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岔路河

鎖定
岔路河,黑龍江支流松花江支流飲馬河的支流。滿語“岔路”含義為“滿”,意為水量大的河。自發源地至取柴河鎮河段原稱取柴河,以下至河口段稱岔路河。1988年江河普查登記時,統一定名為岔路河。岔路河發源於磐石市取柴河鎮哈達嶺山脈太平嶺北側,西北流向,先後流經磐石市取柴河鎮,永吉縣雙河鎮、黃榆、大崗子、岔路河、三家子、萬昌、官廳、等7個鄉鎮屯,至官廳鄉吳家屯西匯入飲馬河。河干流全長102.6公里 [2]  ,流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 [1] 
流域內共有各級支流18條。 [1]  較大的有小取柴河、北二道河、北頭道河、倒木河、石門子河等。 [4]  [9] 
1970年廟嶺水庫竣工,1973年星星哨大型水庫竣工,並相繼建成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12座,這些控制性蓄水工程,為岔路河流域發展水田提供了保證,到2005年流域內有水田15017公頃。 [4] 
中文名
岔路河
所屬水系
第二松花江水系飲馬河支流
地理位置
吉林省吉林市
流經地區
吉林省磐石市、永吉縣
發源地
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鄉哈達嶺山脈太平嶺
主要支流
小取柴河、北二道河、北頭道河、倒木河、石門子河 [4]  [9] 
河    長
102.6 km [2] 
流域面積
1076 km² [2] 
平均流量
5.22 m³/s [1] 
河    口
吉林省永吉縣萬昌鎮吳家屯西

岔路河名稱由來

“岔路”為滿語發音,意為“滿”,指水量大的河,上游段曾名取柴河。取柴,滿語發音“其擦”,意為“沙狐”,1985年(一説1988年 [1]  )更為岔路河。 [9] 

岔路河幹流概況

岔路河河道走向

岔路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岔路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岔路河,發源於磐石市取柴河鎮哈達嶺山脈太平嶺北側 [2]  (一説老帽山西麓 [9]  ,一説大蕎麥楞子屯東北 [4]  ),在永吉縣吳家村(吳家屯 [1]  [4]  )西注入石頭口門水庫,流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 [1-2]  (一説1120平方公里 [4]  ,一説),河長102.6公里 [2]  (一説108公里 [4]  ,一説103公里 [1]  ),河道平均坡度1.6‰。在永吉縣岔路河鎮星星哨水庫以上河谷狹窄,河道較順直,河槽窄深,河底為沙、卵石,水流較急。星星哨水庫以下,河谷逐漸開闊,河道彎曲,河槽寬淺河底為細沙。 [2] 
其中,上游在磐石市,東南一西北流向,流經養麥楞子、興隆川、王家街,取柴河屯,至山彎子屯北1公里處出境流入永吉縣。磐石市境內河段長26公里,河道坡降7.6‰,河寬10~15米,水深0.7.米,流速1米/秒;集水面積270平方公里.取柴河站實測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766毫米,最大年降水量為986毫米(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為628毫米(1982年)。上游築有小(I)型水庫1座、小(II)型水庫3座。 [9] 
下游在永吉縣,岔路河經雙河鎮、岔路河鎮、萬昌,至原官廳鄉吳家屯西2公里匯入飲馬河。縣內流域面積797.3平方公里,河長73.6公里。 [4] 
岔路河河源段吉林磐石市取柴河鎮段 岔路河河源段吉林磐石市取柴河鎮段
岔路河上游永吉縣雙河鎮段 岔路河上游永吉縣雙河鎮段
岔路河下游岔路河鎮段 岔路河下游岔路河鎮段
岔路河在永吉縣吳家屯西匯入飲馬河(石頭口門水庫) 岔路河在永吉縣吳家屯西匯入飲馬河(石頭口門水庫)

岔路河河道特徵

岔路河上游處於磐石市中、低山區,為汛期降雨迎風坡,易發生暴雨洪水。永吉縣域內星星哨水庫壩址以上為中游區,兩側為低山丘陵,其間河谷寬達1~2公里;邵家崴子、抽水砬子、星星哨3個卡口,寬不足半公里;雙河鎮和大崗子東、西響水兩個盆地,河谷寬達2~3公里,為兩個鄉鎮的主要產糧區。河道寬40~60米,坡降3‰,河水流速快,岸邊沖刷劇烈,大洪水易出現局部改道。南晌水至朝陽,老虎林子至萬家溝之間,各有一條老河道遺址。抽水砬子至南響水之間的老河道現已淤平,墾為耕地。星星哨水庫壩下至河口為下游。處於伊舒槽地底部,右岸靠近波狀台地,左岸平坦開闊,同飲馬河谷連成一片,包括一、二級階地在內東西寬11公里,南北長14公里,地勢平坦,土質粘重。汛期易受洪水內澇災害。在24380公頃耕地中。有易澇地1萬公頃,被稱為飲馬河澇區。 [4]  河道平均坡降1.6‰。 [1] 

岔路河水文特徵

岔路河系常年性河流 [1]  、屬山區河流。流量變化大,星星哨水庫建庫前,1953年實測最大洪峯流量為1066立方米/秒。建庫後,1973年8月實測瞬時入庫洪峯流量134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為0.011立方米/秒(1963年6月)(一説為零 [1]  )。 [4]  多年平均流量5.22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0.27千克每立方米。 [1] 

岔路河主要支流

流域內共有各級支流18條。其中,流域面積100~500平方公里河流有倒木河、東響水河2條,流域面積2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條。 [1] 
小取柴河,位於縣境北部,屬岔路河右側一級支流.發源於老帽山北麓,東南一西北流向,流經夾信頂子、新立、朝陽溝,至小取柴河屯西注入岔路河.河長12.7公里,河道坡降9.6‰,河寬8~10米;集水面積36.1平方公里.上游築有小(I)型五一水庫l座. [9] 
北二道河,發源於取柴河鎮木頭枴子山西麓,在取柴河三彎子屯入岔路河。東南-西北流向,流長13公里,河寬8米,河深0.5米,河道坡降8.1‰,集水面積56.3平方公里。 [10] 
岔路河支流(永吉部分}特性表
名稱
級別
(相對松花江)
匯入地點岸別
流域面積
(平方公里)
河長
(公里)
河道平均坡度降
(‰)
北頭道溝
5
邵家屯右岸
45.2
16.4
114.
倒木河
4
雙河鎮街北右岸
120.0
22.7
5.4
石門子河
5
西響水左岸
92.6
16.5
3.8
西響水河
5
西響水左岸
30.2
11.5
-
東響水河
4
朝陽右岸
118.0
1.35
5.1
半拉川河
5
孔大溝右岸
30.7
9.9
-
榆樹溝
5
南小東溝右岸
36.6
9.9
-
小葦子溝
5
小葦子溝屯右岸
25.9
10.0
-
南窯堡溝
5
南窯堡屯右岸
34.0
10.9
-
油坊溝
5
楊家店屯右岸
22.8
7.4
-
施家溝
5
施家屯左岸
25.9
8.2
-
將軍河
5
狼頭山右岸
48.02
2.9
-
[4] 

岔路河水利開發

岔路河流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了大型水庫星星哨水庫、1座中型水庫廟嶺水庫、7座小型水庫和13座塘壩,修電灌站126座,總裝機2791.5千瓦,築河堤10公里,可灌溉農田1.3萬公頃。1972年星星哨水庫大壩合龍蓄水後,岔路河下游成為人工控制徑流河段,減輕了洪澇災害,把原來的大片澇窪地變成了水田,實灌面積達1.19萬公頃。星星哨水庫灌區位於岔路河下游區,灌區內的“萬昌大米”品牌聞名全國,該流域是著名的重點水稻產區。 [1] 

岔路河蓄水工程

星星哨水庫 星星哨水庫
星星哨水庫,位於岔路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積845平方公里,佔岔路河流域面積的785%。壩址以上,山地、丘陵佔80%,洪水匯流快。壩址以下為開闊平原,橫跨岔路河、三家子、官廳、金家、萬昌一鎮四鄉,共有耕地面積247萬公頃,其中易澇耕地072萬公頃。這一帶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繁,俗稱“九河下梢,十年九澇”。水庫1974年建成以後,效益顯著,灌溉效益尤為突出。土壩為粘土心牆壩,壩頂高程25020米,最大壩高29米,壩頂長471米,幹砌塊石護坡,上游壩肩設高120米漿砌石防浪牆。泄洪洞為3孔無壓涵洞,洞身長9850米,進口底高程224米,最大泄量480立方米/秒,近壩洮流消能。輸水隧洞位於右岸山體內,全長44880米,進口底高程226米,最大泄量53立方米/秒。設計灌溉水田8860公頃,防洪保護耕地面積1500公頃,除澇耕地面積1000公頃。電站為壩後式,安裝2台各800千瓦的發電機組,多年平均發電量400萬千瓦時。1958年初建,1971年續建,1976年除險加固。 [3] 
廟嶺水庫 廟嶺水庫
廟嶺水庫,位於永吉縣雙河鎮東南廟嶺村小城子屯,岔路河支流倒木河上游,距雙河鎮15公里。集水面積37.5平方公里。淪陷時期,偽吉林省移民廳將雙河鎮劃為日本移民區,為滿足開改水田用水,1941年責成偽永吉縣水利組合對廟嶺水庫位置進行勘測規劃,1943年動工修建,1945年日本投降而停建。1965年,雙河鎮、大崗子、西陽3個公社聯合提出修建廟嶺水庫,以解決旱澇災害,10月動工興建。永吉地區水利設計室承擔設計,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500年一遇洪水保壩。設計總庫容101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l500公頃,防洪效益2000公頃。先由3個公社聯合組建工程指揮部,抽調民工進行水庫施工,1967年5月改由縣主持施工。1968年9月土壩合龍,1970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1976年,吉林市水利勘測設計室對水庫進行安全複核設計,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萬年加成30%保壩。1977年4月,水電部水利調度所、吉林省水電學校、省勘測設計院確定廟嶺水庫安全加固採用渣油瀝青過水土壩試驗項目,1979年10月完成。總庫容121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23萬立方米。1986年,廟嶺水庫再次列為安全加固工程,因資金影響,1989年停建,1993年繼續列項,直至1998年9月竣工,10月通過省級驗收。廟嶺水庫安全加固後,工程隱患徹底消除,壩基穩定,各項建築物達到了設計標準和質量要求,對l500公頃水田灌溉和2000公頃農田防洪效益,以及22個村屯、11250口人生命財產和吉沈鐵路、璦大公路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 [5] 
任家店水庫,位於永吉縣原官廳鄉東將軍村岔路河支流將軍溝。集水面積8.65平方公里,是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養魚、綜合利用的多年調節水庫。水庫初建於1958年,因無設計、未清基、無心牆、無溢洪道,1962年被洪水沖垮。1975年再次動工,築土壩高達9.7米,開挖心牆齒槽60米。1976年,縣水利勘測設計隊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500年一遇洪水保壩。總庫容19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2.9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90公頃。官廳公社組建專業隊施工,1977年11月竣工。水庫施工中未按設計要求進行,質量較差,帶病運行。1986年國家投資重建輸水洞,2001年完成土壩護坡工程。2002年灌溉水田79公頃。 [5] 
石門子水庫,位於永吉縣原大崗子鄉政府西10公里的團山子村。攔截岔路河支流亂木橋子河,集水面積52.5平方公里,為不完全年調節水庫。1966年。由縣水利勘測設計隊初步設計。1968年,組織當地羣眾施工,修起3.5米高土壩,壩長250米。施工期間正處“文化大革命”高潮,無技術人員指導,上壩土料含有大量腐殖土。蓄水後壩後漏水和管湧,被迫停止蓄水。1972年列為農田水利補助項目,縣水利勘測設計隊重新勘測設計。標準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3年由公社組織施工,1976年工程全部竣工。1980年進行安全加固設計,設計洪水標準未變,校核標準提高到500年一遇洪水,總庫容500萬立方米,灌溉水田490公頃。加固工程於1981年動工,1983年10月完成。水庫於1977年發揮效益,1986年灌溉水田346公頃,2002年灌溉水田400公頃。2005年4月,省水利廳專家組對石門子水庫除險加固初步設計進行評審,由吉林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承擔初設。 [5] 
半拉川水庫,位於永吉縣雙河鎮政府東北9公里的半拉川屯,庫址建在岔路河支流半拉川河上游。集水面積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15萬立方米,灌溉為主的多年調節水庫。該庫由縣水利勘測隊負責設計。標準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216.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57萬立方米,設計灌溉水田220公頃。1981年,建立工程指揮部堅持常年施工與季節突擊相結合,當年完成心牆開挖和回填。1982年,完成土壩合龍和大涵洞澆築。1983—1985年,土壩加高到設計標。水庫於1983年合龍後即發揮效益,到1985年灌溉水田130公頃,養魚15萬尾。2002年,灌溉水田150公頃。 [5] 
五一水庫,在上游磐石縣支流取柴河鎮小取柴河上,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5平方公里,1958年開工,1985年12月竣工。總庫容4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10萬立方米,土壩壩長750米,最大壩高12.8米,壩頂高程115.3米。 [11] 

岔路河灌區工程

星星哨灌區,是星星哨水庫的配套工程,位於永吉縣西部平原,橫跨岔路河、官廳(2005年與萬昌合併)、金家、三家子(2005年與一拉溪合併)、萬昌5個鄉鎮,受益村55個。共有耕地24390公頃。1972年11月,4個受益公社出動l萬人開挖總乾渠,三家子、金家分乾渠也同時動工開挖。1973年5月通水,當年灌溉2352公頃。到1974年4月,灌區自流灌溉系統基本形成,1條總乾渠,4條分乾渠,18條支渠,全長143公里,各公社開挖鬥、毛渠86公里,完成土方量218萬立方米。當年實灌水田6193公頃。1974年秋及1975年春,各公社繼續整修渠道,加高培厚,增設分幹、支渠,修建渠系建築物等。至1975年末,灌區渠系已有總乾渠1條11.95公里,4條分乾渠、24條支渠總長192.37公里,排水支渠6條總長54.28公里,抽水站9座,渠系建築物283座。完成支渠以上工程量365.81萬立方米,投入資金940.24萬元。星星哨灌區自1975年正式投入運行,至2005年不斷進行維修、配套和擴建,提高了渠系工程的完好率,灌溉長期超設計效益,1995~2000年保持在11960公頃。從1997年開始到2005年,灌區經過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完好率提高24%,支渠以上渠道節水率提高22.19%,145座渠系建築物得到改造,8條支渠17.5公里得到襯砌。 [6] 

岔路河河道治理

在岔路河流域,岔路河鎮政府從1992~2001年利用10個秋冬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完成了鎮內至勝利村4社堤防左右岸各3117米的護堤工程,工程量達9萬立方米,防洪能力達到10年一遇標準,保護農田200公頃。1997年9月,官廳鄉組織羣眾修建東將軍屯護岸工程0.6公里,完成工程量8.5萬立方米,保護耕地25公頃。1998年8月~2001年,雙河鎮政府從雙河鎮村到青龍山修築堤防1段左右岸5公里,工程量12萬立方米,可保護耕地2000公頃和5個村屯5000多人口的安全。1998年9月~1999年9月,三家子鄉完成了前蓮花到小安屯右岸1段堤防2.5公里工程,工程量5.1萬立方米,保護農田500公頃。 [7] 

岔路河水電工程

星星哨水庫電站,為水庫建設配套工程,1975年建成投產。設計水頭15.6米,額定出力800千瓦,總裝機1600千瓦。設計多年平均發電量400萬千瓦小時。1995—1996年,先後完成1號、2號機組安裝。2000年開始增建3號機組,新增裝機容量為500千瓦,到4月25日完成增容擴建安裝任務,做到一次試車順利併網發電。電站擴建增容後,總裝機達到2500千瓦。1986~2005年累計發電7778萬千瓦小時,電費收入1480.34萬元。 [8] 

岔路河流域文化

流域內,在岔路河鎮東山、星星哨水庫東岸張家溝山頭和雙河鎮鷹嘴子都發現古代人居住遺址和大批古石棺墓葬羣,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及16文物認定為青銅器時代滿族祖先肅慎族的文化遺址。另在雙河鎮葦子溝發現一處遼金時代寺廟建築遺址,在岔路河鎮內發現一處清朝的關帝廟遺址。其中星星哨古遺址已被吉林市列為重點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
  • 1.    水利部 中國河湖大典 水利水電出版社
  • 2.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06):第四章 地表水與地下水   第一節 河流  .吉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吉林省志.自然地理志》:[引用日期2023-11-19]
  • 3.    第十節 星星哨水庫  .吉林省志吉林省志·水利志[引用日期2023-11-19]
  • 4.    永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永吉縣誌(1986-2005)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6: 76-77
  • 5.    永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永吉縣誌(1986-2005)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6: 204-207-208
  • 6.    永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永吉縣誌(1986-2005)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6: 212
  • 7.    永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永吉縣誌(1986-2005)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6: 215
  • 8.    永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永吉縣誌(1986-2005)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6: 216
  • 9.    磐石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磐石縣誌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99 : 111
  • 10.    磐石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磐石縣誌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99 : 112
  • 11.    磐石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磐石縣誌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99 : 39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