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硯君

鎖定
崔硯君,男,國家一級編劇,河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分黨組書記、國家一級演員。著有曲藝、劇本、小品、小説等作品數百篇。主要評書作品有《岳飛傳》、《楊家將》、《趙匡胤演義》、《姑娘萬歲》等。 [2] 
本    名
崔硯君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北省 [1] 
畢業院校
河北省曲藝家協會
代表作品
得寸進尺
代表作品
坐享其成
家有畢業生
沒事兒偷着樂
職    業
編劇,演員,作家
主要成就
曾榮獲中國文華獎
中國曲藝牡丹獎

崔硯君個人簡介

崔硯君 崔硯君
曾榮獲中國文華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相聲創作一等獎、全國故事、小品、相聲、小小説評比一等獎 。作品有:相聲劇《飽暖生閒事》、馮鞏和牛羣的《有話坐下説》、馮鞏與郭冬臨的《得寸進尺》,以及《舊曲新歌》、《坐享其成》、《家有畢業生》及電影《沒事兒偷着樂》等。

崔硯君從藝經歷

説到崔硯君,圈裏人都知道他,從他寫的相聲,到喜劇小品、相聲劇、電視系列喜劇、喜劇電影,隨着他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以及觀眾對他的喜愛程度,已成為我國重量級的喜劇作家了。就説2005年的春節晚會吧,這可是十幾億人關注的大型晚會,多少人齊心合力寫一個小品,那真叫眾人划槳開大船,也未必能上去一個,而崔硯君一上就是三個,馮鞏、朱軍的相聲《笑談人生》,郭達、蔡明等人的小品《浪漫的事》,魏積安、劉曉梅、黃曉娟、孫濤等人的小品《祝壽》,還都得了獎,頒獎晚會那天看見崔硯君一會兒走上去領獎,一會兒走上去領獎,這不服行嗎?不服,走兩步!
崔硯君 崔硯君
崔硯君的喜劇作品是具有幽默感的,不像有些相聲、小品拿着無聊當有趣,耍貧嘴,動不動就是順口溜,沒有人物,缺少內涵。幽默是人類文明與文化發達的標誌之一,我們又是有幽默感的民族。幽默也是現代生活中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的一種時尚,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幽默還是人際交往,特別是活躍社交活動氣氛、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親善的最佳媒介,常言道,聰明的人不一定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聰明。崔硯君是一個幽默的人,所以他極聰明。他作品裏的語言,是來自生活中準確精煉的語言,觀眾發出的是會心的笑。在生活中和他在一起你想不笑都不行。時不時就幽你一默,信手拈來,笑料就像仙人摘豆一樣,一抓一個。所以人們都願意和他在一起。
幽默是智慧的體現,沒有幽默的人生與社會是無法想象的。然而,人的幽默並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後天鑄就的,它既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學而掌握的技巧和積澱。崔硯君並沒有上過多少學,學歷一欄裏我看他經常填的是初中畢業。早早參加工作,開了大車開小車,怎麼後來一寫東西就什麼都能寫,還寫成了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光為春節晚會就創作了十幾個作品,真是個需要認真解讀的崔硯君現象。
中國藝術之所以光華燦爛,正由於中國人曾經創造過無窮無盡、千奇百怪的藝術形式。中國人對藝術的理解力不低於世界任何民族。崔硯君可以説深諳中華文化之精髓。走這條路的作者,似乎更多的是直接從我們民俗生活中接受文化教養,對於中國戲劇的各種唱本和流浪藝人的長篇説書,章回小説爛熟於心。崔硯君就曾經無意中説出過,中國的三百多首傳統相聲他幾乎全都熟悉。再加上長期生活於社會的中下層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他創作的戲劇也好,長書也好,有着娓娓動聽的敍述,像《蓮花魂》、《血染蓮花》我覺得真是用生命化作那朵蓮花。他的作品裏不光有波瀾起伏的情節,機智的懸念,還有生動的對話,充滿了活力。短劇《大山情》更是感動得人淚流滿面。獲全國小小説一等獎的《告別》,獨具匠心,本來都以為小説中的主人公死了,其實是名字搞錯了,他又活着回來了,正好趕上參加了一個和自己告別的儀式,又荒誕又真實,充滿了黑色幽默。借用米蘭·昆德拉的話説,就是,小説並不是要描述人類的具體存在,而是開掘存在的可能。在崔硯君的許多作品裏,都印證了這個道理。
儘管崔硯君“帶尖兒的、帶刺兒的、帶鈎兒的”什麼都能寫(崔硯君作品研討會上一專家語),但他還是有所側重,十八般兵器,哪個用得順手就操起哪個。他後來以創作相聲和喜劇小品為主。曾連續9年為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創作,有時一個作品有時兩個作品,1996年離崗後專門為春節晚會創作,1997年就曾上過三個作品。一個作者能為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提供十六?個作品,這也是很少見的。我覺得他之所以能取得驕人的成績,和他從各個門類中汲取營養有關。再加上創作技巧日臻成熟,很好地表達了他的審美情趣,逐漸形成了他的喜劇風格。他的文藝觀十分鮮明,就是大眾化和現實化,對藝術的總體要求是曲高和眾。他的許多作品表現出了一種對人們生存狀況和內心生活的叩問和探詢。像小品《浪漫的事》,使觀眾擺脱日常的麻木狀態而產生對心靈現象的關注,起到激活的作用。由連我愛你都説不出的丈夫,即便説出來了也讓妻子噁心,到後來發自真心地自然而然地説出我愛你,雖然夫妻兩人句句説着汽車的部件,在語言的能指與所指之間,觀眾卻能深切地感受到這對中年夫婦相互的理解與關愛,產生出了既有張力又有彈性的那種魅力。在發笑的同時又有一陣陣的感動,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思索。平淡中見湧動,回味中引教化。包括《笑談人生》、《祝壽》及早幾年春節晚會上的《都是親人》,以比喻象徵寓意的手法風趣幽默,或叫人在笑中流淚,或破泣為笑,在笑中感悟,笑過之後感到天空更藍,心胸更暢快,人與人之間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崔硯君在創作上是勤于思考的,勇於創新的,與時俱進的。多年來,相聲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派別。作為創作者崔硯君、表演者馮鞏和牛羣等屬革新派,不斷地推進相聲的改革發展,改變了過去兩人站着不動地説,使相聲更加適應現代的傳媒,花樣翻新。大家非常熟悉的由馮鞏和牛羣表演的相聲《坐享其成》就曾遭到過某些人的批評,説相聲怎麼能是這個樣子呢,怎麼可以拉着洋車説相聲,好像是把相聲引入歧途了。現在看來恰恰是豐富了相聲的表現手段,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包括後來把各種樂器也加入到相聲的表演中來,如馮鞏、郭東臨的《舊曲新歌》等。崔硯君説,這首先要感謝有這麼一些敢於創新的演員。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創新給崔硯君帶來了運氣,給中國的相聲帶來了生機,也給我們的觀眾帶來了審美的享受和愉快。更給後來者趟開了一條路,如今有的相聲已經把聲光電等更為現代手段也用上了。卻再也聽不到白馬非馬的議論了。
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的相聲劇《飽暖生閒事》,是崔硯君帶有實驗性的作品,他把相聲推得更遠。我在劇場觀看此劇時,劇場裏笑聲迭起。笑過之後你很難給它定位,他在喜劇的路上不停地探索。崔硯君曾在戲劇研究室當過主任,又是河北省曲藝家協會的主席,他在這兩個領域裏都有很深的造詣,崔硯君説,喜劇是從曲藝裏派生出來的,所以我們能在這個劇裏看到戲劇和相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在《飽暖生閒事》這部相聲劇裏,許多情節也完全是荒誕的藝術處理。但是它卻符合自身系統的特有邏輯,創作者正是懷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真誠的藝術良知,將現實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正之風寓意化地表現在劇中,藉助荒誕的形式,達到的是生活本質的真實,符合藝術真實表達的規律。
崔硯君為人謙和,善於學習別人身上的長處。他的成功也得益於和演員的長期磨合。他了解演員的特點和強項,所以演員演他的作品才藝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他還能預見到觀眾的反應,這也是他的作品為什麼容易“立”在舞台上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總説,中國搞喜劇的作者一定要學習相聲,研究相聲,包括二人轉,裏邊可能有粗俗的地方,但確有抓人的東西。中國的肢體語言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不像西方,遠的有卓別林,近的有憨豆。我們還是得認真研究語言,侯寶林也好,馬三立也好,都是語言大師。中國北方本來就有語言的優勢。東北的二人轉,也是搞笑的語言。崔硯君對語言十分敏感,倒不是他成天拿着本子隨時記。有一次我們到一個大眾浴池去洗澡,我碰到了一個近二十年沒見的理髮師傅,他熱情地和我打招呼,説看過我寫的東西,然後驚訝問我,什麼時候學了這麼一門手藝。崔硯君哈哈大笑,後來對我説,這語言多好,生動、自然、準確,符合人物。仔細一想,崔硯君作品裏語言又何嘗不是他説的那樣呢。
崔硯君出生在河北的白溝,長期生活和工作在底層,如工廠、曲藝團、戲研室等。他有各種各樣的朋友,包括一些沒有文化的老百姓,他用一顆善良的心關注着他們的疾苦。甚至到任何地方,他看到要飯的或殘疾人伸出手來都給錢。不像有些成了名的人對過去的朋友避之唯恐不及,還美其名曰不能老跟臭棋簍子下棋,那會影響段位。我覺得他就像有一首名叫《荷》的詩裏寫的那樣,別説什麼出污泥而不染,就是那些淤泥喲——生我養我愛我護我!
所以他創作的兩部電影《沒事偷着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聽這名就能感覺到崔硯君的風格,內容更是透着他對小人物的那份兒關懷。《沒事偷着樂》是根據小説《貧嘴張大民的幸福》創作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是根據小説《婚姻合同》創作的。我個人更喜歡後來改的名字,通俗易懂,有幽默感,不是那麼闆闆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原作喜劇的因素並不多,崔硯君在創作中融進了大量喜劇因素而又不失原作的精神。
普列漢諾夫曾經説過:“任何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由它的心理所決定的……在一定時期的藝術作品中和文學趣味中表現着社會心理。”在電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中,通過下崗工人、三輪車師傅劉好與賀文蘭、楊倩、陳紅三位女性的愛情糾葛,反映出一羣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要串好一串饒有興味的故事鏈,極大地吊起觀眾的胃口,説到底就是要讓廣大的老百姓有“戲”可看。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與廣大羣眾息息相通,富有人情味。它要求劇作者必須有深厚的生活閲歷與藝術功力,能夠透過芸芸眾生像準確攝取到那綿長生活流中最具有藝術閃光,最富生活寓意與啓示的一瞬。
尤其是用兒子“劉小好” 等幾個兒童視角進行敍事,以兒童的眼光、兒童的心靈去探視和理解現實人生中或人的關係與遭際,會產生一種全新的敍述效果,讓觀眾在審美接受上更多一重心理視覺的陌生化與新奇感。借一種童稚的理解力與思維邏輯,剝去尋常心態對一些生活事件慣常的世俗化解釋,從庸常而又繁瑣的既定邏輯與綱常規範中走出,尋求一種清新而往往又含義雋永的人生體悟。
就在我要結束這篇文章的時候,偶然在中央電視台6頻道播出的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頒獎典禮上,又一次看到崔硯君走上了領獎台,他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獲得了最佳喜劇片獎。我要不是在電視中看到,他都不會對我説,他不喜歡炫耀,可這又是一個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啊!他的創作風格,他的創作理念得到這麼多大學生的喜愛,不易啊,大學生們是很苛刻的。最後,我衷心的祝福他的喜劇創作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崔硯君成就榮譽

笑劇《我們的相聲瘋了》的編劇崔硯君是2007年央視春晚語言類的節目統籌,馮鞏主演的絕大多數小品和電影《沒事偷着樂》等劇本都出自他手,在這次寫《我們的相聲瘋了》之前,崔硯君還曾寫過一部相聲劇《保暖生閒事》。這次之所以定位為笑劇,崔硯君説:“笑劇其實是一種傳統的相聲形式,最早小蘑菇常寶堃就曾演過笑劇,類似現在的小品,但和一般喜劇不同的是,劇中的台詞無論是二人對白還是獨白基本都是老相聲段子裏面的,而劇情的結構方式和表演又是戲劇方式,所以一般的話劇演員還演不了笑劇。但這種相聲的台詞方式也曾在話劇《茶館》開頭大傻楊那段‘數來寶’中,和《天下第一樓》林連昆有一段《報菜名》中運用過。” 《我們的相聲瘋了》是根據《報菜名》、《怯拉車》、《大審誆供》和《賣布頭》四段傳統相聲生成的,並通過“舊時大宅門裏唱大戲”的情節把四個段子串起來。劇中人物繁多,包括賣藝的、縣太爺、衙役、老媽子、老爺、賣布頭的、搖煤球的、拉洋車的、討賞的、相親的,各色人物輪番登場,李志強在這部戲中扮演三個角色,崔藝東扮演兩個角色,他們除了要耍相聲演員的嘴皮子之外,還要表演快板、嗩吶、豫劇、跳皮影戲等,可以説拿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在《我們的相聲瘋了》之後,崔硯東還計劃從傳統相聲已經挖掘出來的五百多段中汲取營養,陸續改編成舞台劇。
全國曲藝優秀節目一等獎,全國曲藝新曲(書)目比賽表演一等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