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大學農學院

(山東大學下屬學院)

鎖定
山東大學農學院成立於2011年5月18日,由山東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建。山東大學農學院的成立意味着山東大學在歷經半個多世紀後,恢復農學,成為一所學科門類更加齊全的綜合性大學
山東大學農學院共建雙方共同遴選師資,2011年將首招碩士、博士生 [1]  ,暫時採取“課程以山東大學為主,課題以農科院為主”的模式,逐步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中文名
山東大學農學院
創辦時間
2011年5月18日
類    型
綜合
所屬地區
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主要目標
培養高層次科研、教學和管理人才
招生現狀
只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

山東大學農學院山大農學

2010年4月22日,山東大學與山東省農科院簽訂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提出共建山東大學農學院。根據協議,農學院以培養高層次科研、教學和管理人才為目標,申請農學類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學位授權點,主要招收和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並根據農學院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共同協商招收本科生事宜。
山東大學農學院學生具有山東大學學籍,按照山東大學培養研究生相關規定進行培養,享受山東大學研究生同等待遇,畢業後頒發山東大學的學歷和學位證書。山東大學農學院教職人員可享受雙方申報渠道申報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項目立項後由申報單位按項目相關規定統一管理。凡以山東大學農學院名義申報的項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獎勵和知識產權等歸山東大學農學院所有。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認為,“雙方資源共享,互利共贏。這是一種科技體制、教育體制的創新,一種辦學模式的創新,而把農學院建設成為有特色的農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農業高新技術研發基地,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在山東省農科院黨委書記王金寶眼裏,雙方本是“同根同源”,如今的合作是一種“迴歸”。“歷史上,我院與山東大學有着密切的淵源。”早在1906年,濟南農桑總會在山東農事試驗場(山東省農科院前身)內建立了濟南農林學堂,1907年改為山東省高等農業學堂,1926年併入了省立山東大學。1952年經全國院系調整,山東農學院與山東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新的山東農學院(1983年更名為山東農業大學)。自此,農學在山大成了空白。近年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與山東大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雙方在轉基因玉米、轉基因耐鹽小麥、轉基因蔬菜生物育種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領域開展了合作研究,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山東大學農學院創新平台

王金寶介紹,山東省農科院作為省級綜合性農業科研單位,綜合實力居全國省級農科院前列,在應用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特色明顯。“十一五”期間,省農科院承建啓用了中國農業科技黃淮海創新中心和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成20個研究試驗單位,研究領域涵蓋了糧經作物、畜禽、土肥、植保、農業信息技術等43個學科,擁有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小麥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轉基因玉米中試與產業化基地、農業部黃淮海作物遺傳改良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新型肥料創制重點實驗室等57個國家和省級創新平台,立項科研經費五年累計達到6.35億元。
而山東大學擁有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植物細胞工程與種質創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動物細胞發育生物學省重點實驗室、省植被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省部級高水平研究平台,微生物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國家生物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生物科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兩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雙方的合作可以説是一種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我們期待着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更多的成果。”王金寶説。雙方將優先圍繞農業生物、資源環境、農業信息等研究領域共建一批優勢學科,打造科研創新團隊,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儘快建成一批具有山東區域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優勢學科。

山東大學農學院未來展望

山東大學農學院擬重點打造兩大創新平台:技術創新平台,依託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重點建設農作物、畜禽、農業微生物等高標準共享技術創新平台,建立完善高效的公共實驗室管理系統,促進農業應用技術和物化產品的研發;成果轉化平台,積極參與山東省“一黃一藍”國家發展戰略,依託現有成果中試孵化基地和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等,優先為成果的中試、熟化和試生產提供平台支持,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山東大學農學院招生現狀

不過由於定位高端,山大農學院暫時只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招生暫未列入2011年招生計劃。山大農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夏光敏告訴記者,“農學院已開始正式招生,2011年招收了3個博士2個碩士。”目前以培養高層次科研、教學和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本科招生暫未列入2011年招生計劃。
據悉,農學院的招生計劃、招生方案等由山大負責協調。農學院學生具有山東大學學籍,按照山大培養研究生相關規定進行培養,享受研究生同等待遇,畢業後頒發山大的學歷和學位證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