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富(拼音:fù)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9]  。此字始見於春秋晚期侯馬盟書,古字形像房屋內有酒器(畐),表示生活富足。“畐”也表音。“富”本義指家中有財產、財物充足之義,與“貧”相對。又引申為豐盛、充足的含義。“富”也指財富,用為名詞;也指使之富裕,用為動詞。 [17]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PGKL [1] 
倉    頡
JMRW [1] 
鄭    碼
WDJK [1] 
筆    順
點、點、橫鈎、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2781) [9] 
平水韻
去聲二十六宥、去聲七遇 [2] 
注音字母
ㄈㄨˋ
筆畫數
12(部首3,部首外9)
異體字
統一碼
5BCC [1] 
國標碼
B8BB
造字法
會意字或形聲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四角碼
3060₆

字源演變

“富”字的演變過程(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富”字的演變過程(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富”字未見於甲骨文,侯馬盟書作圖1,戰國金文作圖2。從“富”的古文字形上看,外部為“”,即房屋的形狀;內部為一個酒罈的形狀,即“酉”字。整個字形表示屋子裏放着一罈酒,表示“富裕”。室內有酒,是富有的重要標誌。酒是古人最喜愛的飲料,一般為統治者所專享,富裕人家才可能美酒常備,隨時飲用。
小篆“富”字中部從“畐(bì)”,這個字所從的“畐”應是“酉”字訛變的結果,酒罈的口部演變為一橫,頸部分離而為口,酒罈本身(腹及底)變成田,於是酒罈子變成了“畐”。“富”便從會意字變成以“畐”表音、以“宀”表義的形聲字了。 [4]  [15] 
富字的基本含義是富有,主要是指物質財富,與貧相對。語言中就有不少貧富並舉的詞語,如欺貧重富、貧富不均等。隨着時代的發展,富的內涵也不斷地變化、擴展。“富”指財物多,多則盛,由此引申為豐盛、充足的意義,如“豐富、富裕、富足、富饒、富強、富態、國富民強”;又引申為正當年、來日方長的意義,如“年富力強”。
“富”還用作名詞,表示財富,成語“富可敵國”指私人擁有的財富可以與國家的財富相匹敵,形容擁有巨大財富,極為富有;“富甲一方”指擁有的財富在一個地方居於首位,也形容財富極多。“富”又用作動詞,表示變得富裕起來的意義,如“富國強兵”是使國家富裕、軍隊強大的意思。 [16-17]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財產多(跟“貧”“窮”相對)
rich;
wealthy;
abundant
《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終考命。”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七:“有個吳先生是在閻錫山部下當過旅長的退職軍官,家裏很富。”
富豪;富強;富有;富裕
豐富;多
rich;
many;
abundant
《論語·顏淵》:“富哉言乎!”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仙人島》:“桓因謂曰;‘王郎天才,宿構必富,可使鄙人得聞教乎?’”
富庶;富饒;年富力強
動詞
使變富
make rich
《論語·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史記·佞幸列傳》:“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謂貧乎?’”
富民;富國強兵
名詞
資源;財產
asset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富埒陶·白,貲巨程·羅,山擅銅陵,家藏金穴。”
《再生緣》第十四回:“(唐信仁)積祖販賣珠寶,家有十萬之富。”
富源;富足;財富
古州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境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唐上》:“富州,漢蒼梧郡地,陳置靜州,唐因之。貞觀八年日富州,亦曰富江郡。"

(Fù)姓氏用字



動詞
通“福”。降福;保佑

《詩經·大雅·瞻卬》:“天何以刺?何神不富?”毛傳:“富,福。”
《墨子·非命》:“(商湯)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5]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七】【宀部】方副切(fù)
備也。一曰厚也。從宀,畐聲。 [10] 

説文解字注

“備也”注:富與福音義皆同。《釋名》曰:“福,富也”。
“一曰厚也。從宀,畐聲” 注:方副切。古音在一部。 [11] 

廣韻

方副切,去宥幫 ‖ 畐聲代部(fù)
富,豐於財。又姓,《左傳》周大夫富辰。方副切。四。 [12]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部】 富;部外筆畫:9
廣韻》《集韻》《韻會》並方副切,否去聲。《説文》:備也。一曰厚也。《廣韻》:豐於財也。《書·洪範》:五福,二曰富。《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史記·貨殖傳》: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注: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書·呂邢》:典獄非訖於威,惟訖於富。注: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唐書·呂温傳》:藻翰精富。《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亙。
又葉渠記切,音忌。《詩·大雅》:何神不富。葉上刺類瘁。《魯頌》:俾爾壽而富。葉上熾下試。
又葉卑吉切,音必。《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葉上克下又。《朱傳》:又夷益反。富猶甚也。
《説文》:從宀,畐聲。畐,古“福”字。俗作“冨”。 [18]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寫提示

“富”的筆畫順序 “富”的筆畫順序
“宀”扁、寬,“畐”大、窄。“宀”,首筆點在豎中線上端。“畐”,“口”在橫中線部位;“田”,居下居中,上寬下窄,中間豎筆在豎中線。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全清
方副切
pju
集韻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全清
方副切
pfiəu
禮部韻略


去聲





方副切

增韻


去聲





方副切

中原音韻

去聲
魚模



全清

fu
中州音韻


去聲
魚模


合口呼


葉夫去聲

洪武正韻

去聲
五暮


全清
芳故切
fu

去聲
十九宥


全清
敷救切
fiou
分韻撮要

陰去
第十二孤古故







(參考資料:漢典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
i̯ŭɡ
先秦
王力系統
p
ǐw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p
ju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p
jw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p
jəgh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ou


jo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高本漢系統

p
i̯ə̯u
隋唐
王力系統

p
ǐəu
隋唐
董同龢系統

p
ju
隋唐
周法高系統

p
iəu
隋唐
李方桂系統

p
jə̆u
隋唐
陳新雄系統
pf
ǐou
(參考資料:漢典 [7]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fu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fu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fu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fu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fu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fu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fu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fu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fu
412
陰去

吳語
温州
føy
42
陰去

湘語
長沙
fu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xəu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fu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fu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fu
33
陰去

粵語
陽江
fu
24
陰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hu
11
陰去
文讀
pu
11
陰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pu
213
陰去

閩語(閩東片)
福州
xou
213
陰去
文讀
pou
213
陰去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xu
22
陰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漢典 [7] 

相關榮譽

2021年11月19日,“富”在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1”活動啓動儀式上,入選年度推薦字詞的國內字。 [8]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28]
  • 2.    七遇 富  .搜韻[引用日期2018-11-28]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658
  • 4.    陳政著. 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6.07:197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1010-1011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09:413
  • 7.    “富”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28]
  • 8.    “漢語盤點2021”在京啓動將揭曉“年度字詞”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11-25]
  • 9.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4-04-04]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993
  • 11.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142
  • 12.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435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1.11:99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07
  • 15.    陳煒湛 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103
  • 1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487-1488
  • 17.    子默 著.讀懂漢字 人類生活篇 解析漢字字形的來源與演變[M]:中譯出版社,2017.11:345-346
  • 1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2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