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根

(針灸穴位)

鎖定
山根,經外奇穴名。出自《外台壽世方》。別名鼻根,山風,二門。位於兩眼內眥之中點,鼻根低窪處,共1穴。布有三叉神經眼支的滑車上、下神經的分支。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鼻塞不通,驚風,昏迷,抽搐等。斜刺0.3-0.5寸。
別    名
鼻根,山風,二門
出    處
《外台壽世方》
隸屬經絡
經外奇穴
主    治
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等
功    能
開竅醒神,明目通竅
操    作
斜刺0.3-0.5寸

山根名詞釋義

山根,系鼻樑之別名,該穴位於鼻上部,故名。

山根功能作用

開竅醒神,明目通竅。

山根定位

位於兩眼內眥之中點,鼻根低窪處,共1穴。

山根解剖

在左右提上唇鼻翼肌起點之間,有鼻背動、靜脈和內眥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布有三叉神經眼支的滑車上、下神經的分支。

山根主治

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鼻塞不通,驚風,昏迷,抽搐等。

山根操作

沿皮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鼻部,留針10分鐘;以拇指指甲掐3-5次,稱為掐山根。

山根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前額痛,痤瘡,失眠,麥粒腫等。

山根配伍

配合掐人中、掐老龍等手法治療驚風、昏迷、抽搐;配魚際、孔最、上星治過敏性鼻炎;配太陽、風池、太沖、合谷治眩暈;配印堂、上星、陽白 、崑崙治前額痛;配上迎香、列缺治慢性鼻炎等

山根附註

本穴常可作為望診用於診斷疾病。山根脈絡青色為驚、為痛,藍色為喘為咳,色藍中顯紅紋系內熱泄瀉,赤灰一團為赤白痢疾,青黑之紋為病久,或纏綿難愈之疾,如見山根處青筋顯露為脾胃虛寒或驚風。

山根相關論述

《中醫推拿學講義》:“山根,印堂下,兩眼內眥之中點。用拇指甲掐5-10次。主治醒目、安神。”
[1-9] 
參考資料
  • 1.    高忻洙.《中國針灸學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 2.    翁良.《國醫外治調理全書 經絡穴位療法全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 3.    呂明.《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 小兒推拿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 4.    王靜,王紹輝,衣華強.《兒童經絡推拿實用手冊 三字經兒童經絡推拿》: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年
  • 5.    張仁.《經外穴精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 6.    王富春.《新穴奇穴圖譜》: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年
  • 7.    胡興立.《針灸奇穴療法大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 8.    欒長業,單永進.《小兒推拿圖解》:人民衞生出版社,1994年
  • 9.    任現志.《實用小兒推拿》:科技文獻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