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

鎖定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是宿州學院2014年新設立的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85年的宿州師專地理系。多年來,學院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內涵建設,着力培養實基礎、強能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現設有地理科學、測繪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遙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等五個本科專業,其中測繪工程專業為省級示範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重點專業、校級“卓越工程師”重點建設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地理科學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在校本科學生1100多人。 [1] 
中文名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
簡    稱
環測學院
所屬地區
安徽宿州
學院類別
二級學院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宿州師範專科學校史地科,1977年開始招收史地專業大專班,當時史地與外語行政管理上在一起,稱史地外科。1981年,史地與外語分開,建立史地科,學制兩年;1982年改為學制三年制。1985年秋,仍招收三年制史地專業,後根據省教育廳會議精神,從第二學期起,史地專業分為地理與歷史兩個專業。從1986年起,地理系正式成立,曾開設地理教育、教育技術、綜合文科等專科專業。2004年,學校升格為宿州學院後更名為地理與環境科學系。2010年改名為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先後開設地理科學、地質工程、測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七個本科專業。
2005年新增地理科學本科專業。
2006年獲批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2008年新增測繪工程本科專業。
2012年9月根據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2014年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拆分為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和宿州學院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2018年新增遙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同時撤銷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2] 
2019年獲批環境工程本科專業。 [3]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雙能型”教師22人。安徽省振興計劃領軍人才1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省級教壇新秀2人,校級教壇新秀5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宿州學院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宿州學院優秀學術技術骨幹3人。 [1]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質量工程

學院不斷加大學科和專業建設力度,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以科研促教學。自2005年以來,環測學院獲批立項各級各類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62項,其中省級以上項目17項,校級項目45項,擁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示範實習實訓中心1個,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 [1]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教學科研

近年來,學院共主持承擔科研項目10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級項目8項,教育廳項目38項;主持承擔各級產學研項目50餘項,有6項成果獲省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有1項成果經同行專家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2項成果為國際先進水平,取得直接經濟效益數億元。近幾年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10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5部,主編規劃教材5部,參編教材10多部。 [1]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專業設置

1.測繪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常規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及遙感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城市與工程建設的基本知識及其測量工程的設計、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城市和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和實施,並能在環境保護與災害等領域從事研究、管理、教學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數字化測圖技術、遙感原理與應用工程測量、控制測量、GPS測量原理、測量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測量、測繪工程監理學、地籍測量等專業課以及多門專業選修課和實踐、實習課程。
畢業去向:可在國土管理、城市規劃、市政工程、道路橋樑工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礦產資源開採、以及勘測設計、科研和教學等部門工作。
2.地理科學(師範、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學思維和地理科學技能的訓練,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備從事地理教學和地理教學研究、地理科學研究、地理實際應用等各種基本能力,理論知識較紮實、專業知識面較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氣象學與氣候學、地貌學、水文學、地圖學、經濟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綜合自然地理、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環境學概論、遙感原理與應用等專業課及多門專業選修課和實踐、實習課程。
畢業去向: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或相關部門的行政與管理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環境工程學及其各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環境保護工作各個崗位從事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設計、污染治理工藝開發、污染治理設備運行管理、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環境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設備研製等工作的應用型和複合型環境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土壤學、水處理原理與技術、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礦山環境工程、礦井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等專業課以及多門專業選修課和實踐、實習課程。
畢業去向:可到省市各級環境監測站、環境科學研究所、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企業污染處理車間及各類環境檢測公司從事水體、大氣、土壤等檢測行政、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環境工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等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環境工程技術方案設計、環境工程運營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編寫等技術、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在礦山有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礦山環境整治、礦山土地整治等方面的技術、管理工作。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實習實訓

學院擁有一棟1800平方米的國家煤炭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礦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100平方米實習實訓中心,現有經緯儀、水準儀、工程測量、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精密儀器、GIS與遙感、攝影測量模擬、地質地貌、礦物岩石、水環境分析、環境生物學等11個專業實驗室,省級實驗示範中心1個(測繪信息中心),省級創客實驗室1個(測繪信息創客實驗室),儀器設備和教學軟件總值約2000餘萬元,完全滿足測繪工程、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遙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相關課程的實驗、實習、實訓教學需求及社會服務需求。學院一直堅持開放辦學,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先後在25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實習基地(其中中煤礦建集團工程公司測繪工程實習基地是宿州學院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發揮重要作用。 [4] 
工程測量實驗室 工程測量實驗室
地質地貌實驗室 地質地貌實驗室
水準儀實驗室 水準儀實驗室
經緯儀實驗室 經緯儀實驗室
GIS與遙感實驗室 GIS與遙感實驗室
礦物岩石實驗室 礦物岩石實驗室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學生活動

“環測杯”籃球賽 “環測杯”籃球賽
“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動 “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動
“走進春天裏”主題團日活動 “走進春天裏”主題團日活動
三七女生節”之“魅力女生”總決賽 三七女生節”之“魅力女生”總決賽
迎新暨元旦晚會 迎新暨元旦晚會
蟬聯校田徑運動會甲組亞軍 蟬聯校田徑運動會甲組亞軍

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學院領導

院 長:付金沐 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袁新田 黨總支副書記:胡冰
參考資料