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屈原塔

(北宋蘇軾詩作)

鎖定
《屈原塔》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在嘉祐四年(1059)丁憂結束後,舉家遷往汴京途徑忠州時寫下的一首詩。此詩表達了蘇軾身處逆境而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的情感。全詩運用白描、誇張、推理、反襯等多種藝術手法,將屈原持志之高潔與作者的無限景仰之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躍然於紙上。
作品名稱
屈原塔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東坡七集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屈原塔作品原文

屈原塔1
楚人悲屈原2,千載意未歇3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4
至今滄江上5,投飯救飢渴6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7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8
南賓舊屬楚9,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10
此事雖無憑11,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12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13,所以持死節14 [1] 

屈原塔註釋譯文

屈原塔詞句註釋

  1. 屈原塔:作者自注:在忠州,原不當有塔於此,意者後人追思,故為作之。屈原: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2. 楚:楚國,楚地,因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故稱。今屬湖南、湖北一帶,也泛指南方。
  3. 歇:停止,休止。
  4. 哽咽:哭時不能痛快地出聲。
  5. 滄江:泛指江河,江流,因春夏時節水色泛綠,所以稱“滄江”。滄,通“蒼”,有浩渺的意思。
  6. 投飯:指古時荊楚之地老百姓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將煮好的糯米飯和蒸好的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習俗。飢渴:飢餓,屬偏義複詞,特指“飢。
  7. 就死:赴死,就義。
  8. 眷眷:戀戀不捨。決:別,分別。
  9. 南賓:忠州南賓縣,今四川豐都。時蘇軾陪同父親入京做官,途經此地。
  10. 子:指屈原的精魂。淪滅:消亡,消失。淪,沉沒。
  11. 此事:指猜測造塔原因這件事情。
  12. 考:老,長壽。折:斷,這裏指死亡,短命。
  13. 大夫:這裏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懷王信任擔任三閭大夫。
  14. 死節:為了保全氣節、操守而赴死。《楚辭·九章》:“或忠信而死節兮。” [1]  [2] 

屈原塔白話譯文

楚地的老百姓都為屈原感到悲哀,這種情感千百年來一直沒有停歇。
他的靈魂精魄飄到了哪裏去了呀?只留下楚地的父老們在哽咽哭泣。
直到今天在滔滔淼淼的汨羅江上,人們還在投食去餵養飢餓的魚蝦。
遺留下來的風俗變成划龍舟比賽,龍舟比賽時的喊叫聲震裂了楚山。
屈原是華夏古往今來最豪邁的人,就算是慷慨赴死也是異常地壯烈。
世上的俗人怎能知道他的想法呢,都在留戀着這個世間而不願告別。
南賓縣之前就是屬於楚國的領地,山上還遺留有古人建造的屈原塔。
本來建塔都是為了侍奉佛祖僧人,但楚國人擔心屈原精魂就此消散。
雖然建塔這件事沒有確切的憑據,可是百姓的這份心意已經很真切。
自古以來有哪一個人能夠不死呢?又何必去計較到底怎麼樣能長壽。
真正能夠流傳下來的是人的名聲,財富地位之類的只是短暫的榮耀。
正因屈原大夫明白這簡單的道理,因而寧赴死也要保持自己的節操。 [2] 

屈原塔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冬季,蘇軾在為母親守孝期滿後,隨父親蘇洵入京,途經忠州南賓縣(即今四川豐都),看到這個與屈原沒有任何關係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而此時,距屈原投汨羅江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身為一代青年才俊的蘇軾,在兩年前就進士及第,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於是有感於屈原的高潔品性,和後人對屈原的尊崇,寫下這首五言古詩。 [1]  [2] 

屈原塔作品鑑賞

這首詩通過描寫楚地老百姓對屈原的崇拜和熱愛,表達出詩人明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就是要學習屈子精神,做一個留名青史的明白人。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詩人以極其悲痛的心情,借楚地父老鄉親對屈原的深深追思、懷念來表達自己對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崇敬之情。“精魂”是對屈原高貴靈魂的讚美,表達出詩人對屈原留下來的精神的無限崇拜。“空哽咽”既是描寫當地老百姓對屈原的熱愛,也是表達作者自己的情感。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竟渡,哀叫楚山裂”,詩人繼續描寫楚地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除了保留千年的端午節投食江水中的習俗外,又有了新的發展和新的內涵。“競渡”一方面描寫屈原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愛國情結,同時也説明愛國情感的傳承,已經有了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哀叫”,是詩人的感性認識,目的是表達自己對屈原以身報國行為的哀痛之情,所以故意把划龍舟時人們的吶喊聲稱為“哀叫”。“楚山裂”採用誇張手法來讚美屈原的精神帶給後人的力量,相比楚地端午節投飯的習俗來説,更能觸動年輕詩人蘇軾靈魂的,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所以,在詩人筆下,真正的祭祀與追懷其實更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感”,並且是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強烈情緒的“儀式感”,而不僅僅是一種追思的形式。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轉筆寫詩人對屈原以身殉國的理解,表達自己的人生觀。“意甚烈”既是詩人在高度讚揚屈原的精神,也是對自己的期許。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運用反襯的筆法來強化屈原精神的高大、偉岸。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推測“屈原塔”的來歷,説明在楚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屈原就是他們崇拜的偶像,就是他們心中的“佛”。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詩人對自己的推測給予了一個更合情理的解釋。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再一次運用反襯的筆法來提升議論的力度,以此讚美屈原不苟求富貴、追求理想節操的精神。“所以”,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分析得出結論,即正因為在堅持名節的問題上,屈原為人們樹立了榜樣,所以,一千多年來,人們才如此懷念和追思屈原。
整首詩運用了白描、誇張、推理、反襯等多種藝術手法,將屈原赴死之決絕與世人眷懷之不絕,富貴之短暫與聲名之無窮,世人之澌滅與屈原之不朽形成強烈的對比,一氣貫之;最後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結束全詩,將屈原持志之高潔與自己的無限景仰之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躍然於紙上。 [2] 

屈原塔作者簡介

蘇軾像 蘇軾像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三年(1080)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3] 
參考資料
  • 1.    陳邇冬.蘇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3-4
  • 2.    楊雪編著.蘇軾詩詞集.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1-6
  • 3.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69-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