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高句麗

鎖定
670年,高句麗故地發生貴族鉗牟岑(《三國史記》作劍牟岑)糾集的叛亂,失敗後南逃新羅。新羅八月冊封其中的高句麗王室後裔安勝(《新唐書》作安舜)為'''高句麗王''',冊文稱讚其“流離辛苦,跡同晉文;更興亡國,事等衞侯”,希望“永為鄰國,事同昆弟”;安勝等也表示“願作藩屏,永世盡忠”。
中文名
小高句麗
時    代
高句麗滅亡後
實    質
一系列復興政權。
出    處
《新唐書》

目錄

小高句麗簡介

高句麗滅亡後,高句麗王族後代建立的一系列復興政權。

小高句麗報德國

674年新羅改封安勝為'''報德王''',678年建立北原小京(今韓國江原道原州),683年,新羅神文王“徵報德王安勝為蘇判,賜姓金氏,留京都,賜甲第良田”,高句麗遺民的報德國就此滅亡;685年,新羅“始備九州”,統一全部完成。

小高句麗安東

699年,武周冊封高句麗寶藏王的三兒子高德武為安東都督。
部分朝鮮半島歷史學家稱高德武在安史之亂後,建立了小高句麗,由於安史之亂和渤海國給唐的壓力,唐在原高句麗故地危機重重。在此背景下,高德武宣佈反唐廢除安東都督府創建小高句麗。小高句麗與渤海國保持着很好的關係。大約在820年,渤海國大仁秀執政期間,小高句麗被渤海國吸收。

小高句麗爭議

在《新唐書》的作者宋祁、歐陽修看來所謂“後稍自國”,就是王氏高麗取代的高麗,即弓裔建立的[[泰封國——通稱後高句麗。
新五代史·高麗傳》:高麗,本扶余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樸巖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
元史·高麗傳》垂拱以來,子孫復封其地,後稍能自立。至五代時,代主其國遷都松嶽者,姓王氏,名建。</
金毓黻的《東北通史》認為“'''元和末,遣使者獻樂工'''”的高麗,應該是渤海國,誤抄《冊府元龜》之故。其實安東都護在高德武之後,還有薛訥、王玄志、高震(寶藏王的孫子)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