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崑山縣誌

鎖定
崑山位於江蘇東南,地處上海與蘇州之間。東北與太倉縣相連,西與吳江、吳縣交界,北與常熟市毗鄰,東南與上海嘉定一青浦縣接壤。
中文名
崑山縣誌
總面積
921.3平方公里
耕    地
85.9萬畝
水    域
31.91萬畝

崑山縣誌發展歷程

總面積921.3平方公里,耕地85.9萬畝,水域31.91萬畝。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氣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3℃。 [1] 
崑山屬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瀕陽澄湖,南依澱山湖,境內地勢低窪,河港密佈。古老的吳淞江、婁江自西向東流經縣境腹部,把全縣分成昆南濱湖地區、昆中平原地區和昆北低窪圩區三片。滬寧鐵路、蘇滬公路和錫蘇瀏公路橫貫縣境,鄉村公路交織如網,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崑山縣誌內容

崑山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古名婁邑,春秋戰國時期先屬,後屬越,繼又歸。吳王曾在這裏豢鹿狩獵,故又名鹿城。秦置婁縣。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崑山縣。唐天寶十年(751年),分置華亭縣,崑山縣治由崑山(今松江區小崑山)遷至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縣。元代曾升崑山為州,明代復為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陽縣,與崑山同城分治。民國元年(1912年),昆、新兩縣併為崑山縣。1949年5月13日崑山解放。1984年列為對外開放縣。1987年末,有7個縣屬鎮,13個鄉,467個行政村,54.87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為漢族,另有回、滿、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崑山人民富有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隋末,就有朱燮領導農民起義軍反抗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崑山軍民抗擊圍城倭寇,歷時45天,大小30餘戰,終於將入侵的樓寇趕出家園。清初,全縣人民奮起反抗清朝統治,殺縣72,燒縣衙,推王佐才率師起義。後遭清軍鎮壓,起義失敗,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軍民被殺者十之有四。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佔領崑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軍大舉反撲,在半個多月的崑山保衞戰中,守城軍民殉難者數以萬計。清末,陳墓、巴城、陸家橋、正儀、楊湘徑等地,先後發生農民抗糧抗租鬥爭。辛亥革命前不少崑山籍人加入同盟會,參加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爆發,崑山人民舉義旗,逐知縣,迎來光復。
民國14年(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中共黨員劉重民來昆宣傳反帝愛國,各界民眾積極響應。民國15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中共黨員王芝九來昆開展革命活動,幫助籌建國民黨崑山縣黨部,並建立中共崑山獨立支部。民國28年,崑山創建第一支抗日武裝—陶一球部隊,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後整編為新四軍江抗第三支隊第一中隊。同年開始建立縣、區抗日民主政權、地方武裝和羣眾組織,抗日活動遍及城鄉。“皖南事變”後,革命武裝力量受挫,黨政軍人員大部北撤,留守黨員仍堅持原地鬥爭。民國32年恢復昆東、昆南抗日武裝鬥爭,並發展了澱山湖抗日遊擊根據地,在鬥爭中壯大了地方黨組織。抗戰勝利後,地下黨發動羣眾,積聚力量,同國民黨反動派開展各種形式的鬥爭,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迎來了崑山的解放。在抗日戰爭和國內革命戰爭中,在抗美援朝對越自衞反擊戰,以及在保衞和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有113名烈士為國捐軀。
崑山人文薈萃,人才輩出。自宋至清有進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為當時文壇四大家之一;大學士、文學家衞涇,‘憂國忘家,始終一節”。元有名士顧阿瑛,精於音律詩畫,終身不仕。明有盧熊,著有《吳郡廣記》、《蘇州府志》、《兗州府志》;有航海家費信,隨鄭和、楊敏四下西洋;有大學士顧鼎臣,疏請改築崑山縣城,免遭倭難;有哲學家魏校,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學家歸有光,為古文運動代表,稱唐宋派;有戲曲家顧堅、魏良輔、梁辰魚,為崑劇的創始人;有蘇州反税監鬥爭領袖葛賢,世稱葛將軍。明末清初,有傑出思想家、愛國學者顧炎武,他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傳頌於世;有文學家歸莊,歸有光曾孫,所著散曲《萬古愁》,論者比作《離騷》;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廬,著有《治家格言》,歷代流傳;有畫家龔賢,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同胞三鼎甲,號稱“崑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詩人、畫家、教育家胡石予,與錢名山、高吹萬並稱江南三大儒。民國以來,有協助李宗仁指揮台兒莊戰役的徐祖貽和歷任國民黨要職的葉楚傖、錢大鈞等。著名人士有書法家方還,天文學家朱文鑫,植物學家蔣英,棉花專家俞啓葆,農學家於景讓,物理學家周同慶,文字改革先驅朱文熊。還有曾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吳保豐,著名音樂教育家丁善德,動畫片導演徐景達,評彈藝術家顧宏伯、嚴雪亭等。科學家、企業家美籍華人王安博士,女鋼琴家奧籍華人王紀音都是崑山人。
崑山名勝古蹟較多,又是崑劇的發源地。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南宋豪放派詞人劉過(龍洲)墓,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墓,傑出思想家、愛國學者顧炎武墓,建於北宋年間的秦峯塔,刻有“太平天國”四字的集善橋(俗稱趙家橋)。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0多處。縣城西北有風景秀麗的馬鞍山,因形而名,山石晶瑩似玉,玲瓏剔透,故又名玉峯,素有“真山似假山”、“百里平疇,一峯獨秀”之譽。山頂有紀念南宋秦國公衞徑的文筆峯,山腰有林則徐手書的石刻楹聯林跡亭,山陽有重建的南宋詩僧衝邈住所翠微閣,山陰有以清尚書徐乾學遂園舊址重建的梅花墩。馬鞍山麓為亭林公園,園內松柏青翠葱籠,山水相映成趣;內有顧炎武紀念館、顧鼎臣崇功祠等;園內有昆石、瓊花、並蒂蓮,奇異珍貴,被譽為“玉峯三寶”。
(二)
民國時期崑山經濟發展緩慢。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1987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8.54億元,比1949年增長34倍,年遞增9.8%;國民生產總值12.45億元,人均2280元;財政收入1.03億元,比1950年增長11.56倍。但期間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
從1949~1957年的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農村進行土地改革,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和發展了國營經濟和城鄉集體經濟,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發展。8年間,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增長87.69%,年遞增8.19%。但在社會主義改造中也存在着急於求成、工作粗糙、簡單劃一等錯誤。
1958~1965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和三年調整時期,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的左傾錯誤嚴重氾濫,社會生產力遭到很大破壞。糧食產量連續三年下降。1962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糾正“大躍進”、“共產風”的錯誤,使生產迅速得到恢復發展。1963~1965年的3年中,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增長39.13%,年遞增11.64%,糧食總產量增長27.85%。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中,由於廣大幹部羣眾的抵制,工農業生產仍然出現上升的趨勢。10年中,工農業總產值增長63.3%,年遞增5%。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生產迅速發展,1977~1978年的2年中,工農業產值增長27%,年遞增12.7%。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糾正“左”的錯誤,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經濟,堅持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工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1979~1987年的9年中,全縣工農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5.3倍,年遞增22.7%。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由1978年的51. 3%上升到1987年的87.7%。
崑山歷來以農為主。建國前,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加上洪澇災害頻繁,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生產水平很低。特別是昆北低窪地區,“小雨水汪汪,大雨白茫茫”、“種田望天收,十年九年澇”,產量低而不穩。民國37年(1948年),水稻畝產僅159.5公斤、三麥畝產55.1公斤、油菜籽畝產20公斤。建國後,在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的基礎上,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50年代,以防洪為重點,築堤浚河建閘;60年代,以增加泄洪排澇為中心,聯圩並圩,發展機電排灌事業;70年代,大搞田間配套工程,平整土地,改造低產田;80年代,在繼續提高抗災能力的同時,加強管理,綜合經營,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到1987年止,全縣累計拓浚河道721條,合併聯圩160個,修築防洪圩堤1238公里,建閘670座,建固定排灌站886座,流動電機1240台,合計5.3萬馬力;先後投工近1億個勞動日,投入資金6131萬元,完成土石方近2億立方米,使水利條件得到改善,農業旱澇保收。
與此同時,致力消滅血吸蟲病,保護農村勞動力,實行耕作制度的改革(一熟田改兩熟田、秈稻改粳稻、早熟品種改晚粳),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1982年,農村普遍推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規模經營,進一步解放了勞動力,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新的發展。1987年,在耕地面積比建國初減少10萬多畝的情況下,糧食總產仍達到42.72萬噸,平均每個農村人口生產糧食923公斤。水稻畝產448公斤,為1948年的2.8倍;三麥畝產214公斤,為1948年的3.9倍;油菜籽畝產104公斤,為1948年5.2倍。1949~1987年的39年中,全縣農民共向國家提供商品糧70億公斤,油菜籽4.22億公斤;年平均售糧1.8億公斤,油菜籽1110萬公斤。
崑山多種經營資源豐富,農民有經營家庭副業的傳統習慣。建國前,農户飼養家禽家畜以自食為主,商品率很低。水產品以捕撈為主,上市量很少。建國後,人民政府在抓緊糧油生產的同時,重視發展多種經營。但受“左”的思想影響,發展的步子不快。1979年以後,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改變單一生產格局,林牧副漁全面增長。1987年產值1.43億元,比1949年增長38倍。全年飼養生豬45.37萬頭,出欄肉豬29.12萬頭,比1949年增長19.5倍;家禽增長6.4倍。水產由捕撈為主轉向以養殖為主,1987年產量1.83萬噸,比1949年增長19倍。蟹苗放流增殖,獲國家科委技術推廣項目成果獎。並開發了河蚌育珠、蘑菇種植等新的副業項目。還有蜂蜜、羽絨等40多種農副產品出口創匯。

崑山縣誌歷史價值

宋元以後,崑山修志之風更盛。明代修過8部志書,今已佚其五,分別是由殷奎、範能、蔣明、季篪所修的4部《崑山志》和王同祖所修《崑山續志》8卷。現存3部是弘治間顧潛《崑山縣誌》、嘉靖間方鵬《崑山縣誌》16卷、萬曆間周世昌《重修崑山縣誌》8卷,其中方鵬志是版本和體例最完善的一部縣誌。
嘉靖《崑山縣誌》16卷,明楊逢春修,方鵬纂。逢春(1498-1553年)字仁甫,號西渠,福建同安人,嘉靖八年進士,授崑山知縣。在任期間聘邑人方鵬主纂縣誌。方鵬(1470-1540年),字時舉,號矯亭。其父方麟,為州之吏目。其弟方鳳,字時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鄉貢舉人。乃兄三年後中為鄉貢經魁,因此在崑山立有“經元坊”。正德三年(1508年)與弟鳳同舉進士,累官南京禮部主事、南京刑部員外郎中、吏部郎中、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修撰,因又在崑山立“宮庶坊”,後官南京太常寺正卿。方鵬告老退歸後,獨坐一齋,專以著述為事,著有《責備餘談》、《續觀感錄》、《崑山人物誌》、《矯亭存稿》等。
該志目錄如下:卷一沿革、疆域、城池、風俗、户口、田賦、土貢、土產;卷二官署、學校(祭器附)、壇廟、冢墓、古蹟;卷三山、水、鄉保、坊巷;卷四市鎮、橋井、第宅(亭館附)、園地、寺觀;卷五官守;卷六進士;卷七鄉貢、歲貢;卷八薦舉、恩典、蔭子、監胄;卷九名宦、封爵;卷十~十二人物(名賢、節行、文學、政跡、隱逸、孝友、列女、藝術、遊寓);卷十三雜記;卷十四~十五集文;卷十六集詩。
該志前有一篇自序,甚至沒有請主修官作序,顯現了明代嘉靖年間特有的簡約之風。志書立《凡例》10條,稱“於人片善必錄,微瑕必掩,有記載而無褒貶焉,然褒貶亦自寓矣。”可謂深諳“述而不論”的道理。卷目之後是5幅地圖:崑山縣境界之圖、崑山縣城內之圖、馬鞍山境之圖、崑山縣治之圖、崑山縣儒學之圖,後世讀者可以從中直觀地瞭解到嘉靖年間崑山縣的概貌。
全志重要的正文處有雙行小字作註文,以示徵信。某些卷目之後還有作者的“謹按”,作進一步説明,如卷四“寺觀”目之後雲:“謹按:老佛之宮,莫盛於宋,莫濫於元。逮我國朝,殊為落寞。邇者有司屢奉部檄,廢毀無額庵院,固崇正黜邪之善政也。若撤其餘材以葺公宇,妝其地價以給公費,貧老緇黃處之得所,夫誰不服?若悉歸之巨室,為第宅,為冢墓,為園圃,所償之直十才一二。使實繁有徒,退有後言,則無以服其心矣。”
志書中涉及人物的卷目佔8卷,為全志的一半,即從卷五到卷十二;詩文集佔3卷,是名副其實的“資料性文獻”。對於嘉靖《崑山縣誌》的評價,《江蘇舊方誌提要》稱:“弘治十年(1497),新立太倉州,割崑山部分地區屬之,而《人物》門於‘已劃分為太倉州者,悉載不遺’。但列傳尚無溢美誇飾之詞,於詩文也‘必關風教,系政體,切民事者則錄之’,泛泛景物者概不錄;持論亦頗嚴謹,考訂也較翔實,文體簡潔,差可稱為上乘之作。”
嘉靖《崑山縣誌》的撰著,得力於當時縣宰楊逢春,他專委方鵬編次,垂成,楊以奉召去。繼之者王廷,請於郡守王肅齋,在嘉靖十七年付梓。此志之修撰,雖由官府發起,實乃方鵬私家之力,和一般官府開局修志不同。因此,此志貫穿着方鵬的修志主張,體現了他在方誌學理論上的一些獨到見解。
明代不少修志者已具有了志為史體的思想,方鵬更是在《凡例》中明確宣稱:“一志固一邑之史”,並將此思想運用到修志實踐上,於是就有了涵蓋明嘉靖年間以前崑山社會生活各方面內容的《崑山縣誌》傳世。這是嘉靖《崑山縣誌》在中國方誌史上的價值所在,對於今天正在進行的二輪修志仍具有較高的借鑑和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