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陽瀆

鎖定
山陽瀆即古邗溝,今運河也。《隋書高祖紀》:開皇七年,開山陽瀆以通運漕。《通鑑》中記載: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
邗溝初鑿於春秋末年吳國,當時出於戰爭的臨時需要,工程因陋就簡,水道曲折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隋文帝從伐陳的需要出發,又對部分渠道作了調整,將入淮水口由淤淺了的末口改到山陽。不過當時由於軍事行動立即開始,來不及改造全渠。隋煬帝為了提高山陽瀆的航運能力,與通濟渠配套,對這條古運河作了較為徹底的治理。 [1] 
中文名
山陽瀆
古    稱
邗溝
今    稱
運河
建    於
公元587年

目錄

山陽瀆起源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這時主要是開鑿通濟渠和永濟渠。黃河南岸的通濟渠工程,是在洛陽附近引黃河的水,行向東南,進入汴水(今已湮塞),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通濟渠又叫御河,是黃河、汴水和淮河三條河流水路溝通的開始。隋朝的都城是長安,所以當時的主要漕運路線是: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黃河以北開鑿的永濟渠,是利用沁水、淇水、衞河等河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蘆溝(永定河),直達涿郡(今北京)的運河。
百科x混知:圖解隋朝大運河 百科x混知:圖解隋朝大運河

山陽瀆經歷

開鑿廣通渠
開鑿東通黃河的廣通渠。隋朝開始修建的一條重要的運河是從長安東通黃河的廣通渠。隋初以長安為都。從長安東到黃河,西漢時有兩條水道,一條是自然河道渭水,另一條是漢朝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渭水流淺沙深,河道彎曲,不便航行。由於東漢遷都洛陽,漕渠失修,早已湮廢。隋朝只有從頭開鑿新渠。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改善長安、黃河間的水運。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難滿足東糧西運的需要,三年後又不得不再一次動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將渠道鑿得又深又寬,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在水工們的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竣工。新渠仍以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今西安市)至潼關長達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新渠的運輸量大大超過舊渠,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整治江淮御河
整治南通江淮的御河。隋煬帝即位後,政治中心由長安東移洛陽,很需要改善黃河淮河長江間的水上交通,以便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東京洛陽,每月役丁二十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鑑·隋紀四》)。此外,還徵調淮南民工十多萬,擴建山陽瀆。通濟渠可分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以黃河水為水源,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裏。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
修建永濟渠
修建北通涿郡的永濟渠。在完成通濟渠、山陽瀆之後,隋煬帝決定在黃河以北再開一條運河,即永濟渠。大業四年(公元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永濟渠也可分為兩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經今新鄉、汲縣、滑縣、內黃(以上屬河南省)、魏縣、大名、館陶、臨西、清河(以上屬河北)、武城、德州(以上屬山東)、吳橋、東光、南皮、滄縣、青縣(以上屬河北),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經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達涿郡(今北京市境)。南北兩段都是當年完成。永濟渠與通濟渠一樣,也是一條又寬又深的運河,據載全長1900多里。
疏浚江南河
疏浚縱貫太湖平原的江南河。太湖平原修建運河的歷史非常悠久。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市)為中心,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這條河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進行過多次整治,到了隋煬帝時又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鑑》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興修水利的價值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可以算作各自獨立的運輸渠道。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而且互相連接,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
在以上這些渠道中,通濟渠和永濟渠是這條南北大運河中最長最重要的兩段,它們以洛陽為起點,成扇形向東南和東北張開。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通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山陽瀆不同觀點

又從揚子(今揚州城南揚子橋附近)入江了,儀徵的歐陽埭同時還是另一個入江口。
隋煬帝楊廣的名字,一直與中國古運河緊緊相連,永遠無法分開。大業元年(605),亦即開山陽瀆後的18年,隋煬帝在開通濟渠的同時,“又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御道,樹以柳”。這是在邗溝舊有基礎上的一次大規模的整修擴大,形成了後代運河的規模。
有人説,在中國歷史上,很多皇帝都修過長城,秦始皇成為最傑出的代表;很多皇帝都挖過運河,隋煬帝成為最傑出的代表。然而,既修過長城,又開了運河的皇帝,只有隋煬帝一人。這涉及到對中國歷史與中國帝王的評價,可謂意味深長。揚州城,與大運河緊緊相連,與隋煬帝也不能分開。這個皇帝曾當過10年揚州總管,開通了大運河,三下江都,最終死在這裏。
自隋以後,每年數十、百萬石的漕糧和江淮物資經過邗溝,運達關中。邗溝成為一條重要經濟與軍事命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