戰行動的隱蔽安全,指揮穩定,快速機動,阻滯敵人的行動,並以爆炸性工程器材直接給敵人造成損害,為取得作戰勝利創造有利條件。
中文名
工程保障
釋    義
保障軍隊而採取的一切工程措施
研究內容
戰役、戰鬥保障和行軍
基本原則
工程器材消耗量大
按保障範圍,分為戰略、戰役和戰鬥工程保障;按軍種、兵種,分為陸軍、海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等工程保障。目的是創造有利於己方的戰場條件,保障己方軍隊隱蔽安全、指揮穩定、機動順利,破壞和遲滯敵方軍隊機動,為奪取作戰勝利創造有利條件。工程保障對提高軍隊的戰場生存能力、機動能力和反機動能力有重要作用。工程保障是隨着軍隊作戰行動的需要而產生,並隨着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而發展的。軍事工程技術是工程保障賴以發展的基礎。19世紀末,工程保障主要是築城、修路、架橋、爆破等單項工程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20世紀,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軍隊武器裝備及戰術的變化,工程保障有了重大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速射火器、飛機、坦克等技術兵器用於戰場,軍隊合同作戰行動對工程保障依賴和要求提高、內容增多、工程量增大,須綜合各種工程措施的效能以保障軍隊的作戰行動。有些國家的軍隊將工程保障列為作戰保障的重要內容,並形成了一整套組織指揮工程保障的程序和原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核武器、精確制導武器、電子信息裝備大量裝備部隊,作戰方式進一步發展,使工程保障範圍進一步擴大,工程保障對提高軍隊戰場生存能力、機動能力和反機動能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革命戰爭中,根據各個時期不同的作戰任務、作戰方式和特點,在人民羣眾支援下,以工程兵為技術骨幹,全軍動手,成功地實施了各項工程保障。長征途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保障紅軍實施廣泛機動,並以破壞作業的手段遲滯敵軍機動。抗日戰爭時期,圍繞游擊戰,巧妙地把破壞作業、設置地雷、挖掘地道等工程技術手段和方法與游擊戰術相結合,創造了破襲戰、地雷戰和地道戰。解放戰爭時期,隨着作戰形式轉變為以運動戰為主,特別是大規模的運動戰和陣地戰相結合,組織與實施了用工程手段和措施保障戰役軍團快速機動,創造和捕捉戰機,以及城市攻堅作戰、野戰陣地攻防作戰、渡江作戰、戰略追擊中的遠距離機動和強渡海峽近海登陸作戰等作戰樣式的工程保障實踐,積累了攻堅爆破、開設渡場、構築工事與設置障礙物的經驗。抗美援朝戰爭中,適應陣地戰要求,中國人民志願軍創立了以坑道為骨幹,與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陣地體系,進一步探索了戰役機動工程保障經驗。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隨着部隊武器裝備的逐步改善,工程保障又有了新的發展,解決了遠距離機動、近海登陸作戰、堅守防禦作戰、自衞反擊作戰和戰場工程準備等一系列工程保障問題。①實施工程偵察或勘察,蒐集工程情報信息,為指揮員定下工程保障決心和組織與實施工程保障提供依據。②構築和維護各種防護工程,為軍隊隱蔽安全、指揮穩定和提高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創造條件。③構築和維護道路,架設和搶修橋樑,開設渡場,修建野戰機場或直升機起降場,疏通航道,構築港口、碼頭等水運工程設施,排除障礙物或在障礙物中開闢通路,保障軍隊機動。④構築與設置各種障礙物,改造利用天然障礙物,實施破壞作業,破壞和限制敵人機動,並直接殺傷、破壞敵之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⑤實施工程偽裝,構築與設置假目標欺騙迷惑敵人,保障軍隊作戰的隱蔽性。⑥偵察水源,構築給水站,保障軍隊戰場用水。⑦運用工程手段,消除敵方核化生武器及燃燒武器襲擊的後果,保障軍隊作戰行動的安全等。①根據作戰任務和實際情況確定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必須符合作戰的要求和戰場客觀實際,根據敵情、上級意圖、本級任務和決心、地形、地質、氣象水文條件,以及遂行工程保障任務的人力、物力等情況而定。②全面籌劃,重點保障。從作戰的全局出發,根據作戰部署和各階段的需要,對作戰行動的工程保障任務,工程保障力量的運用,工程裝備器材的分配、使用,工程作業的順序和時限等,進行全面計劃;對主要方向、重要時節部隊的作戰行動和其他影響全局的重點工程任務,應集中主要兵力、工程器材,實施重點保障。同時還要適應戰場情況的發展變化,適時機動使用兵力和工程器材。③統一指揮,密切協同。指揮員及其參謀機關統一組織指揮各種工程保障力量。在作戰的全過程,按目的(目標)、時間、地點,規定各部隊的工程作業任務和行動程序、方法,並根據戰鬥情況及時協調其行動。④軍民結合,全力保障。充分發揮工程兵的技術骨幹作用。工程保障任務須在人民羣眾的支援下,由諸軍種、兵種力量共同完成。諸軍種、兵種都應立足於自身的力量進行工程作業,實施自我保障。運用工程兵時,應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和工程裝備效能,賦予其技術複雜的重要工程任務。⑤正確掌握和使用預備力量。各級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工程保障預備力量,使用在具有決定意義的時機和地區,以及完成臨時出現的重要工程保障任務;預備力量一經使用,應立即重新組建。工程保障根據指揮員的意圖,由參謀機關組織,以工程兵部隊、分隊為主實施。主要工作包括:組織工程偵察,蒐集工程情報資料;根據指揮員決心,提出工程保障方案,擬製工程保障計劃,下達工程保障指示,並根據戰場變化情況及時修正計劃和下達補充指示;對諸軍種、兵種部隊和人民羣眾的工程作業進行指導,檢查其工程質量和進展情況,及時處理工程作業中的問題;對工程兵部隊、分隊的行動實施指揮,並組織與其他軍種、兵種部隊之間的協同等。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軍隊的體制編制、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給工程保障帶來了深遠影響。工程信息成為工程保障活動的主導要素;工程保障的功能,將突破保障戰役、戰鬥行動而向戰略層次拓展,積極有效的工程保障已成為保存國家戰爭實力和實施戰略威懾的重要內容;工程保障方式將從傳統的單維地面保障向縱深、立體、超越、聯合保障的方向發展;工程保障手段的技術性將大大增強。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