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尊師亭

(河南省盧氏縣五里川完中尊師亭)

鎖定
尊師亭與教澤碑是為紀念曹靖華父親曹植甫先生建造的,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五里川完中院內,距曹靖華故居1公里,於1985年9月4日竣工,該建造主體為六稜形亭式建築,兩邊各附兩間平房,佔地120餘平方米。教澤碑置於中部六稜主體建築內,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呈四稜體,魯迅先生親書的教澤碑文經原體放大後,原體原文鐫刻於碑上,飾以鎦金,熠熠閃光。
中文名
尊師亭與教澤碑
地理位置
河南省盧氏縣五里川鎮
佔地面積
120平方米

尊師亭簡介

盧氏縣五里川完中尊師亭
盧氏縣五里川完中尊師亭(2張)
該建造主體為六稜形亭式建築,兩邊各附兩間平房,佔地120餘平方米。教澤碑置於中部六稜主體建築內,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呈四稜體,高2、3米,輔以精緻碑帽和碑座,通高3、8米,魯迅先生親書的碑文經原體放大後,原體原文鐫刻於碑上,飾以鎦金,熠熠閃光。魯迅的原書毛筆字,蒼勁有力,書法極為上乘。教澤碑外觀大方,做工精細,堪為一絕。

尊師亭建設背景

1934年,盧氏西南山一帶的學生提議為曹植甫先生修建一座教澤碑,魯迅收到他們寄來的有關曹植甫任教事蹟的材料後,對其產生深深敬意,於當年秋天抱病寫下《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 [1]  這也是魯迅生平著作中收錄的唯一的一篇碑文,後收入《且介亭雜文集》。毛澤東主席稱此碑文“以不朽之文傳不朽之人。
1984年,為了使魯迅先生平生唯一的這篇碑文能夠流存於世,也為了切實彰顯曹植甫老先生一生以來致力於山區教育,為山區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盧氏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決定修建“尊師亭”,把此碑文刻立在曹老的故鄉——盧氏縣五里川鎮高中院內。 “尊師亭”建在學校教室與操場之間的空地上。1985年9月6日,工程告竣,舉行了落成典禮。
1987年,“尊師亭及曹植甫先生教澤碑”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評選為“三門峽市中小學德育教育基地”,2002年被確立為“三門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就這樣,一段曹植甫老先生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美談,一段幾個名人之間的佳話被留存下來,並時時被人們所傳誦。

尊師亭教澤碑文

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
夫激盪之會,利於乘時,勁風盤空,輕蓬振翮,故以豪傑稱一時者多矣,而品節卓異之士,蓋難得一。盧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義方,長懷大願,秉性寬厚,立行貞明。躬居山曲,設校授徒,專心一志,啓迪後進,或有未諦,循循誘之,歷久不渝,惠流遐邇。又不泥古,為學日新,作時世之前驅,與童冠而俱邁。爰使舊鄉丕變,日見昭明,君子自強,永無意必。而韜光里巷,處之怡然。此豈輇才小慧之徒之所能至哉。中華民國二十有三年秋,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門人敬仰,同心立表,冀彰潛德,亦報師恩云爾。銘曰:
華土奧衍,代生英賢,或居或作,歷四千年,文物有赫,峙於中天。海濤外薄,黃神徙倚,巧黠因時,鷃槍鵲起,然猶飄風,終朝而已。卓哉先生,遺榮崇實,開拓新流,恢弘文術,誨人不俺,惟精惟一。介立或有,恆久則難,敷教翊化,實邦之翰,敢契貞石,以勵後昆。
會稽後學魯迅謹撰。

尊師亭相關人物

曹靖華(1897~1987),原名曹聯亞,河南省盧氏縣人,中國現代文學翻譯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學教授。
曹植甫,名培元,字植甫,曹靖華的父親,1869年10月17日出生於盧氏縣五里川鎮。20歲時,曹植甫赴陝州考中秀才,而後決心以教育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在家鄉設校授徒,一教就是60多年,為山區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