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馬羣島

鎖定
對馬羣島位於日本九州北方的玄界灘以西,即位於對馬海峽西北側,屬長崎縣對馬市管轄。主島有對馬北島與對馬南島,其中北島是日本列島第6大島嶼,除了對馬雙主島外,附近還有百多個屬島。
中文名
對馬羣島
所屬地區
日本九州北方的玄界灘以西
政府駐地
長崎縣對馬市
緯    度
北緯34度5分~42分
經    度
東經129度10分~30分

對馬羣島地理環境

對馬羣島位於日本九州北方的玄界灘以西,即位於對馬海峽西北側,屬長崎縣對馬市管轄。對馬是浮於日本海西的南北約82km,東西長18km的細長島嶼,北面隔着對馬海峽西水道與朝鮮半島相望,南面隔着對馬海峽東水道與壹岐島、九州本土相望。對馬位於北緯34度5分~42分之間,與從大阪到和歌山之間的緯度相同。經度是東經129度10分~30分,大約與佐賀縣位置相同。海岸是有複雜的港彎的裏阿斯式海岸,縱長915km。全島的89%是山林,由陡峭的深山連接至海岸。位於好象把對馬南北分開的島中央的淺茅灣,是由大小不等的港彎和島嶼複雜地組成,是很多來對馬的釣魚客的觀光地之一。另外,從對馬到福岡的海路是138km,而從對馬到韓國的釜山是到福岡不到一半距離的49.5km。晴天時,從對馬的西側能眺望到朝鮮半島的山巒和建築物。因為這個地理優勢,很久以前對馬就擔任着和大陸交流的重要任務。對馬的面積是708.66平方米,是佐渡,奄美大島之後第3大的島嶼,佔長崎總面積的17.3%。主島對馬島是長崎縣最大的一個島,亦是日本列島除了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以外的第6大島嶼。除了對馬島以外,附近還有百多個屬島。對馬島距離朝鮮半島大約有50公里,在晴天的時候可以從對馬高台上看見釜山。對馬島南北長82km,東西長18km,面積為708.63km²。對馬是山林佔地89%的自然豐富的島嶼。嚴原町的龍良山和美津島町的白嶽殘留着原始森林,被指定為國家自然保護林。
對馬島的地形是由標高200~300m的羣山連綿着,因地形的變化也有標高100m的斷崖峭壁,能欣賞雄偉的大自然。對馬中央部的淺茅灣是對馬風景區的代表。由大小不等的港彎和島嶼複雜地組成的裏阿斯式海岸,被指定為壹岐對馬國定公園。在對馬的豐富大自然裏,以國家自然保護動物對馬山貓為首,有很多種只有在對馬才能看到的生物和朝鮮半島等大陸性動植物生息着。被海洋環繞的對馬,受對馬暖流的影響是温暖多雨的海洋性氣候。春天從亞洲大陸吹來的季風帶來黃沙,這時節乍寒乍暖是三寒四暖時期。約在一個月的梅雨之後,夏天變得比較涼快。秋天偶爾刮颱風,雨量也較充沛,但從10月份開始晴天變多。冬天從大陸吹來的強烈季風,冷冰冰地加深寒意,但很少有積雪。漁業是以對馬東沿岸、日本海為漁場中心的釣魷魚業為主。

對馬羣島經濟概況

對馬有在日本中最接近朝鮮半島的地理條件,所以是從大陸傳入的石器文化,青銅器文化,種稻,佛教,漢字等的日本交流窗口。另外,與朝鮮半島之間從很久以前就廣泛地進行着貿易等的交流。在對馬遺留下來了交流當時的書籍、佛像、建築物、朝鮮式山城的金田城跡、古墳等很多文化財產。對馬國長期屬於日本。是與朝鮮半島交通的門户,新羅時代曾受海盜侵擾(韓寇)。在中世,由於武士割據各地,天皇中央集權國家的統治力量受到削弱,但是對馬國仍然支持代表武家中央權力的幕府。對馬宗氏世世代代統治對馬,郡守以下土官都由島主差任。
但是宗氏地方政權仍然聽命於中央幕府的。另一方面,因為對馬島農田不多,所以宗氏一向跟高麗朝鮮進行貿易。13世紀高麗與元朝的聯軍曾經於1274年和1281年兩度遠征日本,高麗之所以答應元軍的邀請,是為了佔領對馬島。但是元朝征服日本的試圖最後失敗。1419年6月19日,李氏朝鮮以“討伐倭寇”為目的向命令李從茂將軍向對馬島派出軍隊,企圖剿滅倭寇,日本稱之為應永外寇。之後,對馬宗氏接受朝鮮官職,並且代理朝鮮統制日本各地人的朝鮮貿易(參見日朝貿易)。這樣的對馬和朝鮮的特殊關係並沒有否定對馬和日本中央政權的關係。李氏朝鮮領議政申叔舟在1471年撰的《海東諸國紀》亦明明白白地記載對馬島屬於日本國西海道。1592年的文祿之役,對馬島成為日本軍準備向朝鮮作戰的重要根據地。在與朝鮮半島的友好交流的歷史中,因1592年~97年的文祿、慶長之戰中斷了交流。但對馬藩十萬石的藩主、宗家為了和朝鮮恢復關係,引導朝鮮通信使到江户(現在的東京)等對日朝的交流再開做出了努力。進入20世紀,一段時期對馬和朝鮮半島之間的交流中斷了,對於對馬來説,朝鮮半島是一個地理位置很近的不可忽視的存在,這種觀念一直沒有改變。而且過去有過很長的友好往來的歷史。曾經中斷的交流現在又由對馬和韓國釜山的定期航線連接起來,重新開始了文化,經濟,教育等相互間緊密的交流。戰後,日本和朝鮮的外交關係因此斷絕,但是兩國關係由對馬宗氏的努力而很快恢復。朝鮮政府和江户幕府都允許對馬宗氏在釜山開設倭館進行貿易。對馬藩(地方封建政權)與朝鮮的特殊關係繼續到明治維新。1949年,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曾經向日本首相爭論對馬島的問題;但由於朝鮮戰爭爆發而停止爭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