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雅·皇皇者華

鎖定
《小雅·皇皇者華》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敍寫使臣勞於王事、博訪賢達的情景,重在表現使臣為國事奔走的豪情。開頭用“皇皇者華,於彼原隰”的美景烘托了燦爛鮮明的光彩,為奔波勞碌的使臣們提供了一個心曠神怡的廣闊天地;接着連用四章的篇幅,詳寫奔波在路上的各色馬匹,不厭其繁地描述它們“載馳載驅,周爰諮諏”,實在寫使臣之多、馳騁之疾、求訪之勤、事君之忠。全詩五章,每章四句,各章互相輝映,照顧周密,語言氣象開朗,生動蓬勃,語音協調,用意懇切。
作品名稱
小雅·皇皇者華
作品別名
皇皇者華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四言詩

小雅·皇皇者華作品原文

小雅·皇皇者華
皇皇者華,於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諮諏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諮謀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諮度
我馬維駰,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諮詢 [1] 

小雅·皇皇者華註釋譯文

小雅·皇皇者華詞句註釋

⑴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皇皇:猶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華:即花。
⑵原隰(xí):猶言“原野”。高平之處為原,低濕之處為隰。
⑶駪(shēn)駪:眾多疾行貌。《國語·晉語》引詩作“莘莘”,意為眾多。征夫:這裏指使臣及其屬從。
⑷每懷:私懷,個人情懷。靡及:不能顧及。
⑸六轡(pèi):古代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其中兩驂馬的內轡,系在軾前不用,故稱六轡。濡(rú):新鮮有光澤的樣子。一説柔和的樣子。
⑹載:語助詞。
⑺周:普遍,無遺漏地。爰(yuán):於。諮諏(zōu):訪問,諮詢。《毛傳》:“訪問於善為諮,諮事為諏。”
⑻騏(qí):青黑色的馬。
⑼如絲:指轡繮有絲的光彩和韌度。
⑽諮謀:訪問,籌謀。《毛傳》:“諮事之難易為謀。”
⑾駱:白身黑鬣的馬。
⑿沃若:本意為潤澤肥美,此處形容六轡抖動時活絡的樣子。
⒀度:訪求意見,商討,酌量。
⒁駰(yīn):雜色的馬。《毛傳》:“陰白雜毛曰駰。”
⒂均:均勻,協調,整齊。
⒃詢:詢問,訪問。《毛傳》:“親戚之謀為詢。” [2]  [3]  [4]  [5]  [6] 

小雅·皇皇者華白話譯文

鮮花朵朵金燦燦,盛開窪地和高原。使者往來急匆匆,唯恐使命完不成。
駕起馬兒真驕駿,六條繮繩多滑潤。趕馬馳車不停息,遍訪賢達和忠信。
青馬駕車往前走,六條繮繩如絲柔。趕馬馳車不停息,訪賢問善求良謀。
白馬駕車響得得,六條繮繩很光澤。趕馬馳車不停息,訪賢問善求良策。
我的駰馬雜色毛,六條繮繩很協調。趕馬馳車不停息,訪賢問善求正道。 [2]  [3] 

小雅·皇皇者華創作背景

《小雅·皇皇者華》是使臣出外訪賢求策,在途中自詠之作;或説是款待使臣宴會上的樂歌。《左傳》以為“君教使臣”之詩,歷來無異議。《毛詩序》雲:“《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這些使臣在外奔忙,訪問諮詢各種情況,周密思慮,盡心盡職,以此可見周朝盛世氣象。 [2]  [3]  [4]  [5] 

小雅·皇皇者華作品鑑賞

小雅·皇皇者華整體賞析

《小雅·皇皇者華》原旨乃“君教使臣”。使臣秉承國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須以諮周善道,廣詢博訪。上以宣國家之明德,下以輔助自己之不足,以期達成使命,因而“諮訪”實為使臣之大務。而在出使之際,君之教使臣者,正在於廣詢博訪。使臣在奉使途中,時刻不忘君之所教,時常懍懍於心,懷有“靡及”之感,更是忠於職守、忠於明命的表現。《小雅·皇皇者華》這首詩,正是從這兩方面著筆歌詠的。
此詩首章,先闡明君教使臣之旨。詩人説:“皇皇者華,於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詩意委婉而寄意深長,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須忠於使命,常以“靡及”自警。從措詞來看,是婉而多諷,而用意則是非常莊重。至於君教使臣之具體內容為何,則於詩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氣,反覆表達,以見使臣時刻不忘君之所教,時時以忠貞自守。
第二章原詩云:“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諮諏。”前三句皆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況,第四句“周爰諮諏”,始表明“博訪廣詢,多方求賢”之義,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內容,而為“每懷靡及”句中使臣所懷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詩意,與二章全同,特因叶韻關係,在語詞上作了改變:“我馬維駒,六轡如濡”“我馬維駱,六轡沃若”“我馬維駰,六轡既均”。此數語,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儀之盛。因車有四馬,故章次亦疊至四次。二章言“載馳載驅,周爰諮諏”,三章言“載馳載驅,周爰諮謀”,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諮度”,“周爰諮詢”,其意義皆為“遍於諮詢”,亦即“廣詢博訪”之義。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無時無刻不以君命為念,則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此詩中之“每懷靡及”“周爰諮諏”兩句,乃全詩關鍵所在。
綜觀此詩,倘使無首章“每懷靡及”之語,則二章以下之“周爰諮諏”“周爰諮謀”“周爰諮度”等語,意義皆不明顯,亦不見有君教使臣之義。倘無二章以下“周爰諮諏”諸語之反覆見意,則使臣奉命“每懷靡及”殷殷之意,更無由表現。故此詩藝術特點之一,是前後各章,互相輝映,照顧周密。特點之二,是詩的語言氣象開朗,生動蓬勃。首章以“皇皇者華”起興,落響超邁,命意籠罩全詩。二章以次,語詞變動,錯落有致,命義相近而不顯其重複,語音協調,可誦性甚強。特點之三,是用意懇切,不論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對國家明命之反應,字裏行間,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莊,這雖是古語,還是有借鑑意義的。 [3] 

小雅·皇皇者華名家點評

周·左丘明春秋左氏傳》:“《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諮於周。’” [3] 
漢·鄭玄毛詩傳箋》:“言臣出使能揚君之美,延其譽於四方,則為不辱命也。” [4] 
清·牛運震《詩志》:“‘如絲’字細秀。” [5]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7-68
  • 2.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228-229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21-323
  • 4.    王秀梅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28-331
  • 5.    李 山解讀.詩經(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16-218
  • 6.    周明初等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