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石榴

(茜草科山石榴屬植物)

鎖定
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a (Thunb.) Tirveng.)茜草科,梔子族山石榴屬,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葉對生或簇生於短側枝上。葉片寬倒卵形至匙形,鈍頭,通常僅在下面中脈和葉緣有毛。花單生或簇生短枝之頂;花梗極短;花冠鍾狀,花葯條形,漿果近球形,花期春、夏間。
分佈於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國、錫金、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東部熱帶地區。生於海拔120—1600米處的曠野、丘陵、山坡、山谷溝邊的林中或灌叢。 [6]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藥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腫痛;葉可止血。果作藥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也有栽植作綠籬。 [6] 
中文名
山石榴
拉丁學名
Catunaregam spinosa (Thunb.) Tirveng.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茜草科
山石榴屬
山石榴

山石榴形態特徵

山石榴
山石榴(10張)
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1-10米,有時攀援狀;多分枝,枝粗壯,嫩枝有時有疏毛;刺腋生,對生,粗壯,長1-5釐米。葉紙質或近革質,對生或簇生於抑發的側生短枝上,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少為卵形至匙形,長1.8-11.5釐米,寬1-5.7釐米,頂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兩面無毛或有糙伏毛。 [1]  [8] 
或沿中脈和側脈有疏硬毛,下面脈腋內常有短束毛,邊緣常有短緣毛;側脈纖細,4-7對,在下面稍凸起,在上面平;葉柄長2-8毫米,有疏柔毛或無毛;托葉膜質,卵形,頂端芒尖,長3-4毫米,脱落。 [1] 
花單生或2-3朵簇生於具葉、抑發的側生短枝的頂部;花梗長2-5毫米,被棕褐色長柔毛;萼管鐘形或卵形,長3.5-7毫米,寬4-5.5毫米,外面被棕褐色長柔毛,檐部稍擴大,頂端5裂,裂片廣橢圓形,頂端尖,長5-8毫米,寬3-6毫米,具3脈,外面被棕褐色長柔毛,內面被短硬毛;花冠初時白色,後變為淡黃色。 [1] 
鍾狀,外面密被絹毛,冠管較闊,長約5毫米,喉部有疏長柔毛,花冠裂片5,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6-10毫米,寬約5.5毫米,廣展,頂端圓;花葯線狀長圓形,伸出,長約3毫米;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多顆,花柱長約4毫米,柱頭紡錘形,頂端線2裂,長約2毫米。 [1] 
漿果大,球形,直徑2-4釐米,無毛或有疏柔毛,頂冠以宿存的萼裂片,果皮常厚;種子多數。花期3-6月,果期5月至翌年1月。 [1] 

山石榴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1600米處的曠野、丘陵、山坡、山谷溝邊的林中或灌叢中。 [1] 

山石榴分佈範圍

山石榴 山石榴
產於中國台灣,廣東,香港,澳門,廣西,海南,雲南勐海、普洱、耿馬、景洪、河口、思茅;國外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國、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克什米爾、非洲東部熱帶地區。模式標本採自澳門 [1]  [5] 

山石榴主要價值

山石榴 一帆/攝 山石榴 一帆/攝
山石榴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藥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藥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1] 
在印度(當地名Madna, Mainphal)和巴西(當地名Sacrifício de Cristo),山石榴是作為傳統草藥被用於催吐、抗腫瘤和抗生育、驅蟲和抗痢疾等、滅螺和毒魚等作用。 [2] 

山石榴藥用價值

版本一
【別名】豬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
【來源】茜草科山石榴以根、葉、果入藥。
【生境分佈】廣東、廣西、西南。
【性味】苦、澀,涼。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
【跌打瘀腫】鮮根搗爛酒炒外敷。
【外傷出血】鮮葉搗爛外敷,或用果研粉撒患處。
【防山螞蝗叮咬】鮮根皮或鮮果搗爛擦皮膚。
【皮膚疥瘡】鮮果搗爛放入熱水中,經攪拌泛出白色的泡沫,洗。還可用作清潔洗滌劑。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採收和儲藏】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夏、秋季採葉,鮮用或曬乾;根,全年均可採,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 [3] 
【功能主治】 祛瘀消腫;解毒;止血。主跌打瘀腫;外傷出血;皮膚疥瘡;腫毒 [3] 
【用法用量】 外用:鮮根、葉適量,搗敷;果研粉撤;或煎水外洗。 [3] 
【注意】 本品只作外用,不可內服。 [3] 
【摘錄】 《中華本草》 [3] 
【獸醫用量】豬羊30~60克,牛馬60~120克。
【獸用附方】
1、治牛跌打損傷方:山石榴根、賊褲帶根、全當歸、紅花、乳香、沒藥各適量。煎水衝黃酒、紅糖喂服(《獸醫常用中草藥續編》)。
2、治牛外腎黃方:屎閹拔(山石榴)根150克,落地蜈蚣(鋪地蜈蚣)75克。共同搗爛,煎水去渣灌服(興寧縣泥陂獸醫站陳雨雲經驗)。 [4] 
《中獸醫療牛集》:“治牛外腎黃。” [4]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樹皮、根和果均藥用,治跌打,祛風濕。” [4] 
《獸醫常用中草藥》:“治牛跌打損傷。” [4] 
版本二
《中華本草》
名稱:山石榴
【別名】豬肚簕、假石榴、山黃皮、刺子、屎缸拔、刺榴、豬頭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山石榴的果實及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ndia spinosa (Thunb.) Poir. [Xe-romphis spinosa (Thunb.) Keay]
採收和儲藏: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夏、秋季採葉,鮮用或曬乾;根,全年均可採,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山石榴,灌木或小喬木,高2-8m。分枝多;有刺,刺腋生,粗壯,勁直,斜舉或平展,長10-35mm。葉對生或簇生於短側枝上;葉柄長3-8mm;托葉卵形,長3-4mm,基部合生,先端芒尖;葉片寬倒卵形至匙形,長2.5-8cm,寬1.5-3.5cm,鈍頭,通常僅在下面中脈和葉緣有毛。花單生或2、3朵簇生短枝之頂;花梗極短;萼卵狀,長約4mm,被柔毛;花冠鍾狀,密被絹毛,筒較闊,長約5mm或稍長,裂片卵形,比筒長;花葯條形,露出。漿果近球形,直徑2-4cm,有宿存的萼裂片,黃色。花期春、夏間。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曠野,亦作綠籬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果實近球形,直徑2.5-3.5cm,頂端有殘存宿萼。表面暗黃色,果皮厚約3mm。種子多數,長圓形,稍壓扁,兩端圓鈍,長5-6mm,直徑約3mm,表面紅棕色,光滑;胚乳角質。葉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後呈寬倒卵形至匙形,長2.5-8cm,寬1.5-3.5cm,鈍頭,下面中脈和葉緣有毛;葉柄長3-8mm。氣微,味淡。
【性味】苦;澀;涼;有毒
【功能主治】祛瘀消腫;解毒;止血。主跌打瘀腫;外傷出血;皮膚疥瘡;腫毒
【用法用量】外用:鮮根、葉適量,搗敷;果研粉撤;或煎水外洗。
【注意】本品只作外用,不可內服。 [4] 

山石榴研究價值

山石榴 山石榴
山石榴(Catunaregam Woif),是海南省的一種常見紅樹伴生植物。 [2] 
國外學者Kulakkattolickal A T研究尼泊爾有毒藥職務時,發現山石榴果實的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殺魚活性。Kumar P V在對印第安藥用植物進行抗菌抑菌活性篩選實驗中,發現山石榴提取物對11種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為山石榴在當地民間用於治療助咳等疾病提供了科學依據。Dubois M A在尋找活性皂苷時,發現山石榴果實的甲醇提取物具有增強免疫、溶血和滅螺活性。 [2] 
國外學者韋松基等報道了山石榴的根作為有毒藥用植物的生藥學研究,但並未涉及到化學成分的研究。 [2] 
在廣西十萬大山地區,山石榴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當地民間用山石榴的果實及根來防治某些農業害蟲。國內曾東強等在對該地區的殺蟲植物資料進行調查、篩選時,通過實驗研究,正式了山石榴的甲醇提取物對南方蔬菜等作物危害較嚴重的小菜蛾具有良好的據食活性、對菜粉蝶蟲具有較高的殺蟲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