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王會

鎖定
嶽王會,是1905年2月,安徽革命知識分子陳獨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徽蕪湖成立的反清革命團體,以陳獨秀為會長。嶽王會以軍事學堂學生以及新軍官佐為主要聯絡對象。後又在南京、安慶等地設立分會,由柏文蔚、常恆芳分任會長。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嶽王會接受中國同盟會的領導,大部分嶽王會成員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去世。消息傳到安慶後,嶽王會認為起義時機已經成熟,並推安徽新軍炮營隊官(連長)熊成基為總指揮。11月22日,熊成基率馬、炮營新軍千餘人起義,圍攻安慶一晝夜未能得手,向集賢關退卻,旋改變戰略,擬取道桐城,襲取廬州為根據地。清兵追擊,部眾漸散,勢不能至,熊成基潛赴日本,起義失敗。嶽王會主要軍事骨幹遇難,全省牽連被害者達300餘人,安慶嶽王會也隨之解散。 [1]  [3] 
中文名
嶽王會
創立時間
1905年2月
創立地點
安徽蕪湖
創立宗旨
反清革命

目錄

嶽王會組織簡介

嶽王會舊址——安徽公學
嶽王會舊址——安徽公學(2張)
1905年,柏文蔚在位於蕪湖的安徽公學任體操教習,陳獨秀也在公學兼課,兩人遂相約暑期訪遊皖北。歸來後,柏文蔚遂於陳獨秀、常恆芳等聯絡安徽公學中先進學生,成立嶽王會。 [2] 
嶽王會的意思是崇拜岳王精忠報國的精神,地址在當時蕪湖的關岳廟。參加組織的,最初有30多人,第一次開會在蕪湖關帝廟宣讀誓約。並在蕪湖租了兩間屋子,作為聯絡點。嶽王會的大部分領導者同時接受了同盟會的政治綱領,主要領導成員除陳獨秀外,都參加了同盟會,一般會員也算集體加盟了。但嶽王會的組織仍在不斷完善和發展。 [2] 
1905年10月,柏文蔚應南京趙聲之請,去新軍第九鎮充任三十三標第二營前隊隊官。冬天,常恆芳赴安慶任尚志學堂訓導主任。由此嶽王會就分成了三部:在蕪湖的為總會,由陳獨秀為總會長,南京、安慶為兩分部,由柏文蔚和常恆芳任分部長。 [2] 
1907年,安慶徐錫麟事件發生後,蕪湖成為清廷各級衙門特別關注的重點,在重重監視之下,許多黨人感到難以容身,紛紛離開蕪湖。陳獨秀也在這時東渡日本“苦讀英文”,嶽王會蕪湖總會從此無人主持了。 [2] 
嶽王會的重心此後轉移到了安慶。安慶是安徽的省治所在地,革命運動早有基礎。1905年安徽開始籌辦新軍,武備練軍停辦,原來的練軍成員,改組為新軍第二標第三營,俗呼老三營。薛哲倪映典熊成基等在練軍停辦以後,則赴南京入南洋陸師學堂及炮兵速成學堂等校繼續深造。留在老三營的有薛子祥、範傳甲等。常恆芳一到安慶,就“感到他們革命情緒都很高”。他説:“我們把原來的嶽王會又拿出來了……僅二三十個幹部,於是我們又成立一個外圍組織叫維新會,其中像老三營的人,大概都在裏面,嶽王會起了領導的作用。”早在嶽王會於蕪湖成立之初,安慶就設有分部,其基礎就是原先的同學會。常恆芳來安慶後,又建立了外圍組織,鞏固了嶽王會的領導地位。 [2] 
1906年秋,安慶督練公所成立步、馬、炮、工、輜五種弁目訓練所。老三營的人員均分編入所訓練。當時嶽王會感到革命非有武力不行,便確定新軍為主要的爭取對象,大力在其中發展會員。為了加強對新軍的領導,常恆芳也在此時投身炮兵弁目所當學員。嶽王會在新軍中所做的工作,成績很顯著。當時五個隊每個隊裏都有嶽王會的人。當時嶽王會與安徽新軍已有魚水之情。嶽王會的核心領導人物都分佈在弁目訓練所裏。 [2] 
安徽巡撫恩銘偵知弁目訓練所有革命活動,便通過督練公所對新軍嚴加監視。1907年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安徽的新軍未及響應,嶽王會深表遺憾。事後,清廷大肆搜捕。常恆芳為避免株連,亦暫避定遠萃華學堂教書。嶽王會則由範傳甲、薛子祥以及由南京學成返營的熊成基等人負責。 [2] 
1907年冬,倪映典亦由南京返回安慶任馬營管帶。他與熊成基,範傳甲、薛子祥等密商革命進行。這是嶽王會準備武裝起義的第一次計劃,終因被恩銘察覺免去倪映典職務而未遂。 [2] 
倪去後,範傳甲等推熊成基主持團體事務。新軍三十一混成協統領顧忠琛很欣賞他的才志,先調他任炮營隊官,後來又要升他為一個營的管帶。熊成基考慮到起兵革命,炮隊實力較優於他營,堅辭不就。他牢牢地掌握住這支有革命基礎的近代化兵種,終於成為武裝起義中的主力。 [2] 
1908年秋,南洋新軍定於安徽太湖縣會操。嶽王會欲乘此時機在安慶起義,相約淮上同時響應。嶽王會先推冷遹負責指揮全軍的準備事宜,薛哲為副指揮。因範傳甲赴南京聯絡第九鎮新軍的時候,又泄漏了風聲。兩江總督端方遂委派其心腹餘大鴻來安徽監視新軍,逮捕了冷遹,並把傾向於革命的三十一混成協統領顧忠琛撤職。 [2] 
就在這個時刻,清廷又派堅決反對革命的朱家寶接任安徽巡撫。朱家寶在11月14日(陰曆十月二十日)赴太湖閲操之前,還在城內周密地佈置防範,致使嶽王會的起義計劃屢遭挫折。 [2] 
嶽王會在冷遹被捕後,又推熊成基為全軍指揮。這時,突然傳來了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死去的消息。嶽王會認為這兩個最高統治者的接踵死亡,統治集團內部必致混亂,是天賜良機,即於16日下午召開緊急會議,舉熊成基為“安慶革命軍總司令”,決定於當晚行動。會後,熊成基發佈作戰軍令十三條,周詳地安排了起義的步驟和方法。 [2] 
嶽王會在這次起義中發動了“千餘人之眾,所聚徒黨,皆系素練之兵,所執槍彈,皆系最精之器”。安徽的新軍,馬、炮兩營全體參加了,其他如六十一全標,六十二標之第三營,輜重隊一隊,亦均響應參與了起義。但起義很快失敗,安慶的嶽王會由此瓦解,安徽的革命運動,暫時走向低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