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鎖定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拉丁學名:Pedicularis omiiana Bonati subsp. diffusa(Bonati)Tsoong〕為玄蔘科馬先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峨嵋馬先蒿的亞種,草質。根莖多少木質化,莖多鋪散,有分枝,葉基出與莖生,基出者多數,膜質,葉片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莖生葉較小,互生或常亞對生,卵形,羽狀深裂,花腋生,萼齒較寬大,狹鐘形。花冠紫色,管很長,纖細而直,裂片圓形,蒴果多少扁平,5-7月開花。 [1] 
(概述圖為該亞種的原植物峨嵋馬先蒿,中國在線植物誌 [1] 
中文學名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omiianaBonati subsp.diffusa(Bonati) Tsoo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馬先蒿屬
峨嵋馬先蒿
亞    種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分佈區域
四川西部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形態特徵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原植物:峨嵋馬先蒿(峨嵋馬先蒿峨嵋亞種)是多年生草本,干時略變黑色,草質。根莖多少木質化,平展,側根長達8釐米,中間多少變粗而兩端尖細,徑僅1.5毫米,有分枝,自根頸上發出。莖常數條並出,柔弱,斜升或傾卧而後上升,被有相當密的捲曲之毛。
葉基出與莖生,基出者多數,膜質,有長柄,柄長可達9釐米,與葉軸均被疏長毛;葉片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6-11釐米,寬2-3釐米,兩端均漸狹,端鈍而基部為亞心臟形,羽狀全裂,裂片每邊11-15枚,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邊有重鋭鋸齒,基部下延,兩側不等,莖生葉較小,互生或常亞對生,卵形,長約1-1.5釐米,寬5-10毫米,柄較短,羽狀深裂,基部亞心臟形,裂片僅2-3對。
花腋生,有短梗長約達1釐米,有細疏毛;萼為狹鐘形。前方不裂,長約8毫米,脈紋10條顯著,無網脈,幾光滑或被有疏長毛,齒5枚,略相等,基部全緣,端幾不擴大而略有鋸齒,或相當擴大,圓形而鋸齒明顯;花冠紫色,管很長,纖細而直,長可達30-45毫米,外面有疏細毛,盔直立部分略寬於管而與其在同一直線上,背線自基部到盔頂僅高6毫米,腹面到盔的下緣僅2.5毫米,其含有雄蕊的部分以直角轉折,長約5毫米,指向前方,先端漸細為長達7毫米而上翹的喙,下唇大,與盔的含有雄蕊部分取同一方向開展,3裂頗深,裂片圓形,無緣毛,側裂斜橢圓形,中裂多少倒卵形,向前凸出;花絲兩對均無毛。蒴果多少扁平,斜長卵圓形,長約13毫米,頂端漸尖。花期6-7月。 [1]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該亞種與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之別在於莖多鋪散,葉柄與葉片下面中肋有長柔毛;萼齒較寬大。花期5-7月。 [2]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300-3200米的林陰濕處。 [2]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天全、寶興、峨嵋等處。 [1]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主要價值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峨嵋馬先蒿鋪散亞種
馬先蒿屬是有花植物中其花形奇特花色豔麗,葉形優美,具有很高的園林觀賞價值,作為亞熱帶高山野生花卉資源種類之一,在園林綠化中,可作為地被、草坪組花或成片栽植,尤其值得在林蔭樹下或高樓小區花園內種植,能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