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嶺西鄉

鎖定
嶺西鄉。鄉境東與域城鎮相接,西與萊蕪市茶葉口鄉為鄰,南與樂疃鄉相連,北與石門鄉接境,總面積14.8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嶺西,轄嶺西、北閻、南閻、牛角、桃花泉、小官莊(屬桃花泉村委會) 、上虎、下虎、東嶺(屬下虎村委會)9個自然村,設7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3754人。
中文名
嶺西鄉
總面積
14.85平方公里
村民委員會
7個
總人口
3754人

嶺西鄉基本資料

嶺西鄉。鄉境東與域城鎮相接,西與萊蕪市茶葉口鄉為鄰,南與樂疃鄉相連,北與石門鄉接境,總面積14.8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嶺西,轄嶺西、北閻、南閻、牛角、桃花泉、小官莊(屬桃花泉村委會) 、上虎、下虎、東嶺(屬下虎村委會)9個自然村,設7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3754人。 [1] 

嶺西鄉具體情況

嶺西鄉政府駐地嶺西,在建目前先後屬博山縣第二區(原山區)和淄川新二區所管轄。1951年建為鄉政府。1958年曾劃歸萊蕪縣,不久又劃歸博山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併入樂疃公社。1963年分社,建制為桃花泉公社。198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以魯政發153號文件正式批准, 命名為嶺西公社。1984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以魯政函(84)60號文件批准,博山區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請示報告,遂改為嶺西鄉。
境內山巒重疊,東高西低。以禹王山為主峯,海拔809公尺。以北閻為最低,海拔500公尺。 境內有三條無名河溝:一條起源於嶺西,流經樂疃鄉的樵嶺前,注入孝婦河;一條起源於禹王山西南,流經上、下虎牢關,注入萊蕪縣的雪野水庫;再一條起源於禹王山西北,從牛角村流經萊蕪縣的東圈,與第二條匯合,注入雪野水庫。
境內土壤兩種:一、成土田巖為片麻岩,土壤是白沙土,面積約638畝。二、沉積岩褐土,面積18,888畝左右。土壤含石礫較多,乾旱瘠薄,嚴重缺磷、缺氮,對農業發展影響很大,需要逐年補施磷肥氮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農作物以小麥、 玉米為主,其次是穀子、大豆等。建國初,畝產141斤;現在畝產增加到617斤。 鄉內有75%的荒山得到了綠化。用材樹主要有刺槐、松柏等,共7,588畝。經濟樹主要有櫻桃、杏、蟠桃、花椒、香椿、山楂、酸果、梨、核桃等,共91,602株,年產497,600斤,年收入197,840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