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寺窪文化

鎖定
寺窪文化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而得名。
年代約為公元前14~前11世紀,主要分佈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
居民聚落已具相當規模。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
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鬥,葬具有棺或棺槨,除單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
隨葬品有陶器、青銅器、裝飾品及馬牛羊的骨骼。少數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車馬,表明當時已進入奴隸社會。
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銅器有戈、矛、鏃、刀和鈴等。
寺窪文化跟齊家文化有淵源關係。 [1] 
中文名
寺窪文化
地    區
中國西北地區
最初發現於
甘肅臨洮寺窪山
年代約為
公元前14~前11世紀

寺窪文化氐羌原始文化

寺窪文化陶器 寺窪文化陶器
臨洮縣衙下集是寺窪文化的發祥地,又是臨洮南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南有南屏山,北有臨洮城。其中東西兩道山崗之間形成一寬闊平坦的川地。洮河縱貫南北,澆灌着千頃良田,滋潤着一方百姓。
據《狄道州志》記載,臨洮南部這一地區原有藏族土司設立的衙門。有大衙、二衙、三衙,是藏族土司趙琨的封地,故寺窪村一帶被稱為衙下。屬於歷史上漢藏交匯地區,該地百姓驍勇強悍、粗獷豪放,民風純樸獨特,至今有藏族傳統習俗“拉則節”興盛不衰。
而且該地也是“洮岷花兒”的發源地,據傳還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出生地。作為古狄道州府的臨洮,堪稱文化的“富庶”之地。
衙下中學正門前的小山包就是寺窪文化遺址。順山包向右,當年均為連綿的山地,中間的凹地為安特生髮掘遺存而形成,後改修成了公路。再右側遠處的山上即是幾十年前被毀的趙土司衙門。
寺窪文化無疑是人類遠古文明的一座山峯,是悠悠洮河亙古積澱的一方聖土。寺窪遺址內除寺窪文化外,還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
寺窪文化文物
寺窪文化文物(2張)
寺窪文化的墓葬,有的打破了馬家窯文化的灰層,同時還發現銅器。這説明寺窪文化晚於馬家窯文化,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
當地有位文人寫道:我展望寺窪遺存的一個個陶罐,無不被它的奇與美所驚歎,這些出自千百年前古人之手用泥土揉捏燒製的陶器,以多姿的形制和純樸無華的色彩,創造了一種內藴豐富的形式。這既是藝術的載體,展示了繪畫藝術發展的淵源,又是歷史的明證,傳達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脈動。
寺窪文化沒有定論,包括夏鼐先生在內僅有幾位學者認為,寺窪文化與其它文化之間沒有繼承關係。從器形和紋飾看,寺窪文化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徵,可能是同時存在的兩種不同的文化。
根據其火葬的葬式,初步定義為氐羌原始文化。

寺窪文化藝術特點

寺窪文化文物 寺窪文化文物
寺窪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光,頸部都有對稱的雙耳。高肩,深腹下殺,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為紅褐色,面有褐色斑點。一般不具紋飾,有的僅在耳和頸部有附加的泥條堆紋,作曲線狀或指壓紋。
寺窪遺存中鬲、鼎較少。但鬲卻侈口,素面,短腿窄檔,乳狀空足,頸和腹部有時附有泥條堆紋。
鼎,形小,鼓身淺腹,柱狀小腿,都是泥質紅陶。還有長頸圓腹雙耳壺。三足形小罐和單耳杯(呈筒狀)、彩陶罐,形制酷似辛店陶罐。底微凹入,侈口鼓肩,肩在腹適中處,肩附雙耳,彩繪黑色,口沿處有條紋和曲線紋,肩部有交錯的三角形帶紋,腹部橫以二平線。
從器形和紋飾看,都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寺窪文化陶器上不僅飾以“一”字、“人”字紋,而且還刻畫有眾多的符號和字形,被學術界認為是漢字的前文字形態。
寺窪文化文物 寺窪文化文物
有學者認為,在甘肅地區史前文化遺存中,四壩文化(公元前1950-前430)、卡約文化(公元前1600-前600)、辛店文化(公元前1400-前700)、諾木洪文化(公元前2195-前1935)、寺窪文化(公元前1400-前700)、沙井文化(前900-前409)均屬於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這些文化遺存都與古羌人生活有關。其中寺窪文化與古代羌人關係最為密切。
《括地誌》一書中説“隴右、岷、洮以西,羌也”。《後漢書·西羌傳》:“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河關之西南應包括蘭州西南部及青海東部地區,即黃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這些地區恰好是辛店文化(還有卡約文化、寺窪文化)分佈最密集的地區。辛店文化彩陶經碳14測定其年代為公元前1400-公元前700年。這一時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黃河上游活動最重要的時期。
古代羌人的經濟生活以畜牧和狩獵為主,羌人即為遊牧人之意,從寺窪文化遺存發現的陶罐罐口均為馬鞍形,有學者因此初步斷定其為羌文化遺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