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旰

鎖定
崔旰(後被賜名寧,故又名崔寧)是唐朝中期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利州刺史,漢州刺史,西山都知兵馬使,茂州刺史(充西山防禦使),成都尹、西川節度行軍司馬,檢校工商尚書,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司空(兼山陵使),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右僕射
本    名
崔旰
別    名
崔寧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衞州(今屬新鄉、鶴壁)
出生日期
不詳
逝世日期
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
主要成就
鎮守蜀地,鎮守朔方
主要官職
劍南西川節度使,朔方節度使,司空,右僕射,同平章事

崔旰人物生平

崔旰生平概述

崔旰家中都是儒生,但崔旰從小偏好縱橫之術。初得西川節度使嚴武提拔,任利州刺史。受武寵信,又任漢州刺史。嚴武死後,被朝廷派來的新任西川節度使迫害,不得已反抗朝廷,並打敗朝廷派來的援軍。剛剛經歷安史之亂的唐王朝無力對付他,只得讓他做了西川節度使,從此雄踞益州。在西川,他多次擊退進攻的吐蕃大軍,保衞了唐王朝的西南邊境。後楊言在皇帝面前進言,革了崔的西川節度使,改任朔方節度使。崔寧最終在盧杞、王翃的陷害下被勒死。時人皆感嘆其冤,皇上聽説後也赦免了他家。

崔旰初受提拔

崔旰,衞州人也,於劍南西川節度使嚴武麾下當兵。崔旰當時討平蜀中山賊,擊退吐蕃數里並奪回多座城池,因此受嚴武賞識。嚴武任他做刺史,並用豪華的大車接他進成都。
史載:初,劍南節度使嚴武奏將軍崔旰為利州刺史;時蜀中新亂,山賊塞路,旰討平之。及武再鎮劍南,賂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以求旰,獻誠使旰移疾自解,詣武。武以為漢州刺史,使將兵擊吐蕃於西山,連拔其數城,攘地數百里,武作七寶輿迎旰入成都以寵之。 [1] 

崔旰攻取成都

然而好景不長,嚴武——年輕的大將——突然病逝。崔旰因此向朝廷推薦西川節度使的繼任人選——大將王崇俊。卻不想朝廷擔心蜀中將領難以管控,派來郭英乂繼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兼成都尹,郭因此記恨在心。郭英乂先是誣陷並殺害了王崇俊,有以防吐蕃為名帶大軍向駐守西邊邊境的崔旰進發,打算滅了崔旰。崔旰可是歷經百戰,又受名將嚴武賞識的大將,他帶兵進深山,佔據險要地形,利用冰雪天氣,反擊郭英乂。郭英乂大敗,只帶着一千兵馬回成都。
英乂為人驕縱,對部下極為嚴苛,下屬很多對他不滿,近乎眾叛親離;他又撤掉了唐明皇避難蜀地時行宮中的正人金像,崔旰便以郭謀反為名,發五千餘兵襲擊成都。郭的部下大多反叛,倒戈討伐郭英乂,郭英乂又大敗,他狼狽不堪,脱身獨騎,逃亡簡陽,卻不想被韓澄殺死。於是崔旰便成了成都的實際控制者。
史載:武薨,行軍司馬杜濟知軍府事。都知兵馬使郭英幹,英乂之弟也,與都虞候郭嘉琳共請英乂為節度使;旰時為西山都知兵馬使,與所部共請大將王崇俊為節度使,會朝廷已除英乂,英乂由是銜之,至成都數日,即誣崇俊以罪而誅之。召旰還成都,旰辭以備吐蕃,未可歸,英乂愈怒,絕其饋餉以困之。旰轉徙入深山,英乂自將兵攻之,聲言助旰拒守。會大雪,山谷深數尺,士馬凍死者甚眾,旰出兵擊之,英乂大敗,收餘兵,才及千人而還。 [1] 
英乂為政,嚴暴驕奢,不恤士卒,眾心離怨。玄宗之離蜀也,以所居行宮為道士觀,仍鑄金為真容。英乂愛其竹樹茂美,奏為軍營,因徙去真容,自居之。旰宣言英乂反,不然,何以徙真容自居其處!於是帥所部五千餘人襲成都。辛亥,戰於城西,英乂大敗。旰遂入成都,屠英乂家。英乂單騎奔簡州。普州刺史韓澄殺英乂,送首於旰。邛州牙將柏茂琳、瀘州牙將楊子琳、劍州牙將李昌夔各舉兵討旰,蜀中大亂。旰,衞州人也。 [1] 

崔旰出任西川

朝廷看到自己任命的官員居然被殺害,便派兩路大軍攻蜀。郭英乂的部下也起兵圍攻崔旰。可是崔旰又一次發回了他的軍事才能,管他幾路來,他就一路去。各路討伐軍非敗即降。其中東川節度使的印信都被崔旰奪去。
朝廷不得已,見崔旰都做了西川之主了,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正式讓崔旰做了西川節度使。
史載:壬子,以杜鴻漸為山南西道·劍南東·西川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以平蜀亂。
癸丑,以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兼劍南東川節度使,邛州刺史柏茂琳為邛南防禦使;以崔旰為茂州刺史,充西山防禦使。三月,癸未,獻誠與旰戰於梓州,獻誠軍敗,僅以身免,旌節皆為旰所奪。
杜鴻漸至蜀境,聞張獻誠敗而懼,使人先達意於崔旰,許以萬全。旰卑辭重賂以迎之,鴻漸喜;進至成都,見旰,但接以温恭,無一言責其幹紀,日與將佐高會,州府事悉以委旰。又數薦之於朝,因請以節度讓旰,以柏茂琳、楊子琳、李昌夔各為本州刺史。上不得已從之。壬寅,以旰為成都尹、西川節度行軍司馬。 [1] 

崔旰平定內亂

崔旰有一下屬楊子琳,趁崔入朝述職,舉兵反崔,攻佔了成都。這件事傳到長安,朝廷為了表示對崔的支持,安撫崔,賜名“寧”,加官加爵,給了個頭銜“檢校工商尚書”,讓他回西川。
當時是崔寧的弟弟崔寬留守西川,可他與楊子琳作戰不順利,還丟了成都大本營。危機關頭,崔寧的妾任氏果斷出家資募兵,一夜就募集了勇士一千人,擊敗並趕跑了楊子琳。從此西川無人敢再反崔家。
史載
壬寅,西川節度使崔旰入朝。
崔旰之入朝也,以弟寬為留後,瀘州刺史楊子琳帥精騎數千乘虛突入成都;朝廷聞之,加旰檢校工商尚書,賜名寧,遣還鎮。
崔寬與楊子琳戰,數不利,秋,七月,崔寧妾任氏出家財數十萬,募兵得數千人,帥以擊子琳,破之;子琳走。 [1] 

崔旰屢勝吐蕃

崔旰在任上也沒閒着,更沒做土皇帝。他面對吐蕃連年入寇,多次擊敗吐蕃軍,為唐王朝西南邊境穩定做了傑出貢獻。還被賜官“同平章事”。下面是他的幾次大勝:
史載
癸亥,西川破吐蕃萬餘眾。 [2] 
乙卯,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數萬於西山,斬首萬級,捕虜數千人。
辛亥,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四節度及突厥、吐谷渾、氐、羌羣蠻眾二十餘萬,斬首萬餘級。
丁酉,吐蕃寇黎、雅州;西川節度使崔寧擊破之。
冬,十月,乙酉,西川節度使崔寧奏大破吐蕃於望漢城。
丁亥,崔寧奏破吐蕃十餘萬眾,斬首八千餘級。
西川節度使崔寧、永平節度使李勉並同平章事。 [2] 

崔旰易職朔方

就這樣崔旰在蜀地主政十四年,兵強地險,朝廷擔憂卻不能換他。正當崔旰又一次入京城述職時,吐蕃又一次入侵蜀地,這次還聯合南詔,合兵十萬,殺奔成都,蜀中危急。朝廷連忙讓崔寧回蜀。可不想朝廷中的宰相楊炎打算收回中央對蜀地的直接控制權。他面奏皇帝,讓唐德宗留下崔,改派朱泚兵數千,夾雜近衞部隊,去擊退蜀地入寇。崔旰因此與楊炎交惡,但長安不是自家地盤,不得已又出任朔方節度使,而西川節度使被他人代替。同時楊炎又讓其他幾個節度使盯着崔寧,伺機報告。
史載
南詔王閣羅鳳卒,子鳳迦異前死,孫異牟尋立。冬,十月,丁酉朔,吐蕃與南詔合兵十萬,三道入寇,一出茂州,一出扶、文,一出黎、雅,曰:"吾欲取蜀以為東府。"崔寧在京師,所留諸將不能御,虜連陷州、縣,刺史棄城走,士民竄匿山谷。上憂之,趣寧歸鎮。寧已辭,楊炎言於上曰:"蜀地富饒,寧據有之,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寧雖入朝,全師尚守其後,貢賦不入,與無蜀同。且寧本與諸將等夷,因亂得位,威令不行。今雖遣之,必恐無功;若其有功,則義不可奪。是蜀地敗固失之,勝亦不得也。願陛下熟察。"上曰:"然則奈何?"對曰:"請留寧,發朱泚所領范陽戍兵數千人,雜禁兵往擊之,何憂不克!因而得內親兵於其腹中,蜀將必不敢動,然後更授他帥,使千里沃壤復為國有,是因小害而收大利也。"上曰:"善。"遂留寧。初,馬璘忌涇原都知兵馬使李晟功名,遣入宿衞,為右神策都將。上髮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吐蕃悔怒,殺誘導使之來者。異牟尋懼,築苴咩城,延袤十五里,徙居之。吐蕃封之為日東王。 [3] 
楊炎既留崔寧,二人由是交惡。炎託以北邊須大臣鎮撫,癸巳,以京畿觀察使崔寧為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鎮坊州。以荊南節度使張延賞為西川節度使。又以靈鹽節度都虞侯醴泉杜希全知靈、鹽州留後;代州刺史張光晟知單于、振武等城、綏、銀、麟、勝州留後;延州刺史李建徽知鄜、坊、丹州留後。時寧既出鎮,不當更置留後,炎欲奪寧權,且窺其所為,令三人皆得自奏事,仍諷之使伺寧過失。 [3] 

崔旰助平涇州

涇州原來是大唐領土,安史之亂時唐軍從邊塞撤兵以抗叛軍,邊塞許多土地因淪落他手。後來涇州失而復得,由劉文喜主政。但宰相楊炎打算再往塞外進軍,收復更多失地,便組織軍隊,崔寧與朱泚便在將列。可是這些士兵剛來涇州,經營涇州不久,還不想再進軍,劉文喜便佔據涇州,不聽朝廷命令,這就是“劉文喜之亂”。大臣盧杞對皇帝説這都是楊炎搞的好事。於是朝廷決定罷免出餿主意的楊炎,並消滅劉文喜部隊,命令崔寧朱泚等合力圍攻,殺了劉文喜。崔寧因有功,升任右僕射
史載:楊炎欲城原州以復秦、原,命李懷光居前督作,朱泚、崔寧各將萬人翼其後。詔下涇州為城具,涇之將士怒曰:"吾屬為國家西門之屏,十餘年矣。始居邠州,甫營耕桑,有地著之安。徙屯涇州,披荊榛,立軍府;坐席未暖,又投之塞外。吾屬何罪而至此乎!"李懷光始為邠寧帥,即誅温儒雅等,軍令嚴峻。及兼涇原,諸將皆懼,曰:"彼五將何罪而為戮?今又來此,吾屬能無憂乎!"劉文喜因眾心不安,據涇州,不受詔,上疏復求段秀實為帥,不則朱泚。癸亥,以朱泚兼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代懷光。
李希烈以久雨未進軍,上怪之,盧杞密言於上曰:"希烈遷延,以楊炎故也。陛下何愛炎一日之名而墮大功?不若暫免炎相以悦之。事平復用,無傷也。"上以為然。庚申,以炎為左僕射,罷政事。以前永平節度使張鎰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鎰,齊丘之子也。以朔方節度使崔寧為右僕射。 [3] 

崔旰受誣冤殺

朱泚之亂爆發後,唐德宗逃到奉天,向各節度使求援。雖然朝廷危急,崔旰卻是等了好幾天才到奉天。皇上很高興,安撫款待他。崔旰很感動,在退宴後私下和人哭着説:“皇上英明,但被奸臣楊炎、盧杞等蠱惑,以致今天的局面。”不想隔牆有耳,這話傳到了盧杞耳中。適逢假皇帝朱泚單方面封崔為偽朝“中書令”,崔並沒有接受。盧杞便誣告崔寧與朱泚暗中結盟,是朱泚的內應,所以才姍姍來遲。皇上便下密詔派兩個大力士勒死了崔寧。
當時的有識之士皆稱冤,德宗皇帝聽説後後悔不已,赦免了崔的家人,歸還了收繳的家資。
史載:
上至奉天數日,右僕射、同平章事崔寧始至,上喜甚,撫勞有加。寧退,謂所親曰:"主上聰明英武,從善如流,但為盧杞所惑,以至於此!"因潸然出涕。杞聞之,與王翃謀陷之。翃言於上曰:"臣與寧俱出京城,寧數下馬便液,久之不至,有顧望意。"會朱泚下詔,以左丞柳渾同平章事,寧為中書令。渾,襄陽人也,時亡在山谷。翃使盩厔尉康湛詐為寧遺朱泚書,獻之。杞因譖寧與朱泚結盟,約為內應,故獨後至。乙卯,上遣中使引寧就幕下,雲宣密旨,二力士自後縊殺之,中外皆稱其冤。上聞之,乃赦其家。 [3] 

崔旰主要成就

任西川節度使,朔方節度使。平定多起叛亂。穩固唐王朝邊疆。

崔旰軼事典故

崔旰在大敗張獻誠(劍南東川節度使)後,另一路朝廷討伐軍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害怕了,收了崔旰賄賂就不打了,還大宴僧人,以示友好安定,請示朝廷把節度使讓給了崔旰。
史載:丁酉,杜鴻漸飯千僧,以使蜀無恙故也。 [1] 

崔旰親屬成員

崔旰有弟崔寬,又有妾任氏。
寧季弟密,密子繪,父子皆以文雅稱,歷使府從事。繪生四子:蠡、黯、確、顏,皆以進士擢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