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金蘋果

鎖定
小金蘋果,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小金蘋果果實中大,近圓錐形,高樁,果面具6-6稜起;果皮綠黃色、較薄,陽面着紅暈,果點稀、較明顯,果面光潔無鏽,具蠟質;果窪較深,有果鏽,呈放射狀分佈,梗窪較深;萼窪中深,萼片宿存。 [2]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小金蘋果”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小金蘋果
產地名稱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
品質特點
肉質脆,果汁較多,酸甜適中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384號
批准日期
2016年3月31日

小金蘋果產品特點

  • 外在感官特徵
小金蘋果果實中大,近圓錐形,高樁,果面具6-6稜起;果皮綠黃色、較薄,陽面着紅暈,果點稀、較明顯,果面光潔無鏽,具蠟質;果窪較深,有果鏽,呈放射狀分佈,梗窪較深;萼窪中深,萼片宿存;果肉淡黃色,果心小,肉質脆,果汁較多,酸甜適中,風味濃,具香氣。 [2] 
  • 內在品質指標
小金蘋果總糖≥11%,總酸≤0.3%,維生素C≥1.5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13%。 [2]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產地環境

小金蘋果土壤地貌

小金蘋果產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邛崍山脈西側。地處高緯度、高海拔和高山峽谷獨特地貌,境內山川並列,溝谷縱橫,最高海拔6250米,最低海拔1750米,高差4000餘米,氣候、土壤、植被立體特徵明顯。土壤以山地灰化土和山地褐色土為主,質地為砂土和輕壤土,pH值7.3-8.6,水層深厚,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 [2] 

小金蘋果水文情況

小金縣境內有撫邊河和沃日兩大水系,水能資源豐富,水質良好。小金蘋果產區位於2000米-3000米的河谷地帶,無工業污染,具有種植小金蘋果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 [2] 

小金蘋果氣候情況

小金蘋果產區屬高原型季風氣候區,氣候乾燥温涼,年均氣温12.0℃;夏季雨水充沛,年降雨量613.9毫米;全年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242.6小時,≥10℃的年積温3403.8℃,無霜期213.8天;日温差較大,日最高温差18.9℃,河谷焚風效應顯著,蒸發量大,為小金蘋果生長的絕好自然條件,造就了小金蘋果肉質脆,果汁多,風味濃的特點。 [2]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歷史淵源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的小金蘋果曾因果大色鮮,味美香甜等特色,集“國家級優質果品、優質農產品和四川省名優果品”等榮譽於一身,許多種植户依靠蘋果走上致富路。
2003年開始,小金縣蘋果樹開始老化,再加上其他產品衝擊,導致蘋果大範圍滯銷。小金縣委、縣政府決定將沃日鄉木蘭、官寨作為試行村,確定更新換代老果園200畝,提質增效低產園1200畝;邀請四川省農科院專家到木蘭村、官寨村授課,現場向果農傳授蘋果栽培技術;組織果農代表赴陝西千陽等地考察,學習蘋果種植技術。
2014年開始,在木蘭村、官寨村試點進行1200畝低產園提質增效工程,2014年,提質增效示範户金冠蘋果達到2元/斤,同比上年户均增收1-1.5萬元。同時,在木蘭村、官寨村試點進行200畝老果園更新換代工程。引進陝西種植蘋果的技術和種苗,實施優質品牌的果園更新換代。2014年以來,小金縣拍攝了以小金蘋果採摘為主題的紀錄片、組織種植合作社參加農博會,召開小金蘋果推介品鑑會,拓寬了銷售市場,蘋果訂單增幅顯著。
2015年,在小金縣黨委、政府的引導下,沃日鄉以7個蘋果種植和銷售大户為龍頭,成立了“小金縣金冠種植合作社”,已入社會員35人。共籌集資金60餘萬元,用於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富士蘋果矮化密植標準觀光示範園。 [3]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生產情況

截至2014年底,小金縣蘋果生產基地已達到4.5萬畝,1000畝以上的成片果園1個,100-500畝果園達97個。先後註冊成立了蘋果專業合作組織4個,有社員728户。 [3] 
2016年,小金蘋果保護面積4947公頃,產量11萬噸。 [2]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產品榮譽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小金蘋果”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2020年7月27日,小金蘋果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4]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

小金蘋果地理標誌

小金蘋果地域保護範圍

小金蘋果地域保護範圍為小金縣所轄新格鄉、宅壟鄉、新橋鄉、沙龍鄉、美興鎮、美沃鄉、崇德鄉、老營鄉、沃日鄉、日爾鄉、達維鄉、撫邊鄉、木坡鄉、八角鄉、雙柏鄉等15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02°01′-102°59′,北緯30°35′-31°43′。 [1] 

小金蘋果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6-01-1864。 [1] 
安全要求:小金蘋果執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標準要求。 [2]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選擇光照充足,水質、大氣、土壤環境無污染,排灌方便、土質肥沃,土層深厚疏鬆的地塊。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金冠、紅星等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小金蘋果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以下環節。
①園地選擇與規劃:選擇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產地環境質量應滿足NY5013-2006的要求。
②栽植技術:栽植密度: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科學合理確定種植密度,合理搭配授粉樹。栽植密度:喬化砧蘋果樹,山地一般每畝30株-40株(3-4×5-6)。平地可適當加大株行距。矮化砧蘋果樹,一般每畝可栽50株-100株。栽植時期:一般在果樹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秋栽在落葉後至封凍前進行。春栽在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進行。苗木質量:符合國家農業部苗木質量管理的規定。苗木的地上部分:苗木必須是一年生壯苗,高度在100公分左右,整形帶必須具備8-10個飽滿芽。苗木的地下部分:有發達的主根,側根在5個以上,基本具備20個以上副側根和充足的鬚根。全苗無檢疫性病蟲害和無機械損傷,無干枯現象存在。定植:在澆水沉實後在大穴(或溝)中挖出40釐米×40釐米的小坑,挖出的土加15千克-20千克的優質有機肥和10克-100克氮素化肥,與土充分混勻。缺磷土壤還應加入50克-100克磷酸二銨或過磷酸鈣。將摻肥後的土回填入小坑中,在地面下20釐米處放入苗木,將根系均勻分佈於土坑內,校正位置,埋土踏實後立即澆大水,滲水後封土保墒。栽植後加強田間土肥水管理,發現未成活苗立即補栽,及時防治病蟲害。
③土壤管理:深翻改土:採收後至封凍前,對果園進行深翻改土,深度達60釐米-80釐米。翻時表土與底土分別堆放,填土時表土放在底層,底土放在上層,並注意不傷粗根,避免暴露時間太長。翻時施入雜草和有機肥,翻後及時灌水。刨樹盤:春秋各刨一次,春季土壤解凍後頂漿春刨,秋季在採果後地上凍前刨。刨時以根頸為中心,裏淺外深,深刨在10釐米-20釐米,以不傷根為宜。
④果園間作物:果園間作物種類:糧食、中草藥:在水肥條件好的果園,可間作黃芪、黨蔘、細辛等中草藥。果園間作綠肥:間作綠肥:春季新梢生長結束後,在雨後播種生長迅速的一年生豆科綠肥、牧草等,秋季翻入土中作綠肥。
⑤合理施肥:施肥原則: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相結合的正確施肥方法,科學合理施肥所施用的肥料。可根據果園地土壤條件進行測土配方和葉片分析而開展果園施肥。基肥:中熟蘋果採收後至晚熟蘋果採收前(一般在9-10月份)秋稍停長後,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無機肥搭配施用。有機肥可選用腐熟雞糞、豬糞、牛、羊、兔等廄肥,幼樹每畝施5000千克-7000千克,五年以上的樹畝用量6000千克-9000千克。也可選用發酵後的大豆、豆餅、菜枯等有機肥,畝用量不低於250千克。秸稈資源豐富的地區,可用腐熟菌劑處理秸稈,每畝施用腐熟秸稈肥10000千克-15000千克。
⑥果園灌溉與排水:有灌溉條件的果園田間持水量在60%以下時,應及時澆水。主要抓好“兩灌一臨”,即冬灌春灌及5月中旬至6月上旬的需水臨界期。無灌溉條件的果園,要利用穴貯肥水及時補充水分。
⑦花果管理:管理原則: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保花、保果,由小年變大年;生長旺,花量少的樹應通過輕剪長放,開張角度,刻芽促萌。生長弱、花量少的樹要加強肥水管理,復壯樹勢,把花枝調整在40%左右。超前疏花,以花定果:花序分離期進行疏花,以留中心花為主,花距在25釐米左右。輔助授粉:疏花後立即進行人工授粉或角額壁蜂授粉。盛花期噴一次0.3%的硼砂和1000倍的氨基酸,提高座果率和預防黴心病的發生。疏果:在疏花基礎上,落花後進行疏果,按每25釐米的間距留一中心果,不留雙果,盛花後25天內完成。套袋:套袋時間在早、中熟品種在落花後30天左右進行,中、晚熟品種在落花後35-45天左右進行。套袋要求:套袋前要做到三選,即“選紙袋、選樹勢、選果實”。套袋前要把握好果袋質量,即外綠內黑的雙層袋,禁止使用再生袋、花紙袋、報紙袋、劣質紙袋;套袋時,選擇果形正、高樁的果實進行套袋。摘袋時間和方法:採收前20天-30天去袋。摘袋時選擇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進行。先去外袋,3天-4天再去裏袋。
⑧病蟲害防治:按NY-5012規定執行。A、農業防治:因地制宜,選擇抗性品種和砧木;加強土肥水管理,適量負載,合理修剪,促進樹體健壯生長,提高樹體抗病蟲能力;冬季清園,剪除病蟲枝、清除枯枝落葉、刮除樹幹翹裂皮和枝幹病斑,集中燒燬或深埋,減少病蟲源;實施果實套袋等措施防治病蟲害和污染。B、物理防治:根據害蟲生物學特性,採用糖醋液、頻振式殺蟲燈、樹幹纏草把、粘着劑等方法誘殺或趨避害蟲。C、生物防治:改善果園生態環境,保護瓢蟲、草蛉、捕食蟎等天敵;人工引進、繁殖釋放赤眼蜂等天敵;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蟲。D、化學防治:加強病蟲監測,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根據防治對象的生物學特性和為害特點,達到防治指標時適時對症用藥。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並交替使用農藥。嚴禁使用國家禁限用農藥,嚴格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化學防治嚴格按照DB51/337和NY 5012的有關規定執行。
4、果實採收與分級包裝: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綜合確定採收適期。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種,應分期採收。採收時,輕拿輕放。分級包裝:為了方便消費者的需求和保證蘋果的品質,必須進行嚴格的分級和包裝,從而保證蘋果果品在運輸途中不造成機械損傷。
5、生產記錄要求:按農產品質量要求記錄小金蘋果的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防治情況、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建立市場過程記錄檔案,並保存2年以上,以備查閲。 [2] 

小金蘋果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小金蘋果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小金蘋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