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審醜

(社會學名詞)

鎖定
審醜,是社會學名詞,隨着互聯網短視頻平台的迅速崛起,一些網民對於畸形低俗的東西頗有興致,另類網紅抓住部分網友的獵奇和審醜心理,刻意扮醜、裝瘋賣傻來吸睛圈粉 [3-4] 
中文名
審醜
類    別
社會學名詞

審醜基本解釋

隨着互聯網短視頻平台的迅速崛起,一些網民對於畸形低俗的東西頗有興致,另類網紅抓住了這種獵奇、窺私的心理,突破各種底線,刻意扮醜、裝瘋賣傻來吸睛圈粉,不雷死人決不罷休。

審醜審醜心理動機

人們為什麼會有審醜的需求,這和心理學裏所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服務的偏見有關。首都師範大學心理系講師嚴霄霏認為,我們經常要通過同他人的比較來獲得自尊,我們喜歡受到周圍人的重視和認同。
但是對於自尊低的人來説,是需要更多的東西來支撐自己的自尊的,比如有比他們更不堪的可以評頭品足的對象,這是一種維護自尊的自我防禦機制。有研究表明,當自尊水平比較高的時候,我們不會那麼臉皮薄,也不會那麼多的去批評別人。
2021淘寶醜東西項目負責人表示,淘寶評選醜東西並不是主張審醜,而是致敬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我們的‘審美’標準是不能譁眾取寵博眼球,而是這些醜東西需要有態度、有創意、有個性,無拘無束、自由灑脱,它們的背後其實是另一種可愛,表達的是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不拘一格的美。” [2] 

審醜社會評價

審醜”現象的泛濫,給這個社會所提供的只有平庸和醜陋,製造的是一種變態的低級趣味,對社會文化毫無正向貢獻可言,反而會逐漸消解、腐蝕主流價值觀,產生一種反向的拖扯作用,拉低整個社會文化的高度。而沉浸其中者,在滿足獵奇、窺視慾望的同時,自己也成了“審醜”的共謀(光明網評) [3] 
不知從何時起,審醜在網上成了一股潮流,一些網民對於畸形低俗的東西頗有興致,讓那些另類網紅恰是抓住了這種獵奇、窺私的心理,“臭名也是名”“醜紅也是紅”對於各大丑紅黑紅而言,靠大肆炫醜來吸睛圈粉,吸引到流量就掌握了財富密碼,憑藉各種醜態一炮而紅,商業廣告紛紛來敲門,倘若靠放屁啃腳、撒潑打滾就能名利雙收,對社會價值觀也無疑是一種衝擊與扭曲。必須看到,黑紅醜紅們為何越罵越多?網絡平台難辭其咎(澎湃新聞評) [4] 
“黑”能變“紅”,有着深層次的社會原因,一、是部分網友存在的獵奇和審醜心理;二、是爭議能帶來關注度,關注度能帶來金錢。但“走紅”後就割韭菜的模式越來越行不通。身份從“無名小卒”轉變為“公眾人物”,此時就應該肩負起公眾人物應該有的社會責任。讓人心理乃至生理都不適的直播內容,低俗的語言,絕不適合在一個公共視頻平台傳播(新京報評) [5] 
芙蓉、鳳姐這些審醜的事件裏面大多有三個主角,芙蓉、背後的推手和媒體、公眾。這三方面在事件當中各自滿足着自己的需求。對前兩者來説,主要獲得關注和經濟利益。對公眾來説,是滿足了審醜的需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民性“審醜”迎來新的高潮,甚至有人擔心這種“審醜”會由變態轉化為常態(鳳凰網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