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密度制約

鎖定
密度制約是自然林羣落中物種共存和生物多樣性維持的重要機制.密度制約效應主要發生在物種生活史的早期階段如種子和幼苗階段, 這個時期更容易受專一性天敵的侵害而表現出較高的死亡率
中文名
密度制約
外文名
density dependence
領    域
生態學
內    容
自然羣落

密度制約來源

20世紀70年代,Janzen和Connell分別系統地描述了密度制約能夠解釋熱帶森林維持較高物種多樣性的機理, 形成了Janzen-Connell假説。 Janzen相信,Janzen-Connell效應能夠導致同種個體在鄰近母株的空間死亡率高, 從而為其他物種提供生存空間,進而有利於多物種共存。隨着理論的發展,在Janzen-Connell假説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負密度制約假説,簡稱密度制約假説。該假説主要用來描述由於資源競爭、有害生物侵蝕(如病原菌、食草動物等)引起的同種個體間的相互損害行為。 [1] 

密度制約示例

北熱帶喀斯特季節性雨林
喀斯特季節性雨林是位於我國桂西南地區的重要植被類型之一,其具有水平空間的高度異質性和垂直剖面的多層次性的地質地貌特徵。基於弄崗北熱帶喀斯特季節性雨林15 ha動態監測樣地第一次普查數據,綜合分析了樣地中每個生長階段出現個體數均≥ 15的物種(共計96個)的密度制約效應,以及種羣分佈格局與生境的關聯性。 結果顯示: (1) 僅有14個物種表現出從小樹到成樹聚集度降低的變化趨勢, 即表現出密度制約自疏效應; (2) 23個物種的小樹周圍出現同種成樹的頻率低於小樹周圍出現同種小樹的頻率,表現出小樹相對於成樹有額外的聚集格局, 也即表現出密度制約稀疏效應; (3) 通過Berman-test檢驗發現幾乎所有物種的種羣分佈至少與一種環境變量呈顯著關聯性,且種羣的所有個體和不同生長階段均對某一環境因子表現出的顯著關聯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結果從不同角度驗證了弄崗喀斯特季節性雨林樣地中僅有較少物種表現出密度制約效應, 這可能與喀斯特地區極其獨特的地質、地貌特徵有關。此外,也可能是由於未將幼苗階段納入分析而造成的。 [1-2] 
三維地形圖 三維地形圖

密度制約密度制約自疏效應

先前研究表明, 從空間格局分析推演出密度制約稀疏效應是一個有效的分析法。隨着徑級的增大物種的聚集度因密度制約自疏效應的影響而呈下降趨勢. 然而, 本研究以空間格局推斷生態學機制的結論認為這種自疏效應並不普遍存在。同樣,Condit等人在不考慮物種個體數和生境異質性對存活率影響的情況下,比較了6個熱帶森林樣地中大樹和小樹的空間格局變化. 其結果也顯示僅有15%的檢驗物種表現出了 [2]  從小樹到大樹聚集度下降的趨勢。John等人將這一原因歸結為生境異質性對物種種羣結構和格局的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