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實驗室科學

鎖定
《實驗室科學》創刊於2003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南開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1] 
據2019年第12期《實驗室科學》期刊內頁顯示,《實驗室科學》第五屆編委會顧問有15人、名譽顧問1人、編委有121人、特邀編委有12人,編輯部有編輯4人、編務1人。 [2] 
據2020年3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實驗室科學》共出版文獻5982篇,總被下載826209次、總被引2887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5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05。 [3]  據2020年3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實驗室科學》載文量為6269篇、基金論文量為2784篇,被引量為26850次、下載量為166858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88。 [4] 
中文名
實驗室科學
外文名
Laboratory Science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基礎科學綜合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
南開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編輯單位
《實驗室科學》編輯部
創刊時間
2003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12-1352/N
國際刊號
1672-4305
屬    性
JST
現任主編
孫騫
編輯部地址
天津市南開區衞津路94號南開大學設備處內

實驗室科學辦刊歷史

2003年,《實驗室科學》創刊。
2005年,該刊被中國知網收錄。 [3] 
2007年12月7-9日,《實驗室科學》第四屆編委會第一次會議暨學術研討會於在天津南開大學召開。 [5] 
2008年,《實驗室科學》的影響因子在71種屬於《自然科學總論》的同類刊物中,排位第五名。 [1]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6] 

實驗室科學辦刊條件

實驗室科學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實驗室科學》設有綜論、新紀元實驗室、實驗科學、實驗研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驗儀器設備、實驗室評估、重點實驗室等欄目。 [4] 
  • 刊登內容
《實驗室科學》主要刊載實驗室領域具有創造性理論、科學研究成果、實驗技術成果、實驗教學經驗、實驗儀器的研製或改造、應用成果與維修經驗、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經驗等科技類、教學類論文、工作經驗和應用報導等。 [1] 
  • 讀者對象
《實驗室科學》讀者對象是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和實驗室工作者、科研機構及企業、廠礦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實驗技術人員等。 [1] 

實驗室科學人員編制

據2019年第12期《實驗室科學》期刊內頁顯示,《實驗室科學》第五屆編委會顧問有15人、名譽顧問1人、編委有121人、特邀編委有12人,編輯部有編輯4人、編務1人。 [2] 
《實驗室科學》第五屆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
職務
名單
編輯
孫克忱
劉福森
朱元元
張德賢
編務
黃熠
名譽顧問
申泮文(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問
叢林
劉振祥
耿運琪
王華生
蔣景華
劉玉明
孫麗為
徐洲
李萬德
李景奇
李德華
王興邦
趙瑾
陳月魁
郝振東

編委
丁穎
馬天山
馬文輝
王傑
王健
王莉
王世榮
王志平
王克奇
王秀梅
王彤宇
王松堂
王明泉
王洪來
王曉華
王益民
尤景漢
毋恆生
史天貴
硃紅星
盧英林
田樹槐
付裕貴
包秋燕
畢玉深
呂樹臣
喬高社
伍揚
任軍
劉雲
劉敏
劉超
劉昕
劉興來
齊京禮
許克祥
閆獻國
孫誠
孫勝春
孫敬華
杜守旭
邸馗
楊志強
楊良超
楊振艦
李臣
李光輝
李春萍
李俊哲
李曉林
蘇嘉銀
沈成君
沈國星
宋文緒
宋象軍
張民
張莉
張文璐
張玉梁
張社榮
張洪清
張原
張豔博
張振濤
張景空
張增鳳
陳勇
陳羽白
陳雨海
陳俊傑
陳愛祖
吳福根
武寶瑞
林家齊
周志軍
鄭清春
孟憲禮
趙團
趙勇
趙鵬
趙衞鋒
趙長明
趙立民
趙永紅
荊晶
胡今鴻
胡宏圖
胡曉波
俞子榮
俞海洋
姜文鳳
姜愛民
賀慶來
鍾華勇
徐石海
徐寶芳
高洪旺
郭鋒
郭平毅
黨高潮
黃炎和
黃健
梁宏
曹義親
隋新國
彭文博
彭新
蔣方樂
韓紅江
韓來平
程東
程永強
温濤
謝安建
解宗軍
藍葉芬
竇遠明
蔡保興
滕利榮
薛慧清
霍天強
特邀編委
呂厚均
甘煥英
劉中東
劉寶奇
米增強
範英
張勇
郝雲忱
胡慧君
侯文海
夏軍
高松

實驗室科學辦刊成果

實驗室科學收錄情況

《實驗室科學》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收錄。 [1]  [3-4] 

實驗室科學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實驗室科學》共出版文獻5982篇。 [3] 
據2020年3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實驗室科學》載文量為6269篇、基金論文量為2784篇。 [4] 

實驗室科學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實驗室科學》總被下載826209次、總被引2887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5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05。 [3] 
據2020年3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實驗室科學》被引量為26850次、下載量為166858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實驗室科學》影響因子為0.88(自然科學綜合刊均影響因子0.4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779名。 [4] 

實驗室科學文化傳統

實驗室科學形象標識

刊名由教育家、著名書法大師啓功教授題簽。 [2] 
刊名 刊名

實驗室科學辦刊宗旨

《實驗室科學》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改革開放、科教興國方針;學術上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立足學校,面向社會為辦刊宗旨。 [7] 

實驗室科學投稿須知

1、文章題目(中英文)題目不超過21個漢字,題目中不能使用標點符號,可用空格分隔。
2、作者署名(中英文)作者姓名、所在的一級(含二級)單位名稱、單位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3、摘要(中英文)中文摘要字數應在150~300之間,以及對應的英文摘要。
(1)應客觀反映文章主要內容摘要,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以提供文章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主要內容應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專業性縮略語、簡稱等詞語,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説明。
(2)應採用第三人稱,不能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可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道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
4、關鍵詞(中英文)詞數限制在3~5個,每個詞之間以分號隔開。
5、中圖分類號查閲《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進行分類。文章一般標識一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識多個分類號,其間用分號隔開。 [8] 

實驗室科學期刊領導

《實驗室科學》第五屆編輯委員會領導名單
職務
名單
名譽主編
袁滿雪
顧卓英
主編
孫騫
常務副主編
侯文強
副主編
馬傳峯
王耀強
方東紅
劉福森
黃強
施芝元
孫學軍
牟獻友
杜先能
李鴻飛
翟春紅
林峯 [2] 
張衞國
張月琪
張宏玉
張明
夏立新
-
張喜昌
張新祥
陳步雲
武曉峯
賈申利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