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省藤

鎖定
小省藤(Calamus gracilis Roxb.)是棕櫚科,省藤屬攀援藤本植物,叢生或只萌發少數幾條莖,葉羽狀全裂,頂端不具纖鞭;羽片成組着生,基部偶有單生的,倒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中脈稍粗,所有葉脈上面均被微刺,葉軸被暗褐色鱗秕,葉柄很短;葉鞘上密被脱落性暗褐色的鱗秕狀物,囊狀凸起不明顯,雄花序二回分枝或基部為三回分枝,一級佛焰苞管狀,具稀疏的爪;二級佛焰苞管狀漏斗形;小佛焰苞寬漏斗形或苞片狀;總苞近半杯狀;雄花卵形,急尖,總苞圓形,盤狀淺碟形或幾扁平;中性花的小窠凹陷,近半月形;花萼短圓筒狀,花冠深裂,稍長於花萼。果實卵狀橢圓形,種子橢圓形,稍扁,5-6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海南及雲南南部。印度、孟加拉等國亦有分佈。生長在較低海拔的熱帶森林中。
小省藤藤莖質地優良,是編織藤器的好原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小省藤
拉丁學名
Calamus gracilis Roxb. [2]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棕櫚目
棕櫚科
省藤屬
小省藤
分佈區域
印度、孟加拉國、中國(海南、雲南)
命名者及年代
Hance,1814

小省藤形態特徵

小省藤
小省藤(6張)
攀援藤本,叢生或只萌發少數幾條莖,帶鞘莖粗1.5-2釐米,裸莖粗0.5-1.2釐米。羽狀全裂,長30-45釐米,頂端不具纖鞭;羽片每(2-)3-5片成組着生,基部偶有單生的,葉軸每側有4-5組羽片對生,綠色,倒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5-35釐米,寬(1.5-)2-2.5釐米,向基部漸狹,向頂部漸尖具剛毛狀纖毛,3-5(-7)條細葉脈,中脈稍粗,所有葉脈上面均被微刺,背面只有中脈疏被微刺或幾無刺,邊緣具緊貼微刺;葉軸被暗褐色鱗秕,兩側及背面具單生或2-3個合生的爪;葉柄很短;葉鞘上密被脱落性暗褐色的鱗秕狀物,囊狀凸起不明顯,幼株葉鞘上具細長纖鞭;托葉鞘不明顯。 [7] 
花序二回分枝或基部為三回分枝,長約1.1米,頂端具纖弱的纖鞭,約有7個分枝花序,最下部的長15-20釐米,其下部有5個二級分枝,每側有4-6個長1-1.5釐米或更長的小穗狀花序,每側約有6朵花;一級佛焰苞管狀,具稀疏的爪;二級佛焰苞管狀漏斗形;以上佛焰苞均被暗褐色鱗秕和條紋脈;小佛焰苞寬漏斗形或苞片狀;總苞近半杯狀;雄花卵形,急尖,寬約2毫米;花萼鐘形,淺3齒裂;雌花序二回分枝,長約50-80釐米,頂端具纖弱的纖鞭,具5-7個分枝花序,最下部的長10-20釐米,每側有3-5個小穗,長4-6釐米,每側有5-7朵花;一級和二級佛焰苞與雄的相似,但常具較密集的爪;小佛焰苞管狀漏斗形;總苞託在小佛焰苞口的外面,幾扁平,盤狀;總苞圓形,盤狀淺碟形或幾扁平;中性花的小窠凹陷,近半月形;雌花長約3.5毫米;花萼短圓筒狀,淺3齒裂;花冠深裂成3裂片,稍長於花萼。果被明顯梗狀;果實卵狀橢圓形,連果被和喙長2.5-3釐米,直徑1.4-1.7釐米,鱗片19-21縱列,新鮮時橙紅色,干時草黃色,具狹邊,中央有深溝槽。種子橢圓形,稍扁,長1.2-1.8釐米,寬1.1-1.4釐米,表面具細窪點,合點孔穴小,胚乳深嚼爛狀,胚側生。花果期5-6月。 [2] 

小省藤產地生境

分佈於印度、孟加拉國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海南和雲南南部(盈江、勐臘、江城、綠春)。生長於較低海拔的熱帶森林中。 [2-3] 
小省藤 小省藤

小省藤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種子採集在室內陰乾後用濕沙揉擦脱皮,清洗後獲得乾淨種子,用0.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用清水沖洗乾淨,配製100毫克/升GA處理種子的苗高明顯高於其他處理發芽率較好。
沙牀育苗:育苗沙牀長2米,寬1米,高表50釐米,周圍用木板框住,框的下面和四周鋪一層泡沫板做隔熱層,木框兩端按佈線距離各釘上一排木樁,使電熱線來回佈線在加熱牀上,鋪上黃土後再用塑料薄膜覆蓋,膜的上面鋪5釐米的黃土,再在上面鋪3-5釐米的細沙,將處理後的種子種孔朝上,均勻撒播於沙牀上,並撒上細沙覆蓋.電熱温牀全天通電,安裝温控儀,將沙牀控制温度在25℃左右,設置温控儀來模擬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自然氣候條件,沙牀上搭建保温棚,並覆蓋遮陰膜,使棚的遮陰效果控制在50%左右,每隔3天澆水。出苗後即可苗木移植。 [4] 

小省藤栽培技術

擇時栽培:由於大面積上山栽植無法澆定根水,因此應選擇在雨季開始,土壤已經潮濕時栽植。
栽培方式:小省藤一般不宜材用叢栽方式,即一個定植穴內種植幾株藤苗,以2-3株為宜(株間距約25釐米)栽植時,選用鋤頭在穴內挖一個小穴,然後將裸根藤苗放入穴內,注意要使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以苗的根莖部與地面平為宜,覆土後將土稍加踩實即可。對於營養袋(塑料袋)苗,在栽植時要用刀將塑料袋縱向割開,抽出塑料袋,覆土與塑料袋土體平齊。另外,若做為特殊目的栽培,如只作為藤筍用栽培,則可以按等高線栽植成籬笆式,行株距為3米×0.5米。 [5] 
撫育管理:小省藤一般不需要特殊的管理。主要管理工作是在頭3年,注意除草、培土和適當施肥。在村社集體林或房前屋後栽培者,還要注意防治牧畜為害。成齡後(以大量剷除萌櫱並有部分分莖已開花結果時為標誌),則可減少管理,只注意適當清楚藤叢周圍的灌叢以及控制林地的隱蔽度,通過適當疏除林冠層的枝葉,調節隱蔽度在40-50%左右為宜。如果這時過於隱蔽會影響藤叢的生長。在坡地土壤容易沖刷的地方,要注意根基培土,以保證藤叢的良好生長。藤叢開始抽莖後,要注意人工牽引,把藤莖引導附近的支柱樹上,使其往上攀援。 [5] 

小省藤主要價值

藤莖質地優良,是編織藤器的好原料。 [2] 
參考資料
  • 1.    小省藤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3-16]
  • 2.    小省藤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小省藤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03-29]
  • 4.    劉蔚漪,劉廣路,輝朝茂 .小省藤播種育苗技術研究[J].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第1期:147-154
  • 5.    王慷林等編著.雲南棕櫚藤實用手冊[M].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63-64
  • 6.    小省藤 Calamus gracil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2]
  • 7.    小省藤|Calamus gracili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