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麓山景區

鎖定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系湖南省首批審列公佈的風景名勝區。位於古城長沙的湘江兩岸,總面積 36平方公里,由麓山、天馬山、桃花嶺、石佳嶺四個景區及新民學會舊址、南津城士城頭二景點組成。麓山景區為全區精萃所在,面積6平方公里。主峯海拔 300.8米,年平均氣温17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1] 
中文名
嶽麓山景區
外文名
Mount Yuelu Scenic Area
地理位置
長沙市登高路58號 [4]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景點級別
AAAAA級
佔地面積
36 km²
著名景點
麓山
天馬山
桃花嶺
主峯海拔
300.8米
官方電話
0731-88825011 [3] 

嶽麓山景區嶽麓山簡介

嶽麓山景區風光
嶽麓山景區風光(12張)
嶽麓山 嶽麓山瀕臨湘江,依江面市,交通便利,湘流環境,桔洲橫前,古城相望,山、江、洲、城渾然一體,實為天作之勝。茲山薈萃湘楚文化精華,素以名勝古蹟眾多,植物資源豐富,革命烈士墓葬羣集,風景優美,且集儒釋道為一體,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羣峯朝拱如駿奔”即是贊其天然雄渾之勢。嶽麓山羣巒疊翠,古木參天。現有植物174科559屬977種,其中晉朝的羅漢松、唐代銀杏、宋時香樟、明清楓慄均系千年古樹,老幹虯枝,蒼勁挺拔,高聳入雲。千年學府嶽麓書院為宋代四大書院之冠,亦座落在山中;號稱“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的古麓山寺,亦座落在山中;道家的二十澗真虛福地雲麓道宮,亦建在此山頂;建於清乾隆 57年地處青楓峽的我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更是風景絕佳之地,也是毛澤東同志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諸如白鶴泉、禹王碑、舍利塔、飛來石、自來鍾、穿石坡等皆分佈在山林嶽壑之間。

嶽麓山景區旅遊景區

愛晚亭
愛晚亭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與滁州琅琊山麓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陶然亭(1695)並稱中國四大名亭。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來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枚“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愛晚亭幾經滄桑,清同治、光緒、宣統年間均相繼進行過修復。其中宣統三年秋,湖南學監程頌萬先生主持修復時,把羅典所撰寫的對聯刻在亭柱上,“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這次修復愛晚亭之事還刻在石碑上記載下來。世人稱為《放鶴》石刻或《二南詩刻》,兩首詩為宋代張南軒和清代錢南園兩位大文人遊嶽麓山的七韻詩。石刻後移至清楓橋南端的六角茅亭中。解放前,亭破敗不堪,四周荒蕪。解放後,黨和政府曾五次修復。其中1952年湖南大學重修,校長李達專函請毛主席題寫了“愛晚亭”亭額。1969年,嶽麓山公園重修,刻毛主席草書手跡《沁園春·長沙》於藻井內,更為古亭增添了光彩。在國際交往中,愛晚亭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後,愛晚亭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徵,按其規制仿建於鹿兒島市,以紀念中日兩國人民友誼長存。
愛晚亭  毛澤東青年時代,在第一師範求學,常與羅學瓚、張昆弟等人一起到嶽麓書院,與蔡和森聚會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探求真理。因為這個緣故,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致書毛主席,請求提書亭名,毛主席愉快地接受了請求。嶽麓書院。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書院。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嶽麓山風景區。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
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大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各部分互相連接,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嶽麓書院古建築羣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
麓山寺
麓山寺亦稱“嶽麓寺”、“慧光寺”、“鹿苑”、“萬壽寺”,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碧虛山中。寺前為清風峽,此山為南嶽衡山延伸到長沙的山腳,所以叫做嶽麓,是南嶽七,十二峯之一,海拔295.7公尺,面積約8300畝。麓山寺系晉初古寺,是佛教人湘最早的一所大寺。明神宗時 更名為萬壽寺,民國初年複名,古麓山寺。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用“寺門高開 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的詩句稱頌殿字宏大。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於1944年被炸燬,僅存山門和觀音閣,現已修整一新.山門上有“古麓出寺” 的橫額,兩旁為“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對聯,門外古楓參天,濃蔭覆蓋,門內園圃百花爭豔。觀音閣為磚木結構,1955年曾加以修葺,1980 年再次修整恢復原貌,並在廳堂神龕中置觀音像。閻內常舉辦小型書畫展覽。
雲麓宮
在嶽麓峯頂。系道家第二十三洞虛福地。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嘉靖(公元1522 ~1566年)間長沙太守孫復與道士李可經主持加修。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張殿元再
雲麓宮(5張)修。時有關帝殿、玄武祖師殿、三清殿三進,明末毀於戰火。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重修祖師殿。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嘉慶八年(公元1803 年)兩次續修。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巡撫吳榮光、布政使惠豐重修前殿。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毀於兵。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武當山太和官道士向教輝募資重建。本世紀四十年代遭日軍嚴重破壞,抗戰勝利後由道士鄔雲開、吳海明籌募修復。現存呂祖殿、祖師殿、三清殿三進。呂祖殿中置漢白玉浮雕呂祖仙師真像,並刻呂著《百字銘》,八十年代對宮宇進行了修葺,1989年春正式對外開放。前廳豎關帝神像,三清殷按道家規制豎像三尊。
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新民成立會舊址暨蔡和森故居,位於長沙市榮灣鎮新民路西,新民學會舊址暨蔡和森故居(11張)傍嶽麓山北門,東瀕湘江西岸,於1983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按原貌復建。鄧小平、陳雲同志分別為舊址題寫“蔡和森故居”和“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
現舊址核心保護區約5000平方米,為小青瓦、木排架、竹織壁結構的清代農舍,竹籬香樟環繞,內有古井、“溈痴寄廬”槽門、周公墓等。新建陳列室以全新的“新民學會·建黨先聲”陳列展覽,用場景再現、浮雕等形式表現了新民學會三年的歷程:以74名會員中的精英形象,突顯了湖湘無產階級先鋒的羣體形象。成為廣大青少年及羣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是一處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緻為一體的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
穿石坡湖
穿石坡景區位於嶽麓山半山腰之上,距雲麓峯也不過二、三十米高,七、八百米的距離。因景區內很早以前就有一個有名的穿石坡景點,景點內修建了一個亭子,上面寫有穿石坡三個大字。據景區標牌介紹:穿石坡是嶽麓山東南幽谷中的自然景觀,此處林壑清幽,巨石橫亙,山澗清溪自雲麓峯經穿石坡直下山腳的楓林村,終年不竭,尤以溪流穿越巨石而過,歎為觀止。 相傳西晉時期,陶侃射殺蟒妖后,遵照白鶴姑娘的遺願,相約在50年後再相見。耄耋之年的陶侃因政務耽誤了相約之期。陶侃在相約之處苦苦守候了九九八十一天,精誠所至,終得以見。菩薩為阻斷白鶴姑娘再生思凡之情,便叫陶侃從石門離去,陶侃被迫穿石而出,轉身僅見一堵石壁矗立在眼前。故而稱之穿石坡。
白鶴泉
在麓山寺後,古樹環抱,有泉從石罅中溢出,冬夏不涸,清洌甘甜,清澈透明。白鶴泉有“麓山第一芳潤"之稱。相傳古時候曾有一對仙鶴常飛至此因而取名白鶴泉,有趣的是以泉水煮沸沏茶,蒸騰的熱氣盤旋乾杯口,酷似白鶴。曾有寺僧砌石為井如鶴形,刻“白鶴泉"三字於崖上,並建有一石碑。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 年),糧道夏獻雲在泉上建亭,抗戰時被毀,解放後又新建一亭,碧瓦朱欄,頗見風雅。現泉側建有茶室,用清冽的白鶴泉水沏茶,供遊客品嚐。
明代《嶽麓書院志》説:“泉出石中,甘潔不枯”,又説“常有白鶴飛止石巔”。清代《新修嶽麓書院志》也説:“泉出石中,甘冽絕倫,嘗有白鶴守之,刻石記其上”。故稱為白鶴泉。在白鶴泉的南側,山形險峻,絕壁懸崖,中有一斷裂的巨石,古人稱之為笑啼巖。在笑啼巖所處的位置,兩峯夾峙,形成瓶頸,加之坡陡路急,林木茂盛,每當山風拂過,天地萬物嗖嗖有聲,似喜似悲,若啼若笑,好像是從斷巖中傳出來的一樣。
蟒蛇洞
在禹王碑北面的一個幽谷中。蟒蛇洞在西晉以前叫“抱黃洞”。相傳宋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有個叫張抱黃的道士,在巖下修煉,丹成昇仙而去,“"抱黃洞”由此而來。據傳張道士昇仙後,洞被蟒蛇盤踞,故有蟒蛇洞之名。蟒蛇洞之成為名勝,出自一個神奇的故事。據説蟒蛇經過千年修煉,每年7月15日都要出洞為害。它從洞中吐舌為橋,越過湘江架到河東白鶴觀,一雙蛇眼圓瞪像燈籠,口中發出美妙動人的音樂。人們看到湘江上突然出現彩虹般的仙橋,以為是引渡凡人上升天界的。有一位道士率先踏上“仙橋”,但有去無回,葬身蛇腹。當時荊江二州刺使陶侃以他敏鋭的觀察,見“天門”外懸的天燈寒光逼人,疑是妖孽作怪,便一箭射去,頓時天燈熄滅,橋也無影無蹤。後來派人按血跡尋找,在抱黃洞內,發現有一大蟒被射死了。從此,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為了感謝陶侃為民除害,將他立足發箭的射台,稱為射蟒台。
蘭圃水景
嶽麓山蘭圃闢建於蟒蛇洞下方谷地,原名道鄉村(今呼稻香村)。附近有道鄉祠遺址,或喚桃花洞。原蘭圃在麓山寺內,1987年建成遷入現址。全圃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86平方米,包括温室、花房、展覽曲廊、蔭棚、接待、會議室、管理用房等。蘭圃與清風峽相毗鄰,僅一山脊相隔,亦屬雙峯夾峙,左邊呈慢坡谷地,呈東南向,可背避北風,此間稀疏喬木形成漫射陽光,為陳置蘭草理想之所;谷中水源承蒼莨谷(蟒蛇洞)之源素,澗溪清流終年不涸,與鄰近清風峽之蘭澗競相媲美,為培育蘭草最佳基地。“麓山春蘭”久負盛名,花呈單株,淡綠色,素雅而幽香。
響鼓嶺
響鼓嶺雅名叫步虛嶺。據《新修嶽麓書院》解釋,是因為“履之(腳蹬地)空洞有聲”。響鼓嶺地勢高亢,怪巖林立,風光獨秀,歷代為佛、道兩家所重視。佛教曾在此建法華塔,後來被毀。現建有石亭,供遊人歇憩,亭子由麻石建造,六條斜邊使得亭子方正敞亮。亭旁的巨石上刻有今人周翰陶書“響鼓嶺”三字,另一巨石上刻有“觀楓台”三個字。亭的北側有1941年7月7日豎立的“長沙會戰碑”,碑高225米,寬1米。碑文記述了 1939年9月國民黨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勇抗日的悲壯事蹟。當時,日寇以18萬兵力,分六路進攻長沙,經過將士的浴血奮戰,殲敵3萬,史稱“第一次長沙會戰”。碑陰刻有記事詩十首。
飛來石
《嶽麓舊志》上曰:“石飛崖外,如伸螭首”。傳説中的螭是一種蛟龍,也有人説是山神作獸形。“飛來石”石頂寬闊,縱橫大約一丈左右,石上平坦,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躺在上面小睡片刻。以前在石上有人用花崗岩琢石柱,砌了一座石亭,據説還供奉了真武祖師的神像,在當時是香火十分旺盛。亭上懸有“寄岳雲”額,是衡山太守聶銑敏所題,後來亭子倒塌,已經不復存在了。如今可以看到石上刻有“飛來石”三字,及今人劉世善所書的宋代御史趙忭的《飛來石》詩:“片石倚中天,雲深鳥道閒。人多祝堯壽,登此拜南山。”因為這裏視野開闊,可遙望南嶽而拜,因此古人又稱它為“拜岳石”。詩中的“登此拜南山”一句,南山是指南嶽衡山,南嶽山上黃帝巖有一塊巨石,上面刻有“壽嶽”二字,站在雲麓峯“飛來石”上可以默默祈禱,遙望而拜,祈求多福多壽。
自來鍾
自來鍾位於雲麓宮前側,夾在一株高十多米的唐代銀杏樹的樹杈中,樹粗數圍,樹杈將鍾抱在懷中。鍾是道家用於作息的信物,激越清揚,傳響四方,遊方道士聞聲歸來,故叫“自來鍾”。又因鍾懸於數十米的高處,山風吹拂嗡嗡作響,所以又叫“自鳴鐘”。原鐘在清代中期被毀,同治六年(1867),重鑄安放在宮的左側。鐘口直徑為四尺五寸,上鑄“大清同治六年造”。光緒年間又被毀壞,民國時期,再次重鑄,懸掛在樹上。“文革”期間再次被毀,現鍾為1978年仿製,鐘口直徑尺餘,上鑄“明萬曆四年造”字樣,“萬曆四年”即公元1576年。

嶽麓山景區其他景區

舍利塔—— 原來所建的舍利塔早已坍塌了,民國初年有信佛教的子弟尋塔原址再建石塔。建國初對舍利塔進行了修整,全部以花崗岩琢砌而成,外表很像僧帽,塔分三層:底部是塔基,作須彌座式;中間四角作蕉葉狀,浮雕力士像五尊,含有守護寶塔的意思;上層頂端形狀就像是僧帽寶頂。塔西方塑有石碑一通,正面隸書陰刻“隋舍利塔”,字跡俊秀。碑陰有“共建菩提”石刻,就是佛語“覺悟”的意思。
禹王碑——嶽麓禹王碑高1.7米,寬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計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鐘鼎,也不同於籀文蝌蚪,很難辨認,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説是道士們偽造的。但遠在1200多年前,即為韓愈所聞及,還親登南嶽岣嶁峯尋訪禹碑,並留有詩記。即使是唐宋時的贗品,作為紀念大禹治水之豐碑,也是十分珍貴的。全國有十風處鐫立禹碑,據説皆由嶽麓禹碑模本復刻。
赫曦台——赫曦台是嶽麓書院文化中的一處人文勝地,對我國古代文人及近代湖湘名流,都有一定的影響。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張栻、明代著名理學家、心學創始人王守仁以及毛澤東等人都留下了與赫曦台有關的詩句,今刻於此台屏風之上。
印心石屋——印心石屋石刻 位於白鶴泉西南、登臨雲麓峯石徑的右側,又名“御書亭”,今亭廢石刻仍存,系山牆上嵌的一巨幅漢白玉石匾,高0.93米、寬2.88米,中刻楷書“印心石屋”四個大字,端莊樸雅,筆力遒勁。匾左刻“道光乙未秋月”,右刻“御筆”,“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兩江總督臣陶澍謹領恭摹”,正中上方刻有“道光之寶”的御璽篆章。周圍裝飾着二龍戲珠的花紋。
麓山忠烈祠——位於嶽麓山赫石坡嶽王亭下方(湖南師範大學內)。建於民國28年(1939),為紀念國民政府第四路軍抗日陣亡將士而修。坐西向東,有花崗條石台基,平面作長方形,面闊3間,進深2間,建築面積206平方米,花崗石柱,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有脊飾,正脊中立寶瓶,兩端以獸吻收尾。祠內現存"久武且仁"額,為劉建緒題,譚延闓書,正面檐柱鐫聯。忠烈祠,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嶽麓山赫石坡嶽王亭下方(湖南師範大學內)。忠烈祠原為紀念岳飛的嶽王廟,民國28年(1939年)改建為忠烈祠,全稱是第四路軍陣亡將士麓山忠烈祠。
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指揮部舊址——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指揮部舊址位於清風峽一處洞穴內。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湖南長沙地區進行了三次會戰,在第九軍區長官司令薛嶽的指揮下,中國軍隊積極組織防禦,使日軍慘敗,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
長沙會戰紀念碑——長沙會戰紀念碑,1941年7月7日由陸軍上將第九戰區長官司令部立,記述了1939年9月陸軍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勇抗日的悲壯事蹟。當時,日寇以18萬之眾,兵分六路進攻長沙,全體將士浴血奮戰,忠勇用命,人民協同,合圍設伏,取得殲敵3萬的勝利,史稱“第一次長沙會戰”。蓋碑原置於雲麓宮前坪,有亭護碑。長沙會戰紀念亭於上世紀50年代被拆毀後,其亭內“長沙會戰紀念碑 ”廢置路旁;記錄了九戰區各參戰部隊士兵(名錄)的紀念碑石,成了雲麓宮前坪圍欄的欄板。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