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根

(中藥)

鎖定
山根,中藥材名。本品為樟科植物山的根或根皮。功能主治為:止血,消腫,行氣止痛。治疥癬、風疹、胃痛。
中文名
山根
漢語名稱
Shan Gen

山根來源

本品為樟科植物山的根或根皮。

山根性味歸經

性温,味辛。

山根功能主治

止血,消腫,行氣止痛。治疥癬、風疹、胃痛。

山根形態特徵

山,又名:大葉山、米珠、副山蒼。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幼時有絹狀毛。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或圓卵形,長412釐米,寬2~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成圓形,全緣,紙質,下面被柔毛,老時脱落,側脈5~8條;葉柄長5~12毫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黃褐色柔毛;花被片6,橢圓形,黃色;雄花有雄蕊9,花葯內向瓣裂。果實球形,深紅色,徑約7毫米;果柄長1.5~2釐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山根分佈區域

分佈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山根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

山根相關配伍

①治胃氣痛:山根二錢。南五味子根皮三錢,燈心草、車前草各二錢。水煎服。
②治刀傷出血:山皮搗爛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