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就地取給

鎖定
就地取給(loeal acquisition)軍隊在作戰地區內籌措地方物資進行的補給。是軍隊的供應方式之一。就地取給的物資主要是軍民通用的糧食、副食、飼料燃料建築材料和生活日用品。 就地取給,可減少物資前送量,節省運力,避免損耗,還可贏得供應時間,解決部隊急需。
中文名
就地取給
外文名
local acquisition
物    資
糧食、副食、飼料燃料
就地取給可減少物資運送量,節省運力,避免損耗,還可贏得供應時間,解決部隊急需。就地補給的物資主要是軍民通用的糧食、副食、飼料、燃料、建築材料和生活日用品。實施就地補給的具體方法,各個歷史時期不盡相同。古代軍隊征戰時,常使用暴力掠奪當地資源。近代軍隊則主要依靠當地政府,採用實物徵用和現金捐獻的方法。現代軍隊的就地補給,多數實行就地購買,少數仍採用徵用、徵借和募捐的方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來重視就地補給。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明確規定籌糧籌款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大任務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前方作戰部隊的給養,主要靠就地補給來解決。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明確提出:一切軍事需要必須全部地或大部地就地解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實施就地補給時,實行軍民兼顧、合理負擔、有償利用的方針,強調通過地方支前機構或地方政府歸口辦理;在一個作戰地區內,由領導機關統一組織、統一計劃、統一價格、統一手續和統一調配。這些方針和做法,體現了人民軍隊的本質,得到了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