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腸鏡

鎖定
小腸鏡是一種用於檢查和診斷病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及各種小腸病變的醫療器械。
中文名
小腸鏡
外文名
Enteroscopy

小腸鏡小腸鏡的適應證

  1. 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小腸)出血及缺鐵性貧血
  2. 疑小腸腫瘤或增生性病變。
  3. 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徵。
  4. 手術時協助外科醫生進行小腸檢查。
  5. 懷疑小腸克羅恩病或腸結核
  6. 不明原因腹瀉或蛋白丟失。
  7. 小腸內異物。
  8. 已確診的小腸病變治療後複查。
  9. 相關檢查提示小腸存在器質性病變可能者。

小腸鏡禁忌證

  1. 嚴重心、肺功能異常者。
  2. 有高度麻醉風險者。
  3. 無法耐受或配合內鏡檢查者。
  4. 相關實驗室檢查明確異常,在指標糾正前嚴重貧血、血漿清蛋白嚴重低下者。
  5. 完全性小腸梗阻無法完成腸道準備者。
  6. 多次腹部手術史者,腹腔廣泛粘連。
  7. 低齡兒童。
  8. 其他高風險狀態或病變者(如中度以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量腹水等)。
  9. 孕婦。

小腸鏡注意事項

  1. 內鏡使用時不要用力盤曲插入部,盤曲直徑不得小於12cm,否則會引起內鏡導光束折斷。
  2. 請勿碰撞插入部的先端,特別是物鏡表面,否則會引起物鏡的蓋玻璃或電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損壞。
  3. 請勿用力折彎曲部,否則會導致彎曲皮老化變形、脱落、發生漏水。
  4. 當將內鏡電纜與內鏡接頭斷開連接時,請務必確認主機的電源開關置於關閉位置,否則會導致CCD損壞。
  5. 內鏡過分的送氣可能會使患者疼痛增加或引起穿孔。
  6. 黏膜表面吸引時間過長,會導致黏膜損傷。
  7. 在腔內過分打彎,特別是腸鏡檢查時會導致黏膜的損傷或內鏡卡在腔內。
  8. 在內鏡視野不良的情況下,使用檢查或治療附件,會導致患者受傷或穿孔。
  9. 附件插入遇到阻力時,不要強插入否則會引起鉗道損壞。

小腸鏡維護保養

  1. 每次吸引後立刻注氣和注水,這樣可以將吸入噴嘴和氣管道的異物很快衝出。如不做這一步,反覆吸引後,進入噴嘴氣、水管道的異物就會越積越多,積累時間長後必然造成噴嘴堵塞。
  2. 內鏡使用後,應立刻清洗內鏡,以防止污物凝固阻塞噴嘴。務必使用全管道灌洗器沖洗注水、氣管道。送水瓶內應放蒸餾水,而且每天換水並清洗水瓶,否則水瓶內表面形成一層水膜,進入噴嘴和氣、水管道造成阻塞。定期檢查水瓶內的膠圈,隨時更換,水瓶膠圈會因長期使用而變形,使水瓶失去密封性,影響注水、注氣。
  3. 內鏡日常保管,不要放在內鏡箱裏,應懸掛在通氣、通風良好的掛架上。
  4. 攜帶外出時,必須將內鏡裝入專用的內鏡箱內搬運,而且使用前必須清洗消毒。

小腸鏡清潔消毒

1. 牀旁預處理
1) 檢查完畢立即將內鏡外表面的黏液等分泌物用含洗滌劑的濕紗布或濕紙巾擦拭乾淨。
2) 之後將內鏡前端蛇頭部分放入稀釋好的內鏡專用洗滌液中,先做好注氣、注水10s,再以205ml/min的速度反覆抽吸直到順暢。
3) 從內鏡主機上拔下內鏡並蓋上防水帽送到內鏡洗消室。
2. 初洗
1) 安裝測漏裝置進行內鏡測漏。
2) 在流動水下徹底沖洗,用不掉沙頭的棉布或海綿反覆擦洗鏡身,同時將操作部清洗乾淨。
3) 拆去內鏡各附件按鈕。
4) 用清洗毛刷或一次性清洗棉棒徹底刷洗活檢管道和導光軟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時必須兩頭見刷頭,並洗淨刷頭上的污物,毛刷或棉棒必須和內鏡腔道相吻合。
3. 全程清洗消毒
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對內鏡進行全程清洗消毒乾燥:
1) 將手工初洗過的內鏡放入全自動機器中,按內鏡的結構盤放到位。
2) 按説明書需求,接好各個管路接口,蓋好機器的蓋子。
3) 按不同的需求,設置好不同的清洗、消毒時間。
4) 在全封閉狀態下完成內鏡的初洗、洗滌劑洗滌、次洗、消毒浸泡、末洗、酒精吹乾等整個流程。
5) 隨時注意機器各個功能報警系統的報警示意,及時解決報警問題,使機器保持正常的運行狀態。
6) 每天使用前必須對機器內的消毒劑進行濃度檢測,使消毒劑的濃度保持在正常使用範圍內,一旦濃度下降,應及時更換 [1] 
參考資料
  • 1.    楊明,周麗娟等.臨牀儀器設備操作使用手冊.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4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