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大祥

鎖定
崔大祥,1966年生,安徽桐城人 [4]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12]  ,河南大學至善特聘教授,河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 [2] 
崔大祥於1998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後任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全軍基因診斷技術應用研究所;2000年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2004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研究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4年9月獲聘為上海交通大學微納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另任納米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2010年3月任薄膜與微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2年,晉升為特聘教授;2013年任上海交通大學納米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2019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1]  ;2023年6月獲聘為河南大學至善特聘教授,河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 [2] 
崔大祥主要從事多功能分子影像納米探針的研製及應用、智能響應的納米免疫治療與幹細胞治療技術、納米傳感器與智能高效納米藥物遞送系統等方面研究。 [7] 
中文名
崔大祥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6年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籍    貫
安徽桐城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崔大祥人物經歷

1966年,崔大祥出生。
1984年,畢業於安徽省桐城中學
1990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現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醫學學士學位。
1995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醫學碩士學位。
1998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後任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全軍基因診斷技術應用研究所。
2000年,晉升為副教授。
2001年—2004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研究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4年9月,獲聘為上海交通大學微納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另任納米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
2006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
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9年,入選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11] 
2012年,晉升為特聘教授。
2013年,任上海交通大學納米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 [4] 
2014年,入選《科學中國人》“2013年度人物”。 [3] 
2015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13] 
2019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1] 
2022年,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5] 
2023年6月,獲聘為河南大學至善特聘教授,河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 [2] 

崔大祥主要成就

崔大祥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崔大祥研究方向為:納米材料的製備、生物學效應與安全性評價;基於納米粒子標記與納米效應的腫瘤早期診斷系統與傳感器的研製;多功能納米探針與腫瘤的分子影像;胃癌相關的基因與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基於納米技術的CIK與幹細胞治療;高效基因或藥物遞送系統。 [10] 
  • 平台建設
2013年,崔大祥組織創建上海交通大學納米生物工程研究所。 [4] 
  • 行業證書
截至2017年11月,崔大祥已主持研發多項醫療器械,另獲得醫療器械證書5項。 [8] 
  • 學術論著
截至2023年7月,崔大祥已在《自然·實驗手冊(Nature Protocols)》《美國化學學會納米雜誌(ACS Nano)》 等國際專業雜誌發表SCI論文450餘篇。 [2]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2012年
Light-Triggered Theranostic Based on Photosensitizer-Conjugated Carbon Dots for Simultaneous Enhanced-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Advanced Materials》
2013年
MicroRNA-218 Inhibits Glioma Invasion,Migration,Proliferation,and Cancer Stem-like Cell Self-Renewal by Targeting the Polycomb Group Gene Bmi1
《Cancer Research》
2016年
Breath Analysis Based 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nsors Distinguishes Early an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from Healthy Persons
《ACS Nano》
2020年
Nanosensor-Based Flexible Electronic Assisted with Light Fidelity Communicating Technology for Volatolomics-Based Telemedicine
《ACS Nano》
2021年
Integrating Epigenetic Modulators in Nanofibers for Synergistic Gastric Cancer Therapy via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Nano Letters》
參考資料 [6] 
  • 發明專利
截至2023年4月,崔大祥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75項。 [5] 
  • 學術交流
截至2023年4月,崔大祥已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50餘次。 [5] 
  • 科研獎勵
截至2023年4月,崔大祥已獲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中國發明協會一等獎2項,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等獎項。 [5]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14年
多功能分子成像腫瘤診療關鍵技術及應 [9]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崔大祥人才培養

  • 寄語學生
2022年11月11日,崔大祥在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做專題講座時寄語現場青年學子:做好人生規劃,要有理想、有信心,要自立自強,守正創新,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要胸懷祖國,心系人民。 [7] 

崔大祥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5年
/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12] 

崔大祥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7年—2008年
早稻田大學訪問教授、客座教 [3] 
2014年
中國CFDA醫療器械評審專家 [3] 
/
國際ISRNN學會理事 [2] 
/
《Nano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主編 [2] 
/
悉尼大學榮譽教授 [5]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納米分會主任委員 [6] 
/
中國醫藥衞生文化協會醫工融合分會會長 [6] 
/
中國生物技術學會分子影像專委會副主委 [6]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生物醫學工程分會常委 [6] 
/
中國醫師協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 [6] 
/
中國光學學會生物醫學光子學專業委員會常委 [6] 
/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納米生物學分會常委 [6] 
/
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 [6] 
/
上海交通大學主動健康研究院名譽院長 [10] 

崔大祥人物評價

“崔大祥學術造詣深厚,特別是在納米材料與醫學學科交叉領域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時任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評) [2] 
“崔大祥在多功能分子影像納米探針的研製及應用、智能響應的的納米免疫治療與幹細胞治療技術、納米傳感器與智能高效納米藥物遞送系統等研究方面有着卓越成就。”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評)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