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鹹饊子

鎖定
鹹饊子,傳統油炸麪食。古稱“寒具”,是寒食節食品。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詳細記載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寒具的製作方法。歷代又有“粔籹”“細環餅”“捻頭”等名稱。用水和麪,搓成細條,扭結為環釧形狀,油炸而成。酥脆香甜,口感好。現為日常點心
中文名
鹹饊子
別    名
寒具
性    質
油炸麪食
食用時間
寒食節食品

鹹饊子發展歷史

鹹饊子 鹹饊子
鹹饊子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饊子。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義士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麪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詞人、美食家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寒具的製作方法。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名為《寒具》的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麪,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新中國成立後,寒食節逐步與清明節融合在一天,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也早已遺失,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喜愛,時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

鹹饊子原料

水調麪糰:特製粉25千克 精細鹽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鹹饊子製作方法

  1. 制水調麪糰:把鹽用水充分溶解後,加入麪粉拌和,然後將麪糰充分搗制,一般不少於20分鐘,使麪糰具有良好的韌性。不調韌性麪糰製成後把它平攤在操作枱上,由邊緣逐步向中心劃開。用雙手把劃開的麪糰粗條在操作枱上揉搓成5毫米直徑的細長圓條,邊揉搓邊逐層盤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內(每層之間必須塗油,防止粘條),條盤放好後必須放置2小時後才可繞條炸制。
  2. 繞條炸制:待盤條回餳後,以右手執條邊拉邊繞排列左手四指上,繞時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條頭,繞7~8圈,再以右手伸入條圈中,兩手四指併攏抻拉麪條,使繞條延伸至原長2倍,再騰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繞條繃緊,然後雙手各執1支筷子放入油鍋炸制,油温一般在220℃左右。入鍋片刻用筷將繞條疊製成扇狀,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轉180°繞成長卷狀。還可以用不同手法制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饊成型後要在油鍋內翻動,使色澤均勻一致。待炸至金黃色出鍋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