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河堰

鎖定
山河堰,因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又因“漢相國酇侯(即蕭何)、懿侯(即曹參)之所肇創”又稱簫曹堰。是中國古代陝西漢中引褒水灌溉農田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與關中的鄭國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齊名於世。創修於劉邦為漢王都南鄭時,是漢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山河堰在發展漢中農業生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文名
山河堰
外文名
Sunvo weir
別    名
蕭曹堰
建築時間
漢代
渠首位置
漢中市河東店褒河谷口
乾渠長
合計60公里
引水河流
漢江支流褒河
退水河流
漢江
灌溉面積
7.21萬畝

山河堰歷史淵源

山河堰灌區圖 山河堰灌區圖
山河堰,又稱簫曹堰,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宋代《山河堰賦》碑載:“山河堰蓋漢相國酇侯(即蕭何)、懿侯(即曹參)之所肇創。”歷代修復擴建,史不絕書。三國時諸葛亮屯兵漢中,曾對此堰作過整修。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許逖任漢中知府,“疏濬舊堰,採木石修之,堰成,歲大豐”(《重刻漢中府志》)。南宋高宗時期,漢中守將吳玠於1136(紹興六年)“治廢堰,營田六十莊,計田八百五十四頃,歲收二十五萬石,以助軍儲”(《宋史·食貨志》)。《宋史·楊政傳》載:“紹興十年至二十七年(1140-1157),政守漢中十八年,六堰久壞,失灌溉之利,政為修復。”1166(乾道二年),吳璘鎮守漢中時,“修復古堰,溉田數千頃,民甚便之”(《宋史·吳璘傳》)。1171(乾道七年),吳拱“發卒萬人助役,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復見古蹟,並用水工準法修定,凡溉南鄭、褒城田二十三萬餘畝。昔之瘠薄,今為膏腴”(《宋史·河渠書》)。這是一次規模最大的整修,開創了山河堰灌溉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明、清以來,又多次復修加固。1942(民國31年)褒惠渠建成後,山河諸堰盡納入褒惠渠灌區 [1] 

山河堰工程概況

山河堰渠首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河東店褒河谷口。沿河自北而南共有4堰。根據史志資料及民國以來的實地考查,第一堰在褒城北1公里處,又名鐵樁堰,於雞頭關下築堰截水,東西分流,堰廢已久,地面遺址無存。民國28年(1939)修建褒惠渠大壩時,在壩基地帶挖出木樁千餘根,高丈餘,圍砌巨石,與《陝西通志》中“巨石為主,鎖石為輔,橫以大木,植以長樁”的記載相似,證明此處為第一堰舊址。第二堰名柳邊堰,亦稱官堰。據民國28年(1939)《陝西水利》載:該堰位於褒城縣東門外,堰長320米,底部貫以木樁,卵石壘砌。引水口在褒河左岸河東店街後,輸水乾渠曲折東行,至漢中十八里鋪南入漢江,全長35公里,支渠60餘條,灌田5.4萬畝。第三堰在第二堰下游約1公里處,左岸引水,渠長近10公里,民國30年(1941)灌田1.5萬畝。第四堰在第三堰下游1.5公里處,民國21年(1932)修建,聚石作堰,右岸引水,渠長15公里,灌田3100畝 [2] 

山河堰歷代修繕

山河堰灌區圖 山河堰灌區圖
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3年)褒城知縣竇充記載了當時山河堰的概況:山河堰共分三座大堰,在褒水出山後依次排列,都是低矮的溢流壩。壩上游各自開渠引水,分流灌溉。灌溉用水實行水量控制,按畝配水。宋金戰爭中,南宋以漢中為前方基地,與金人對峙,紹興中吳蚧曾大修山河堰,水利發展後吸引了數萬户百姓來此落户。山河堰在乾道六年(1170年)有一次重要的改建,當時攔河堰已由3座增加至6座,渠系工程也有新的發展。乾渠臨江一側增修兩座溢流堰,防止乾渠引水過多對下游灌區不利;加設了排泄瀝水的渡槽和涵洞;渠底設置石板,作為每年疏浚深度的標誌等等。改建以後,灌溉面積提高到二十三萬畝。此後歷代均有維修 [2] 

山河堰水利管理

山河堰管理制度宋代已有記載,明清有較洋細的規定並留傳沿用。當年二堰之下一百多里長的乾渠分上下二壩輪灌。海輪10天,上壩4天,下壩6天,有專人負責啓閉閘板;各支流閘門也有固定的寬度和深度,放水時間多用燃香衡量。每年維修按畝攤派。灌區設立獨立的管理機構。全堰有總理,支渠有首士,各堰有堰長,田間渠道還有小甲,各負其責。違反堰規則按有關條款予以懲處。建國以後,山河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75年建成了以灌溉為主的石門水庫,灌溉規模和保證率都有很大提高 [1] 
參考資料
  • 1.    秦延安. 山河堰的身世之謎[C]// 中國水文化. 2014.
  • 2.    孫原靖. 山河堰及《山河堰落成記》石刻考略[J]. 碑林集刊,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