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尹寶樹

鎖定
尹寶樹,男,1963年1月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為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海洋環流與波動重點實驗室主任。先後多次應邀赴美國、加拿大作訪問科學家合作研究。主要從事淺海動力過程及數值模擬、海岸動力學與物質輸運、海洋環境數值模擬與評價和海洋災害預報及風險評估等研究。在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中文名
尹寶樹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3年1月
性    別

尹寶樹人物簡介

尹寶樹1987年到海洋所工作至今。1993年至1994年應Mahammd El-Sabl教授的邀請在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訪問合作研究一年,1999年應Vijay Panchang教授的邀請在美國的University of Maine 做訪問科學家合作研究半年,2002年應 Will Perrie教授的邀請在加拿大世界著名的海洋研究所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做訪問科學家合作研究半年。

尹寶樹人物生涯

1987年工作以來,主持包括國家973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國內合作者),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支撐計劃課題,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08課題,中科院創新、中科院重大、重點等項目課題20餘項;發表包括國內外SCI、EI論文70餘篇,編著1部,完成研究報告20餘個, 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遼寧省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1項。
擔任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科技部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評價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山東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海洋環境影響和水域使用評價專家,青島市科技項目和政府招標項目評審專家,國際科學院組織(IAP)“全球自然災害和減災”項目專家組成員;中科院研究生院聘任教授,中國海洋大學聘任教授,海洋科學、海洋科學集刊編委等。
尹寶樹主要從事淺海動力過程與耦合及其環境影響、海洋環境數值模擬與評價、海洋災害預測預報與風險評估、海岸動力學與物質輸運等研究。在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價值的學術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較好評價和索要。 [1] 

尹寶樹工作經歷

1980.09-1984.06,山東大學數學系,學士
1984.09-1987.06,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學院,碩士
1990-1996,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
1987.07-現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助研,副研,研究員
1993-1994,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訪問學者
1999.7-2000.1,美國緬因大學訪問科學家
2002.3-2002.9,加拿大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訪問科學家 [2] 

尹寶樹承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台灣東北部中尺度渦旋對黑潮水與陸架水交換的影響,88萬元,正在執行,主持。
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西太平洋暖池區域水文氣象綜合科學考察,1196萬元,正在執行,主持。
中科院先導專項課題:黑潮向近海的物質能量輸入,3568萬元,正在執行,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台灣東北部黑潮跨陸架營養鹽輸送對長江口外海域的影響,48萬元,已結題,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渤黃東海波候對區域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36萬元,已結題,主持。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物理海洋學,40萬,已結題,國內合作者。
國家973課題:外強迫場變異及其對物理海洋環境演變的影響, 213.6萬元,已結題,主持 [2] 

尹寶樹發表文章

1.Xu Zhenhua,Yin Baoshu ,2014. Temporal variability and north-south asymmetry of internal tides in the deep basin west of Luzon Strait,J.Mar.Syst
2.Xu Zhenhua,Yin Baoshu,2013. Variability of internal tides and near-inertial waves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J.Geophys
3.Yang Dezhou,Yin Baoshu, 2013.Numerical study on the origins and the forcing mechanism of the phosphate off the co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n summer, J.Marine Systems,
4.Feng Xingru, Yin Baoshu and Yang Dezhou,2012.Impact of typhoon paths on storm surge in Tianjin China, 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5.Yang Dezhou,Yin Baoshu,Liu Zhiliang,Feng Xingru,2012.Numerical study on the pattern and origins of Kuroshio intrusion branches o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shelf in summer, J.Geophys.Res
6.Xu Zhenhua,Yin Baoshu,Hou Yijun 2011. Multimod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tide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7.Xu Zhenhua,Yin Baoshu and Hou Yijun,2011. Response of internal solitary waves to tropical storm Washi 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Annales Geophysicae (ANGEO)
8.Yang Dezhou,Yin Baoshu,Liu Zhiliang,Feng Xingru,2011. Numerical study of the ocean circulation o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and a Kuroshio bottom branch northeast of Taiwan in summer,J.Geophys.Res
9.Yin Baoshu, Xu Zhenhua, Huang Yong ,Lin Xiang,2009.Simulation of Typhoon Storm Surge in the East Sea of China with a coupled model,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
10.Huang Yong,Yin Baoshu,2008.The response of summertime extreme wave heights to local climate varia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J.Geophys.Res [2] 
參考資料
  • 1.    尹寶樹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引用日期2013-03-15]
  • 2.    尹寶樹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2016-09-26[引用日期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