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寄蜀客

鎖定
《寄蜀客》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作品名稱
寄蜀客
作    者
李商隱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寄蜀客作品原文

寄蜀客①
君到臨邛問酒壚②,
近來還有長卿無③。
金徽卻是無情物④,
不許文君憶故夫⑤。

寄蜀客作品註釋

①蜀客:作者的一位朋客。
臨邛卓文君的故鄉,即今四川省邛崍市。酒壚:酒店裏安置酒甕的土墩子,也為酒店的代稱。
③長卿:司馬相如,長卿是其字。少好學,喜劍,因慕藺相如之為人,故效其名,景帝時為武常侍,因病免。所作《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為武帝所賞識,拜為郎。曾奉使西南,後為孝文園令。其賦大都描寫帝王苑囿之盛、田獵之樂,極盡鋪張之能事,於篇末則寄寓諷諫。富於文采,但有堆砌辭藻之病,原集已佚。明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④金徽:即琴徽,指琴。
故夫:指卓文君先夫,其先夫病故居家,與司馬相如相戀。此句意思是説,琴做他們的媒介卻是那樣地無情,致使卓文君不再思念自己的前夫。

寄蜀客作品賞析

此詩因蜀客而想到臨邛,因臨邛而想到文君,然而又不説文君,而説琴之“無情”,但讀者總會讀出作者之用心,實則在讚美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愛情之深。作者立意新奇,用詞詭譎,讀來令人嘆止。然其用心是如此忠厚,方顯出詩人性情之高絕。

寄蜀客名家點評

明·鍾惺:極刻之語,極正之意。譚元春曰:讀此使人不敢言才子佳人四字。(明·鍾惺、譚元春《唐詩歸》)
清·姚培謙:不言文君之越禮,而轉歸咎金徽,此立言微妙處。(《李義山詩集箋註》)
清·朱荊之:長卿死於好色,故以此諷之,本意言女子無情,遊其地者勿為所感耳。唐時蜀中極盛,蓋佳麗之轟也。如張喬詩:“行歌風月好,莫老錦城間。”又云:“相如曾醉地,莫滯少年遊。”意蓋可見。(《增訂唐詩摘抄》)
清·紀昀:隱其名曰蜀客,風之以不憶故夫,此必新舊之間友朋相怨之詩也,亦殊婉而多諷(《玉谿生詩説》) [1] 

寄蜀客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文宗開成二年( 837)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温庭筠合稱“温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2] 
參考資料
  • 1.    (唐)李商隱著 (清)馮浩注 王步高 劉林輯校匯評·李商隱全集 (上冊):珠海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第256頁·
  • 2.    韓兆琦著,唐詩精講,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01,第3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