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裏村

(山西省侯馬市張村鄉下轄村)

鎖定
小裏村位於侯馬市北郊,汾河南岸,860户,人口3310人,現有耕地面積2450畝,新增灘塗開發3000餘畝,人均收入8875元,經濟總收入488161元。
地處該村汾河灘一級階地—二級階地過渡帶,海拔408米-420米。境內氣候温和,地勢平坦,年平均氣温12.6℃,無霜期195天,年日照時數22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65毫米,是糧、棉及果樹、蔬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的最適宜帶,全村已發展為户均一畝葡萄園,2008年末全村葡萄總產1600餘噸,產值320餘萬元。小裏的農業經濟屬城郊型農業經濟,葡萄產業已成為小裏村農業調產的支柱產業。
中文名
小裏村
行政區類別
鄉村
地理位置
侯馬市北郊,汾河南岸
人口數量
3310 人

小裏村地理環境

侯馬市地處晉、秦、三省接壤輔射區域和臨汾、運城、晉城經濟小三角中心。大運、晉韓公路和南同蒲鐵路,侯西、侯月鐵路四條幹線在此交匯,而交匯的鐵路編組站就在小裏村東,區位交通優勢十分突出。小裏村葡萄生產歷史悠久,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一直是侯馬市鮮食葡萄主要生產區之一,村民家家種葡萄,户户有種葡萄能人,多年的生產實踐,積累並總結出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管理技術,村民崇尚科學,熱衷於無公害綠色葡萄果品生產。傳統的優勢農業,加之優越的地理條件,為葡萄生產、儲藏、運輸、銷售實現產業化經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小裏村地處侯馬工業腹地,附近有華強鋼鐵有限公司、建邦集團、大利焦化廠等,因此全村50%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得以解決,同時也帶動了小裏村的經濟發展。
關於小裏村名來歷,相傳有李姓兄弟二人,老大居東,村曰大李村。老二在此地定居,村曰小李裏,小李村以後隨着發展又有人移居村西居住,所以原小李村就稱為東小李。移西的村稱西小李,因“李”與“裏”同音,隨着歷史演變,將“李”字改寫為“裏”字,故名小裏。

小裏村歷史沿革

小裏村明嘉靖時屬曲沃縣觀莊鄉,稱小裏。
小裏村村民趙連生開辦的麪粉加工廠院內,現存的清雍正年代之後的“皇清處士正甫郭公暨配秦孺人合葬墓”,方墓碑誌記載:“公離諱天奇,正甫其字也,世居曲沃之小李莊,始祖諱通,遞 傳至邦勵,是為公高祖……”。由此可見,清雍正年代之後的小裏村,曾稱“小李莊”。
清光緒年間,小裏村屬曲沃縣觀莊裏,稱東小李、西小李,兩個行政村。
據小裏村郭廷秀先生介紹,東小李村,早由“東約”、“西約”兩部分組成。現小裏村西邊,過去還有個住人不多的“新莊”。
據小裏村史安邦先生講,在五十年代農業社時期,曾聽村民馮可心説過,他在村西種小塊地時,發現一通石碑。石碑上面寫着“東李村”。
民國十七年,小裏村屬曲沃縣四區,稱東小裏。西小裏屬東小裏村。小裏時有174户,男434丁,女389口。2000年,小裏村有700户,3097口人,耕地169.7公頃,人均收入2860元。
原小裏村形似卧牛:村裏的高廟(明王廟,又稱冥王廟)是牛頭,村東堡子城是牛槽,南城門是牛臀部,南大城是牛尾巴,八角樓和黃帝廟是牛的前、後蹄腳。
1958年曲沃縣修澮河水庫,地下水位普遍升高,西小裏地處崖下因潮濕無法居住,逐漸遷到崖上與東小裏合在一起,西小裏原址多年前已無人居住。
清朝年間,小裏村人秦廷獻,字和壁。以副貢任中書,遷户部主事員外郎中,繼為惠州太守。因戰事,惠州城遭兵亂,殘破不全,秦廷獻精心修繕管理,年節省費用多萬,同時扶持社會正氣,杜絕誣告,杜絕送禮,惠州人民為之稱頌。
1926年,東小李人郭篤生(即後任日偽曲沃知事郭連慶),自籌3000餘銀元,在村西冥王廟創辦了汾川高級小學。
1946年侯馬解放後,該校遷至侯馬路西完小。
1941年12月,中共曲沃縣委決定,以太茅公路為界,成立馬南、馬北兩個區委。馬北區委設在小裏,邱雨亭為書記。馬南區委設在程村,馬福安為書記。兩區委的建立,推動了三區黨組織的發展。1943年7月,根據革命形勢發展需要,撤銷了馬南、馬北區委。

小裏村革命歷史

小裏村民兵連,有着光榮的革命歷史。
1946年1月,小裏第一次解放後,敵我以汾河為界,南北對峙。
村裏羣眾在民兵隊長孫光烈和縣工作隊帶領下,家家户户造石雷,在村口、巷口埋石雷,開展反奸反霸,與敵人開展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1947年春天,小里民兵連配合攻打楊談的大地主,攻打萬户愛鄉團,在蒙城公路截擊敵人等,取得了多次戰鬥的勝利。
1947年清明時,曲沃二次解放。麥收後組織民工擔架隊參加了攻打臨汾、運城等戰役,後又開赴大西北、大西南。
1947年2月,孫光烈同志出席了太嶽軍區二分區召開的羣英大會,太嶽武委總會獎給小里民兵連“天羅地網,堵敵有功”錦旗一面。

小裏村歷史名人

小裏村孫光烈

小裏村人,1905年生。1946年1月,小裏村第一次解放,孫光烈任小里民兵隊長,積極開展對敵鬥爭。此後曾擔任曲沃四區武裝部長,曲沃縣武裝副部長,後又到地區統戰部、地區交通局工作,曾任地區交通局副局長兼侯馬公路段段長。離休後居住侯馬,1968年去世。

小裏村孫承烈

小裏村人,1910年生,1934年入黨,南下幹部,在四川南充工作期間,任川北地委委員兼南充地委書記,後調任重慶,任重慶市委副書記、書記,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994年於重慶去世。

小裏村孫明烈

小裏村人,1914年生。青年時在校任教,經孫承烈引導參加革命工作。解放後,任曲沃縣第一任縣長,後調任山東省嘉祥縣縣長,後又調任北京國棉二廠黨委書記,北京市一輕局副局長(正局級)。離休後居住北京。2000年6月8日凌晨去世。

小裏村郭春樸

小裏村人,曾任天津市商業局長,離休後居住地天津。

小裏村秦克儉

小裏村人,曾任駐青島某部隊飛行大隊長,臨鋼工會主席等職,現已退休。
小裏村,是原曲沃縣副縣長,政協主席景元祥同志的故鄉。
小裏村黨支部、村委會,在黨的深化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指引下,調整產業結構,探討主導產業,發展葡萄種植等,向新的農村經濟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