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岩石圈板塊

鎖定
岩石圈板塊(lithospheric plate)是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米的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
中文名
岩石圈板塊
外文名
lithospheric plate
性    質
堅硬岩石
平均厚度
約100千米
學    科
構造地質學
組成成分
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

岩石圈板塊簡介

岩石圈板塊是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米的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岩石圈下面是軟流圈。 [1] 
根據勒皮雄(法)方案,LePichon,1968,岩石圈可分為六大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澳大利亞-印度板塊、南極洲板塊(面積都大於108平方公里;僅太平洋板塊全由洋殼組成)。
六個次級板塊:加勒比板塊、可可板塊、納滋卡板塊、富克板塊、菲律賓板塊(面積大於106平方公里),如果紅海(特點:高熱流、高鹽度)裂成大西洋,則還有Saudi Arabia板塊。 [1] 
板塊邊界有4種類型:海嶺洋脊板塊發散帶、島孤海溝板塊消減帶、轉換斷層帶和大陸碰撞帶。地表形態的塑造過程也是岩石圈物質的循環過程,它們存在的基礎是岩石圈三大類岩石——岩漿岩、變質岩和沉積岩的變質轉化。 [1] 

岩石圈板塊主要特徵

岩石圈板塊簡稱 “板塊”。地球表部岩石圈被洋中脊、島弧海溝系、轉換斷層所分割,而形成之若干個大小不一的不連續的板狀塊體。1965年加拿大學者J.T. 威爾遜在論述轉換斷層時首先提出。1967至1968年間,美國W.J. 摩根、D.P. 麥肯齊、R.L. 帕克和法國X. 勒皮雄又將轉換斷層概念外延至球面,定量地論述板塊運動,確立起板塊構造説之基本原理。此“板塊構造”術語,亦由麥肯齊和摩根於1969年提出,並被地球科學各領域所接受。每個板塊的厚度由50-60千米到160千米不等,其範圍大小也各不相同,根據其規模可分為大、中、小板塊。1968年,Le Pichon將全球地殼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後來許多學者又劃出20多個板塊。岩石圈板塊是漂浮在軟流圈之上。其下部是由上地幔上部組成,成分比較穩定,相當於橄欖岩成分。而板塊向上部,即莫霍洛維奇面以上的地殼,成分、厚度的變化都很大,因為其中的陸殼部分與洋殼部分的成分是不相同的。從全球範圍來説,有3種不同地殼構成的板塊:純大洋岩石圈板塊,如太平洋板塊;洋殼與陸殼岩石圈板塊和陸殼岩石圈板塊。板塊間的邊界有3種形式,即離散邊界、會聚邊界和轉換邊界。 [1] 

岩石圈板塊形成原理

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岩漿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裸露地表的岩漿岩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組件崩解成為礫石、沙子和泥土。這些碎屑被風、流水等搬運後沉積下來,經過固結成岩作用,形成沉積岩。同時,這些已經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壓力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岩石在岩石圈深處或岩石圈以下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岩漿。岩漿在一定的條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漿岩,並與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如此,週而復始,使岩石圈的物質處於不斷的循環轉化之中。 [1] 

岩石圈板塊運動方式

抽拉構造是一種新的關於大陸造山帶運動、發展、演化的新觀點,它是繼板塊構造之後,大陸岩石圈新的運動方式。當代地學的核心是研究地球內部各層圈包括氣圈、水圈在內的相互關係及演化過程,板塊構造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研究岩石圈與地幔軟流圈的相互關係及其作用的過程。抽拉構造在重視研究岩石圈與上地幔相互關係的同時,更強調岩石圈內部各層圈-巖片系統相互關係及發展演化過程的研究。它的基本點是大陸岩石圈內部或地球各層圈內部被巨大的構造界面劃分為不同的巖片或層圈系統,就象垛置在一起的撲克牌一樣。當岩石圈板塊在上地幔側向運動的同時,岩石圈內部的一個或數個巖片,由於渦旋-熱核反應-甩出作用,把地球深部巖片向地殼的表層、自由空間抽拉-逆衝時所發生的一系列地質構造作用。如沉積作用和沉積盆地的形成與發展;構造運動和構造變形;變質作用和變質變形;岩漿岩的噴發和侵入;成礦作用的發生和就位;海平面升降;災害環境以及巖片的伸展擴張、收縮擠壓、轉換平移等均與它密切有關。 [2] 
參考資料
  • 1.    朱志澄,曾佐勳,樊光明.構造地質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9
  • 2.    楊志華,周義,蘇生瑞,李勇.抽拉構造——岩石圈板塊重要的運動方式[J].礦物岩石,2001(0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