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池賦

鎖定
【作品名稱】《小池賦》
【創作年代】初唐
【作者姓名】李世民
文學體裁】
作品名稱
小池賦
作    者
李世民
創作年代
初唐
文學體裁

小池賦作品原文

小池賦
許敬宗家有小池,作賦賜之。
若夫素秋開律,碧沼凝光。引涇渭之餘潤,縈咫尺之方塘。竹分叢而合響,草異色而同芳。徘徊躑躅,淹留自足。疊風紋兮連復連,折回流兮曲復曲。映垂蘭而轉翠,翻輕苔而動綠。牽狹鏡兮數尋,泛芥舟而已沈。湧菱花於岸腹,擘蓮影于波心。減微涓而頓淺,足一滴而還深。於時景落池濱,霧黯疏筠。舒捲澄霞彩,高低碎月輪。露宿鳥之全翮,隱游魚之半鱗。岸隨年而或故,流與日而終新。雖有慚於溟渤,亦足瑩乎心神。 [1] 

小池賦作品譯文

當秋高氣爽的季節如期來臨,澄碧的水面閃爍着波光。引入涇河和渭河一部分滋潤之水,縈繞於方形的小池塘之中。錯落的竹叢聞風而共鳴,各色奇花異草同時散發出芬芳。在小池邊來回漫步,使人留連忘返自我陶醉。風吹水面泛起的波紋呵層層疊疊,水流盤旋不止呵曲曲彎彎。垂蘭倒映在水中轉化為翡翠色,青苔反轉在水下晃動着玉綠色。好比牽引着小巧玲瓏的鏡面呵反覆尋覓,又彷彿駕着小船而船已下沉。菱花紛紛湧向堤岸四周,蓮影婆娑在池中央隨波起舞。減一些細流而頓時覺得池水淺,增一滴水珠而又覺得池水深。待到傍晚小院全景映落池水,霧氣漸暗竹林稀疏。透明的彩霞時而舒展時而捲曲,被水波打碎的月亮時升時降。歸巢的鳥兒露出全身羽毛,遊弋的魚兒隱藏半身鱗片。堤岸年復一年或許依舊如故,流水日復一日卻始終更新。小池雖然自慚於浩瀚的大海,但也足以使人心曠神怡呵。 [1] 

小池賦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又是理論家、書法家和詩人。中國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被譽為“千古一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軍事力量強大。後人稱他在貞觀(627—649)年間的統治為“貞觀之治”。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樹,在詩歌創作上也頗有成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