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寶石石斑魚

鎖定
寶石石斑魚,Epinephelus areolatus (Forsskål, 1775) ,鮨科石斑魚屬的一個物種。體長橢圓形;頭中大,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3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窄,中央微突。眼較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各有2小圓錐狀齒;上頜外列齒較大,內列齒絨毛狀;下頜齒2列,排列疏鬆;齶骨和鋤骨均具齒。鰓耙數8-10+14-16。前鰓蓋骨后角具2-7個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3;縱列鱗數97-116。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截形。頭部、體側及各鰭色淡,散佈著褐色、黃褐色或黃色之斑點,最大斑點約等於瞳孔大小。胸鰭色淡,具暗色班點;尾鰭具白緣。
中文學名
寶石石斑魚
拉丁學名
Epinephelus areolatus  (Forsskål, 1775) 
別    稱
流氓格仔、糯米格仔、石斑、過魚、白尾鱠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鮨科
亞    科
石斑魚亞科
石斑魚屬
寶石石斑魚
英文名
Areolate grouper 

寶石石斑魚形態特點

背鰭Ⅺ一17;臀鰭lI:1一8;胸鰭16~17;腹鰭1一5;尾鰭18。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吻短,下頜稍突出,上頜微能伸縮。頜骨後端擴大,伸達眼後緣下方。體被小櫛鱗;頭部除吻端及上下頜外均被細鱗。側線完全。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無缺刻。臀鰭與背鰭鰭條部相對,第二鰭棘較強大,胸鰭下側位,腹鰭亞胸位。尾鰭凹形。頭部、體及各鰭密佈大於瞳孔的六角形褐斑,胸鰭上的斑點較小。尾鰭後緣白色(生活時為黃色)。 [1] 
體長橢圓形,側扁且粗壯,背緣和腹緣均圓鈍 頭中大,背部斜直 尾柄側扁吻短,鈍圓,長大於眼徑 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窄。口大,端位,上頜骨後端大.伸達眼後緣下方。上下頜具圓錐狀齒。鰓孔大,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鰓蓋骨後緣具2扁平棘,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體被小櫛鱗,吻端和上下頜無鱗。側線1條,完全 背鰭鰭式xI—17,尾鰭鰭條數18,臀鰭鰭式Ill一8,腹鰭鰭式1一5,胸鰭鰭條數l16~l17,側線鱗77~89,側線上鱗16~19,側線下鱗27~29二背鰭1個,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無缺刻,尾鰭截形,臀鰭與背鰭鰭條部相對。腹鰭較小.位於胸鰭基底後下方。胸鰭寬大,側下位。體棕褐色,頭部、體側和各鰭密佈大於或小於瞳孔的六角形褐斑;胸鰭上的斑點較小,尾鰭後緣黃色或白色。 [2] 

寶石石斑魚生活習性

生活在近海水深200m以內的底層水域,幼魚生活在水深80m以內。喜在海草牀、碎石或多岩礁底質的水域活動。卵生,浮性卵,具油球.雌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長為19~20c'111,雄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長約為29cm。 [2] 
為暖温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在岩礁底質海區,常棲息於沿海島嶼附近的岩礁間、珊瑚礁的巖穴或縫隙中,一般為夜行性,利用其嗅覺尋覓食物,白天則隱藏於巖穴內。石斑魚性兇猛,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類,不喜歡結羣,飢餓時有自相殘殺現象。對鹽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可生活在11—41%的鹽度範圍內,最適水温為22—28℃,18℃以下時食慾減退,15℃以下魚體就失去平衡。

寶石石斑魚物種分類

寶石石斑魚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南海, 南海諸島, 廣東沿海, 台灣。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南非,
寶石石斑魚 寶石石斑魚
東至斐濟,北至日本,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等。台灣各地有產,尤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最多。 [3] 
參考資料
  • 1.    陳明茹,楊聖雲.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魚類圖鑑: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2:115
  • 2.    劉敏,陳驍,楊聖雲.中國福建南部海洋魚類圖鑑 第1卷:海洋出版社,2013.06:147
  • 3.    寶石石斑魚  .中國海釣網[引用日期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